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铁抗震ppt——反应位移法
地铁抗震ppt——反应位移法
c.顶底板土体剪切弹簧刚度:KSB =Kv/3 d.侧墙土体剪切弹簧刚度:KSS =KH/3 式中 土体的变形系数:ED=2(1+ν)G ν:土体泊松比 G:土体的动剪切刚度(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得到)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反应位移法
• • • • • 2、日本相关资料中的计算方法: 2)结构地震时的惯性力: fi miui (将位移对时间求两次导) 3)结构周围剪力: 顶、底板处的剪力: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结构构件
抗震设防类别 性能要求 设计计算方法 一、地下建筑抗震在相关规范中的规定 特殊设防类 I II I 线性反应谱方法 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线性反应谱方法
表3.3.1 地震反应计算方法
高架区间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 重点设防类、 II 振动特性简单的结构:弹塑性反应谱方法 标准设防类 (GBXXXX-XXXX) III 振动特性复杂的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 第3.6.1条:地铁建筑结构应进行设防烈度作用下的内力和 变形分析,并假定结构和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 第3.6.2条:进行设防烈度作用下的内力和弹性变形分析时, 可根据结构特点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等代地震荷载法或 反应位移法计算。 • 第3.6.3条: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弹塑性变形分析 时,可根据结构特点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或简化方法 计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规范》执行;
• C、抗震设计荷载组合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执行。
荷载 组合验算工况 抗震荷载作用下构件强度验算 抗震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验算 重力荷载代表值 永久 可变 偶然荷载 地震 人防
序号
荷载
1.2 1.0
荷载
0.6 0.5
荷载
1.3 1.0
荷载
1 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反应位移法
一、地下建筑抗震在相关规范中的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 (GBXXXX-XXXX)
•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第3.2.1条:
•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应分成以下三个等级: • 性能要求I:地震后不破坏或轻微破坏,应能够保持其正常使用功能; 结构处于弹性工作阶段;不应因结构的变形导致轨道的过大变形而影 响行车安全。 • 性能要求II:地震后可能破坏,经修补,短期内应能恢复其正常使用 功能;结构局部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 • 性能要求III:地震后可能产生较大破坏,但不应出现局部或整体倒毁 ,结构处于弹塑性工作阶段。
• 土层变位产生的荷载:
p z kh u z u z B
• • • • 式中p (z):场地深度 z 处地震时单位面积上的土压力; kh :地震时单位面积上的水平地基弹簧系数; z :地下结构上任一点至地表面的距离; zB :地下结构底板距地表面距离。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差。将该位移差以强制位移形式施加在地下结构上,并将其与其他工况 的荷载进行组合,则可由按静力问题进行计算,来得到地下结构在地震
作用下的动内力和合内力。
反应位移法是一种静力法。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反应位移法
• 2)计算荷载及其组合:
• A、地震作用(土层相对位移、结构惯性力和结构周围剪力作用); • B、非地震作用(土压、水压、自重等)取值、分类应按《地铁设计
二、反应位移法
• 1、《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中的计算方法: • 3)结构周围剪力: • 顶、底板处的剪力:
u z z Gd Gd umax sin z 4H 2H
• • 式中Gd :地层动剪切模量; z :顶板、底板埋深;
• 矩形结构侧墙上的剪力:
地下车站结构 重点设防类、 标准设防类
I(E2地震)
II(E3地震) I
反应位移法
反应加速度法 反应加速度法 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反应位移法 反应加速度法
需要考虑土层非线性时应
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
区间隧道结构
重点设防类
反应加速度法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I
非线性时程分析方z Gd z Gd Su Ts sin z H 2H
• • 式中Gd :地层动剪切模量; z :顶板、底板埋深;
• 矩形结构侧墙上的剪力:
s 0.5 u b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反应位移法
• 3、地震波反演软件EERA :
s 0.5 u b
• • 式中τu:顶板处的剪力; τb :底板处的剪力;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反应位移法
• 2、日本相关资料中的计算方法: • 1)土层相对位移:
ua z
• • • •
2
2
Su Ts cos
z
2H
式中ua(z):距地表面z处地层的水平位移幅值; Su :震动基准面的速度反应谱; Ts :地层的固有周期; H :地表面至震动基准面深度。
• 3)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 1、未对工程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时,计算方法可参照《城市轨 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中的相关规定。
• 2、已对工程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
• A、可采用日本相关资料(如:《停车场设计·施工指针 同解说》、 《大规模地下构造物の耐震设计法》)中的计算方法。
• B、地震波反演软件EERA。
地铁车站抗震计算方法 ——反应位移法
汇报人:杨龙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目录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地下建筑抗震在相关规范中的规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4.2.4条: • 地下建筑的抗震验算,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截面承载力和构件变形的抗震 验算; • 2、对于不规则的地下建筑以及地下变电站和地下空间综 合体等,尚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计算 可采用本规范第5.5节的简化方法,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层间 位移角限值 p 宜取1/250。
• 土层变位产生的荷载:
p z kh u z u z B
• • • • 式中p (z):场地深度 z 处地震时单位面积上的土压力; kh :地震时单位面积上的水平地基弹簧系数; z :地下结构上任一点至地表面的距离; zB :地下结构底板距地表面距离。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第10.1.2条:遇有下述情况时,尚应按本规范第6.10 节进 行动力时程分析: • 1 地下结构纵向的断面变化较大或在横向有结构连接; • 2 地质条件沿地下结构纵向变化较大,软硬不均; • 3 隧道线路存在小半径曲线。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地下建筑抗震在相关规范中的规定
《地下铁道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上海规范) (DG/TJ08-2064-200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反应位移法
• 3、地震波反演软件EERA : • 地基弹簧刚度:
k KLd
• • • 式中 k:压缩或剪切地基弹簧刚度; K :基床系数; L:垂直于结构横向的计算长度; d:土层沿隧道与地下车站纵向的计算长度。
• 2)结构惯性力:
fi mi ai
• • • 式中 fi:结构i单元上作用的惯性力; mi :结构i单位的质量; ai :地震时结构i单元处最大的加速度。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地下建筑抗震在相关规范中的规定
结论:
结构构件 地震等级 设计计算方法 反应位移法 验算指标
E2地震作用 (设防地震)
地下标准 车站
截面承载力验算、 变形验算 (弹性层间位移)
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E3地震作用 简化方法 变形验算 (罕遇地震) (反应位移法+增大系 (弹塑性层间位移) 数) 弹性时程分析法 截面承载力验算、 变形验算 (弹性层间位移) 变形验算 (弹塑性层间位移)
E2地震作用 地下换乘站、 (设防地震) 地质条件复 杂 E3地震作用 (罕遇地震)
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反应位移法
• 1)基本原理
反应位移法假设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可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其 在地震时的反应加速度、速度及位移等与周围地层保持一致。因天然地
层在不同深度上反应位移不用,地下结构在不同的深度上必然产生位移
I 线性反应谱方法 振动特性简单的结构:弹塑性反应谱方法
高架车站结构
•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第 3.3.1条: 标准设防类
III
特殊设防类 I
重点设防类、
II
振动特性复杂的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反应加速度法 弹性时程分析方法
• 抗震设计中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宜按表 反应位移法 3.3.1采用。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反应位移法
• 1、《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中的计算方法: • 1)土层相对位移:
1 z u z umax cos 2 2H
• • •
式中u (z):地震时场地深度 z 处土层的水平位移; umax :场地地表最大位移,取值按本规范规定; H :设计地震作用基准面的深度。
二、反应位移法
2、日本相关资料中的计算方法: • 地基弹簧刚度:
• 《日本铁道标准》对地基弹簧刚度给出了直接计算公式: a.竖直方向地基弹簧刚度: Kv=2.0EDBV-1/2(砂质土) Kv=1.2EDBV-1(粘性土) Kv=1.58EDBV-3/4(砂质土、粘性土互层) 式中 KV:竖直方向地基弹簧刚度(kN/m3) ED:土体的变形系(kN/m2) Bv:底板宽度(m) b.水平方向地基弹簧刚度:KH=1.58EDBH-3/4(砂质土、粘性土互层) 式中 KH:竖直方向地基弹簧刚度(kN/m3) ED:土体的变形系数(kN/m2) Bv:侧墙高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