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教材产业经济学导论
• 马歇尔1890年《经济学原理》
• 美国经济学会1941年把产业经济学列为经 济学的一个分支。
• “在经济学中,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 这两个术语是同义词,它们所涉及的是关 于企业及其所处产业的理论和经验性研究”
•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分析”需要和“产 业政策”实践为背景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 经济理论。这二者导致了产业经济学的最 终形成与发展。
• 一、产业分析的需要
• 个量分析
• 总量分析
• 产业分析:对根据某一特征而形成的企业 群或企业集合即产业、产业之间的联系和 联系方式、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等进行 分析,以揭示产业发展演化的规律。
• 产业分析特点:
• 1、各种产业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子系统。各 个产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称为产业结构; 产业子系统内部关系称为产业组织。
• 5、钱德勒著《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 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 6、波特著《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 7、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 8、安娜•格兰多里主编《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 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S部门:服务产业:商业、银行、保险、房 地产、政府及国防、其他服务
• 4、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 从研究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需要把产业分成三类,
即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
• 5、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 劳动密集型 • 资本密集型 • 技术密集型 • 知识密集型
• 6、标准产业分类 • 按照国家统计标准进行分类 • 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 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更多小类 • 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
• 市场过程(竞争过程)、不完全信息与创 业精神(企业家的作用)
• 产业生命周期 • 产业结构演变 • 工业化战略 • 产业集群与网络 • 产业竞争力 • 产业创新
•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与研究方法
• 一、产业经济学的对象
• 产业经济学的对象是产业。广义的产业概念是指 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如农业、工业、服务业。
• 2、产业分析偏重于动态分析和结构分析
• 3、产业分析的实用性(实践归纳)
• 4、产业分析关注的均衡问题:社会再生产 过程内部,各种具体生产与具体需求、中 间需求与中间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均 衡。
• 二、产业政策实践 • 产业政策:关于产业保护、扶持、调整和
完善等方面的政策总和。 • 美国等反垄断政府管制实践 • 日本二战后的产业政策实践 • 意大利工业区 • 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产业政策实践(印度、
韩国)
• 三、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 • 产业经济学发展的两个方向 • 1、产业组织理论 • 哈佛学派SCP范式:经验性研究 • 张伯伦垄断竞争论 • 1938年梅森(Mason)建立产业组织研究小
组
• 1939年出版《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一 书
• 克拉克Clark《论有效竞争的概念》 • 1959年贝恩Bain出版第一部产业组织教科书
《产业组织》
• Scherer1970年《产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
• Shepherd
• 芝加哥学派 • 继承奈特以来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 Stigler 1968年《产业组织》 • Demsetz • Brozen • Posener:法经济学家。 • 科斯法经济学与政府规制经济学 • Oliver Williamson
• 新产业组织理论(NIO) • 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以分析企业的策
略性行为为主。主要分析工具是运用博弈 论。 • 代表性著作:泰勒尔著《产业组织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 鲍莫尔:可竞争市场理论
• 2、产业发展与产业分析方向(industrial dynamics)
• 新奥地利学派 • 米塞斯 • 哈耶克 • 熊彼特
•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 前苏联以及社会主义国家被广泛应用
• 3、三次产业分类法 • 西方产业结构理论中关于产业分类的最重要分类
方法之一。 • 费歇尔 • 克拉克 • 库兹涅茨AIS分类法
• A部门: 农业产业,农业、林业、狩猎业和 渔业
• I部门:工业产业:采矿业及采掘业、制造 业、建筑业、电力、煤气、供水、运输、 通信
• 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1、案例研究 • 2、经济计量学 • 3、博弈论 • 4、实验方法 • 5、比较分析方法 • 6、理论历史统计“三位一体”方法
• 狭义的产业概念:指工业或制造业内部的各种工 业部门或行业,如冶金、造船、汽车、电子、耐 用消费品、机械、纺织等。这些工业部门或行业 由一些具有相同生产技术特点或产品特点的企业 组合而成。
• 西方产业组织学者的定义:产业(行业)即指 市场。
• 产业分类 • 产业分类是产业研究的前提条件。 • 1、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 • 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 • 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1971年。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与三次产业分类法 保持一致。
• 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大中小细四个层次,并规定相 应统计编码
• 10个大类
•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 产业发展 • 产业结构 • 产业关联 • 产业组织 • 产业政策
• 几个关系: • 产业经济学与产业组织 • 产业经济学与工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与部门经济学、行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