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核算过程重要分录
\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投资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明确金融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投资收益的确认及期末计价,掌握金融资产有关业务的账务处理;了解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应用条件及长期投资减值的推断标准;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确定及期末计价;熟练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
二、教学要点
1、投资的定义与分类;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价;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4、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价;
5、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价;
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8、长期股权投资的计价;
9、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问题
1、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
2、交易性融资产的分类及核算;
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5、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及会计处理;
6、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及会计处理;
7、投资减值预备的计提方法及会计处理。
第一节、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一、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及特点
(一)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权益工具投资、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等,如债权投资、权益投资等。
(二)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预备长期持有,按所持股份的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的投资。
(三)投资的特点:
1、投资是以让渡其他资产而换取的另一项资产。
2、投资与其他资产相比,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在方式上有所不同。
二、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企业关于取得的金融资产分为以下类不: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此类金融资产可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要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的金融资产。
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要紧是企业基于风险治理、战略投资需要等所作的指定。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通常还包括贷款和应收款项,贷款和应收款项要紧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一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
的应收款项等债权。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
1、对子公司投资
2、对合营企业投资
3、对联营企业投资
4、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操纵、共同操纵或重大阻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第二节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价
1、取得时计价:
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
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
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2、持有期间计价:
企业在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3、期末计价: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4、处置时计价:
处置该金融资产,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1、差不多账户设置
(1)交易性金融资产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取得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的实际成本,以及期末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调增的价值;
贷方登记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注销的账面价值,以及期末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调减的价值。
期末余额为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该账户应当按照交易金融资产类不或品种分设明细账,分不“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该账户核算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
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该账户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
贷方登记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
期末余额若在借方表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若为贷方余额表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
该账户应当按照交易金融资产类不或品种设立明细账。
2、差不多业务核算
(1)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2)持有期间的应计股利(利息)
若为取得时支付款项包括的股利或利息,则: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若为宣告分派股利或利息,则
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3)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或借: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价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发放债券利息的,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随后期间保持不变。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以摊余成本计量。
摊余成本指长期债权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1)扣除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纳实际利率法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该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或无法收回的金额。
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不专门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企业持有人持有的至到期投资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核算,并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不和品种,分不“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进行明细核算。
1、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贷]
贷:银行存款等
2、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息
未发生减值的:
(1)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借]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借]
(3)实际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3、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
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已计提减值预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预备”账户,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
4、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预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