电机润滑管理制度
为加强电动机的润滑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确保电动机长周期稳定运行,更好的落实责任,特制订本规定。
一、电气维护班组所辖范围内的电机必须建立电机加油记录,完善轴承数据,计算补脂量。
电机由专人负责保养。
加油人员要按记录本上要求,按时按量按型号加油,并做好记录。
每次加油应与状态监测相结合,加油前后应分别记录轴承的分贝值(记录在加油记录本上),加油后运行五分钟以上才能测量分贝值。
二、加脂周期及加脂量:
带加油孔的电机,应确保每3个月加油一次,每次加油间隔时间允许有±600h的误差;加油量计算方法为:
公式:G (克)= 0.005 D(轴承外径, mm) x B(轴承宽度, mm)
例:轴承型号为:6313,内径65 mm,外径140 mm,宽度33 mm,答案: G = 0.005 x 140 x 33 = 23 克
三、加油时,电机必须处于运行状态,当发现电机必须加油而电机未运行时,应联系开机或在开机时加油。
有排油孔的电机加油时应将排油孔打开,并在排油口做好接油准备,杜绝废油乱排。
四、所加注油脂的牌号应与原油脂牌号一致;新投入使用的电动机第一次加脂时就打开排脂口,进行油脂更换。
五、所加注的油脂应保持清洁,不得含有杂质。
油品应妥善保管,不得使之沾染灰尘。
六、电机加油孔应加以保护,保持清洁良好,加油后及时将堵头恢复。
如发现损坏的情况及时更换。
七、特护电动机根据设备状态调整加脂周期,但要确保排油正常。
八、采用稀油润滑的电动机,应将润滑油油位、油色、轴承温度、润滑油的泄漏情况纳入检查内容,并每6个月安排进行润滑油油品分析,建立电动机润滑油油品分析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