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卷(一)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D、三儿子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3、在位时期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4、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5、中国香港岛是在下列哪一条约中割让给英国的?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与中国以往反侵略战争相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社会极大援助B、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C、实行了全民族抗战D、日本侵略战线拉得太长7、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当时我省被迫对日开放的一处商埠是A、南通B、无锡C、常州D、苏州8、1962年,台湾民众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首诗反映了A、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C、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的统一D、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9、“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A、太平天国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0、读右图,毛泽东提出这一著名论断是在A、抗日战争相持阶段B、遵义会议上C、八七会议上D、秋收起义后11、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是在下列那一次会议上制定的?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A、抗战的胜利B、三大战役的胜利C、祖国大陆全部解放D、新中国成立13、下列不属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主集中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4、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是A、共同纲领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15、下列什么事件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A、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中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香港、澳门的回归16、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提出B、中苏建交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17、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开罗会议D、德黑兰会议18、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邦交正常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19、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时代的首席将军是A、梭伦B、伯利克里C、亚历山大D、屋大维20、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A、规定的内容不同B、适用范围的不同C、制定的依据不同D、量刑的标准不同21、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实际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22、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和派与保皇派长期斗争的结果B、它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C、它规定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D、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3、马克思说:“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个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2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不包括A、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尝试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D、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25、下列关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说法错误的是A、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B、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结束标志是苏联解体C、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说明美国在两极对峙中处于优势D、美苏两极对峙有利于其它政治力量的发展26、下列关于欧洲联合的说法错误的是A、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成员国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卢森堡6个国家B、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并没有促进政治一体化,因为各成员国仍然是独立的主权国家C、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D、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27、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主要是因为A、主要霸权国家衰弱B、联合国地位和作用加强C、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D、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二、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请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28、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29、辛亥革命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30、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31、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
3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3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34、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参加不结盟的国家主要是来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35、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从而实现了世界的多极化局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三、材料解析题(本答题共2小题,其中36题6分,第37题8分,共14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利。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材料二: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康熙帝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请在这里输入问题,然后单击“搜索”按钮。
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材料一出自英国哪一历史文献?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2)材料二说明清朝实行的什么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3)材料三是哪一部法律文献?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37、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6分)请回答:(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3分)(2)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3)图二、图三中推行的制度分别是为了解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哪两对基本矛盾?(2分)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38题4分,第39题12分,共18分)图一图二图三38、右图为秦始皇,假如当时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
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和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
(4分)温馨提示。
本题目为选做题,原告与被告,请任选。
原告的观点是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
被告的观点是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39、回答下列有关“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的问题(12分)(1)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国分别建立了怎样的政体?(2分)(2)比较英德政体的异同。
(6分)(3)说明美国1781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4分)说明: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6、(1)材料一出自英国哪一历史文献?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2)材料二说明清朝实行的什么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在中国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3)材料三是哪一部法律文献?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37、(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3分)(2)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3)图二、图三中推行的制度分别是为了解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哪两对基本矛盾(2分)一份诉状。
(4分)39、回答下列有关有关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的问题(12分)(1)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国分别建立了怎样的政体?(2分)(2)比较英德政体的异同。
(6分)(3)说明美国1781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4分)学业水平测试卷(一)答案第Ⅰ卷部分第Ⅱ卷部分36、(1)《权利法案》(1分);君主立宪政体(1分)(2)封建君主专制(1分);辛亥革命(1分)(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意义: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1分)37、(1)西周的分封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3分)(2)分封制: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1分)三省六部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对后世影响深远。
(1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分)(3)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分)38、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我颁布了秦律;我北逐匈奴,进占百越,开拓了疆域;我修筑长城,修建驰道;我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和车轨,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我是千古一帝。
(4分)秦朝人民的诉状:你修长城,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徭役繁重;一人犯法,诛连家族和邻里,刑法残酷;你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赋税沉重;你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