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 2.3.4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3.4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 湘教版必修1

常见的天气系统A卷课内练习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共24分)读下图,回答1~2题。

1.甲地和乙地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冷锋影响B.甲地出现连续性降水C.乙地雨急风骤D.乙地受暖气团控制2.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城市P未来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A.阴雨—晴朗—阴雨—晴朗B.阴雨—阴雨—晴朗—晴朗C.晴朗—阴雨—晴朗—阴雨D.晴朗—晴朗—阴雨—阴雨答案:1.A 2.A解析:由图中信息判断,甲地受冷锋影响可能出现阴雨、大风天气;乙地正值暖锋过境,处在冷气团控制下,出现连续性降水。

此时城市P位于暖锋锋前雨区范围内,正值阴雨天气,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随后冷锋也会过境,再次出现阴雨转晴的天气变化。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反映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上气流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 )A.③① B.②④C.③② D.①②答案:C解析:根据气旋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反气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补充,可知①和④错误。

4.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C解析:中心气流上升,温度降低,才有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2015年4月5日,台风“美莎克”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了巨大损失。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空气呈上升运动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容易形成降水,故选C 项。

6.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C解析: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③表示的天气系统是气旋。

下图示意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

读图回答7~9题。

7.周一时,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最可能与下图中__________地相似 (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A解析:根据该城市未来三天天气的变化可知,该城市经历了一次冷锋降雨,周一时为阴雨天气,说明其正处于冷锋的锋后,与甲地的位置相符。

8.下面诗句或谚语描写的天气与控制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相对应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一年三季东风雨,独有夏季东风晴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答案:A解析:根据诗句或谚语对应的时间及描述的天气变化状况,结合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以确定四句诗或谚语对应的天气系统依次是冷锋、反气旋、准静止锋和暖锋。

9.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D解析:冷锋过境时,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较高,气温较低。

如图是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P1、P2、P3代表数值不等的等压线。

据图回答10~12题。

10.此天气系统的气压与气流状况是( )A.低气压、气旋 B.高气压、气旋C.高气压、反气旋 D.低气压、反气旋答案:A解析:此图为锋面气旋图,故气压是低气压,气流是气旋。

11.甲、乙、丙、丁四点中可能出现晴天的是( )A.甲地 B.乙地C.丁地 D.丙地答案:D解析: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是锋前有雨。

12.当甲、乙之间的锋面夏季快速移动时造成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是( )A.沙尘暴 B.寒潮C.伏旱 D.暴雨答案:D解析: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多由快行冷锋造成。

二、综合题(共16分)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图中A、B、C、D四地中,目前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

(2)影响我国天气的天气系统主要是________锋,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是________锋造成的。

(3)A、B、C、D四地中,未来天气变化过程与下表描述相似的是________。

日期气温(℃)气压(hPa)天气现象平均最高最低1月1日20 28 12 1 002.5 晴,1~2级偏北风1月3日9 17 2 1 005.0 中雪,6~8级偏北风1月5日7 13 0 1 008.0 阴转晴,2~3级偏北风(4)上表中描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5)上表中锋面过境的日期是( )A.1月1日以前 B.1月3日C.1月5日 D.1月5日以后答案:(1)B、C (2)冷冷(3)B (4)寒潮(5)B14.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和锋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天气系统②是________,中心气流________(上升或下沉),在其控制下天气状况多________。

(3)图上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天气系统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__。

答案:(1)B(2)气旋(或低压) 上升阴雨(3)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4)甲解析:北半球气流由高压向低压流动的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故B正确。

①天气系统是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在其控制下多晴朗干燥的天气;②天气系统是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在其控制下多阴雨的天气。

A、B两处中,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风速大。

甲乙两图中,甲锋面陡,锋前锋后都有降水,是冷锋;乙锋面缓,降水集中在锋前,是暖锋。

B卷课后作业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下图是某地区水平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若M地的风向为东北风,则该地的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的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C.北半球的反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答案:B解析:若M地的风向为东北风,可判断该地的天气系统为南半球的气旋。

2.N地的天气( )A.多云雨,昼夜温差较大B.多云雨,昼夜温差较小C.晴朗,昼夜温差较大D.晴朗,昼夜温差较小答案:B解析:N地由于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昼夜温差较小。

3.若图示天气系统出现在南亚地区,则( )A.青岛地区盛行东南风B.北京寒冷干燥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D.旧金山地区多雨答案:A解析:此时南亚地区为夏季,青岛地区盛行东南风。

读某地1月12日前后气温和气压变化示意图,回答4~5题。

4.该地这次天气变化可能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A.冷锋 B.暖锋C.准静止锋 D.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由图可以明显看出,该地在1月12日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为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特征,故该地这次天气变化可能受冷锋影响。

5.下列天气现象与该天气系统有关的是( )A.我国北方的寒潮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C.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D.江淮地区的梅雨答案:A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

我国北方的寒潮与冷锋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是夏季反气旋(高压)控制而出现的天气现象;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如图),回答6~8题。

6.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7.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8.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A.暖气团势力强 B.冷气团势力强C.地形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答案:6.D 7.A 8.C解析:第6题,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在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其间约1/2的时间里云贵之间有准静止锋存在。

第7、8题,受云贵高原的阻挡,冷暖气团滞留于滇黔之间,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下图是北半球某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m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东北风10.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答案:9.A 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天气系统的识别能力以及对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的分析能力。

天气模式图由两部分组成:等压线图(水平)和锋面示意图(剖面),这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槽线)。

m处(近地面)风向的判断:根据风的形成原理,参照方向标,或运用左右手法则即可判断。

在此基础上判断图示锋面系统为暖锋,根据暖锋降水区在锋前可以知道m地为晴朗天气,n地为阴雨天气。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中①②③日反映某地区甲地连续三日的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图能正确表示甲地①②③日气压变化情况的是( )A.a B.bC.c D.d答案:C解析:由图中锋线的移动方向可知该锋面为北半球的冷锋。

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对应c曲线。

1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②日甲地近地面气温垂直变化情况的是( )答案:D解析:②日甲地处于冷锋控制下,冷气团在锋面下方,暖气团在锋面上方,垂直方向上出现了逆温,即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故选D项。

13.与该锋面无关的地理现象是( )A.沙尘暴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C.对流雨D.我国的寒潮答案:C解析:该天气系统为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及我国的沙尘暴、寒潮等都与冷锋有关。

对流雨是由空气受热上升导致的,与冷锋无关。

二、综合题(共34分)14.下面是某校气象小组对近地面气旋和反气旋进行演示实验的示意图。

根据空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方向,回答问题。

(18分)(1)从气压分布状况来看,甲图是____,乙图是____。

(2)从气流状况来看,甲图是______,乙图是______。

(3)甲图中心附近常出现________天气,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心附近常出现________天气,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甲图发展强烈时,空气旋转更加猛烈,形成________天气。

(6)在我国内蒙古高原冬季,乙图近地面空气流动很快,对华北地区来说,往往形成________天气。

(7)每年7、8月份,乙图长时间控制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往往出现________天气。

答案:(1)低气压高气压(2)气旋反气旋(3)阴雨空气辐合上升过程中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阴雨天气(4)晴朗近地面空气辐散,高空空气下沉补充,水汽不易凝结,形成晴朗、干燥的天气(5)台风(6)寒潮(7)伏旱15.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此时A处于________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