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创业计划书篇一:家庭农场项目策划书成都市()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文井结构农业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议书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日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文井乡1100亩结构农业开发综合示范区项目1.2项目建设地点新津县文井乡1.3项目用地规模:流转及配套土地1100亩1.4项目建设单位及概况建设单位:投资人:拟投资:2000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8347.2万元,流动资金11652.8万元。
成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对外投资业务,主导资源与资本相结合。
全资子公司有四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都()贸易有限公司、成都()贸易有限公司、成都()贸易有限公司,公司下设部门有:融资理财部、项目投资部、市场策划部、行政管理部、财务部等。
目前投资领域涉及旅游产业、酒店、建材、商业地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众多领域进行投资合作。
公司坚持合作、分享、共赢的企业理念和客户至上、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的经营宗旨,秉承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发展,细节决定成功的模式,建立规范的投资操作流程和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本着求实创新,以资源和资本相结合的方针,对团队坚持“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精细化的人才管理理念,组建了一批具有金融、管理、法律财务及经济领域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精英人才团队。
内部机制健全,机构设置合理、管理体制灵活、发展思路明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5建设规模和内容1.5.1一期:建成800亩生态种养结合体验农场示范基地,建成100亩cSa示范农庄;1.5.1.1有机(生态)蔬菜农场:该农场占地400亩,规划设计由400个农场组团(每个组团是1亩为一个单元)形成,用于立体农业蔬菜种植。
1.5.1.2养生颐养农场:该农场占地200亩,规划设计由50个农场组团(每个组团是4亩为一个单元)形成。
1.4.1.3休闲度假农场:该农场占地200亩,规划设计由50个农场组团(每个组团由4亩为一个单元)组成。
1.5.1.4cSa示范农场:该农场占地100亩,规划设计由2个50亩农场组团形成。
1.5.2二期:建成100亩农业休闲观光、商务接待、技术研发、科普教育、农耕文化展示中心;1.5.3三期:建成占地100亩的果蔬加工、储藏、配送基地。
1.5.4建设年限建设期三年(2014年5月-2017年4月)。
1.6项目概述十一五”时期,新津县在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中央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低碳经济已逐步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五大显著的走势和特征:农业生产由传统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数量优先向质量、品牌并重转变;农业功能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经济、生态、旅游和文化等复合功能转变;农村形态由零散居住向功能配套的新农村综合体转变。
1.6.1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XX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分七个部分共26条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其中着重鼓励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家庭农场建设等指导方针。
四川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战略措施,旨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建设农村全面小康步伐。
1.6.2成都市确定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作为全市发展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其核心思想在于“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现代农业发展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本底和根基。
在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面前,新津加快推进示范线的现代农业工作,力争实现“五个一流”目标(即建立一流的经营治理机制、达到一流的产业发展水平、建立一流的营销体系、建立一流的保障体系、构建一流的吸引人才机制)。
1.6.3新津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加速升级和转型新津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地处成都平原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成都市重要的现代农业发展区域之一。
近年来,新津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农业和农村经济项目,果蔬、食用菌、花卉苗木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集群。
随着社会资本对农业领域的集聚投入,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生产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实践,新津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加速改造,低碳农业发展也开始起步。
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链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展览、观光、体验、休闲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的格局,一、三产业互动加强,不断丰富和拓展了农业功能。
建设本项目符合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四川省、成都市世界田园城市定位。
1.7编制依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畜牧业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种植业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农业贸易促进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农村信息化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渔业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机(生态)产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篇二:家庭农场商业计划书新津现代有机农业旅项目单位:地址:新津联系人:电话:网址/电子邮箱:游观光农场商业计划书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第一章公司简介1、公司基本情况()成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6月14日,公司主要从事对外投资业务,主导资源、资本和项目投资相结合。
公司旗下公司有成都展兴鼎贸易公司、四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下设部门有:融资理财部、服务业务部、项目部、招商部、市场策划部、行政部、财务部等。
公司坚持合作、分享、共赢的企业理念和客户至上、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的经营宗旨,秉承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发展,细节决定成功的模式,建立规范的投资操作流程和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本着求实创新,以资源和资本相结合的方针,对团队坚持“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精细化的人才管理理念,组建了一批具有金融、管理、法律财务及经济领域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精英人才团队。
内部机制健全,机构设置合理、管理体制灵活、发展思路明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文化与背景2.1`新津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南部,距成都市区28公里,距西南航空港18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古有“南方丝绸古道第一站”之誉,今有“成都南大门”之称。
风景名胜梨花溪风景区距新津县3000米,占地近万亩,每年春天,梨树漫山遍野,花开如云似雪。
景区内茂林修竹,绿荫扶疏,溪水潺澉,鸟语虫鸣,更有峥嵘怪石,异景厅观,宛若世外桃源。
新津观音寺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四周九峰环抱,形成九朵莲花盛开,观音寺居莲花中央,故名“九莲景”。
新津老君山坐落于距县城约2000米处稠梗山颠。
四面群峰拱卫,古柏森森,环境幽静,风景宜人,山高树密,常常云雾缭绕,蔚为壮观,“稠梗出云”即是指此。
相传太上老君曾于此地炼丹修道,山上建有老君庙,是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津纯阳观是为纪念吕纯阳(吕洞宾)于上世纪初修建,为省级保护单位。
该观占地2.7万平方米,紧邻县城,殿宇巍峨,更有楠木成林,群鹤翩飞,为川西一大名胜。
最佳旅游时间新津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多变,秋多绵雨,冬、夏季适宜旅游。
历史文化新津人居环境优美,境内五河汇聚,江河如带,是四川省有名的鱼米之乡和特色水产大县,以“黄辣丁”为代表的河鲜美食饮誉全国。
新津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山不高而堆绿叠翠,水不深而蕴秀吐雅,龙马宝墩古城遗址、观音寺、纯阳观、老君山、等文物古迹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被誉为“成都后花园”。
2.2、文化文井乡位于新津县北部,距成都25公里县城9公里,与崇州市、大邑县接壤,近年来,文井乡始终立足自身资源本底,按照发展高端产业、改善发展环境的要求,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业。
采取“大园区、大业主”发展模式,引进四川科联种业公司集中连片流转土地5000亩,建成高端玉米制种基地,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的整个环节,全面推行机械化作业。
同时,在小春季节,采取“村企结对、返租倒包”模式,进一步稳固了制种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共赢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特色种养业。
成功引进多家业主发展500亩有机生态野菜基地,并实现农超对接;引进1500亩的黄辣丁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为文井乡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成功引进新筑投资1500万元,实施黄林盘改造工程,对28户农房的外墙进行了风貌改造,绿化环境,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引进社会资金6300万元参与张场社区建设,275户农民乔迁新居,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
下一步,文井乡将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建设,加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力度,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不断总结提炼玉米制种基地发展模式,加快种子精加工厂建设,形成玉米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条发展;不断完善标准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载体;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供销社+农户”以及小春“返租倒包”等发展模式,促进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一般场镇改造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
2.2、背景20XX年6月7日国务院将成渝两地确定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XX年12月,成都市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
作为成都市重要组成部分新津,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独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及数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
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何谓家庭农场?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日前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一,家庭农场从事的是规模化农业生产,这意味着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面积要远高于一般的家庭联产承包。
我们知道,家庭联产承包下的责任田是按人口来划分的,每个家庭的责任田数量会相对平均,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如果责任田不流转不集中,永远不会有规模化的家庭农场出现。
因此家庭农场出现的前提是土地的流转。
第二,家庭农场是商品化经营。
就是说,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主要是用来出售的。
家庭联产承包由于经营的土地面积有限,从而农产品产量有限,商品化率是很低的,许多甚至完全就是为自己生产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