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功率因数校正PFC 电路主要有升压型、降压型、升压--降压型和回扫型等
基本电路形式,其中升压型有源PFC 电路在一定输出功率下可减小输出电流,减小输
出滤波电容的容值和体积,故在电子镇流器中广泛应用。
升压型有源PFC 电路在控制方法上,有电感电流断续传导模式和峰值电流控制模式。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电路工作原理如下:Q1导通时,D5截止,电容C1向负载放电;Q1截止,电感L1储能经D5对电容C1充电。
由于Q1和D5交替导通,使整流器输出电流经电感L1连续。
这样输入电流也连续。
图中,R1取样输入电压,保证通过电感L1的电流跟随输入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通过L1的高频电流包络正比于输入电压,其平均电流呈正弦波形,使输入电流呈正弦波;R2取样输出电压,控制APFC 控制器的输出
占空比,稳定输出电压。
目前,APFC 专用芯片很多,在电子镇流器中应用广泛,具体电路不做详细介绍,可参阅参考文献。
4 利用自振荡半桥PWM 驱动器设计的APFC 电路
在某些自振荡半桥PWM 驱动器电路中,可以利用PWM 驱动器输出固定频率的
脉冲来作APFC 控制,这里介绍两种典型电路。
4.1利用自振荡输出波形控制的APFC 电路
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升压电感L1、二极管D5、电容C2和开关管Q3等组成APFC 电路。
由于PWM 驱动器U1输出脉冲的频率和占空比都是固定的,Q3导通时,D5截止,C2向负载放电;Q3截止时,电感L1产生的突变电势使D5正向偏置而导通,电感
L1通过D5向C2和负载释放储能,此时整流二极管电流经电感L1连续,使输入电流波形连续,呈正弦波形,可将线路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使输入电流总谐波失真度(THD )降低到10%以下。
4.2 利用自振荡PWM 驱动器的定时电路
图3利用自振荡PWM 驱动器输出波形控制的APFC 原理电路图图4利用自振荡PWM 驱动器的定时器设计的APFC 原理电路图和波形图设计的APFC 电路自振荡半桥PWM 驱动器的振荡器是一个类似555的定时振荡器,CT 端为锯齿波,可以用一电路产生同频、占空比可调的APFC
电路。
其原理电路如图4所示。
自振荡PWM 驱动器的CT 端波形为锯齿波,送到比较器U2的正端;将直流输出
电压分压送到比较器U2的负端。
当C 点的电压小于D 点时,E 点为高电平,Q4导通;当B 点为高电平时,F 点为高电平,Q3导通,电感L1储能,电容C2向后级供电。
当C 点电压高于D 点时,E 点为低点平,不论F 点电平状态,Q4截止,Q3截止,电感L1经
D5向C2和后级释放储能。
这样二极管电流经电感L1连续,各点相关波形如图4(B )所示。
从波形上可以看出F 点波形脉冲宽度小于A 或B ,而且可调,但小于50%;通过
调整R1、R2的分压比,可调整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构成可调输出电路,这在开关电源和电子镇流器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5 利用TOPSwitch 开关构成的APFC 电路
TOPSwitch是一种离线式PWM 开关,其内部集PWM 控制器和MOSFET 开关管为
一体。
由其构成的APFC 电路如图5所示。
在图5中,控制器U1、电感L1、二极管D5、D6和电容C1构成APFC 电路,当控制器U1的C 端(控制端)达到设定电压时,U1被启动。
电阻R1取样输入瞬时电压,电阻 R2取样输出电压,U1的控制端输入电流影响输出占空比,其占空比与输入电流成反
比,随输入电压线性变化。
通过U1的调整,输入平均电流呈正弦波形,且与输入电压保持同相位,是一种固定频率电流断续模式的APFC 电路。
可将线路功率因数提高到0.98左右。
此外,还可利用紧凑型自振荡半桥PWM 驱动器(如IR51HXX 系列)构成类似图 4和图5的APFC 电路。
紧凑型自振荡半桥PWM 驱动器是集紧凑型自振荡PWM 电路
和两只MOSFET 管于一身,具有电路简单、紧凑的特点,只适合于节能灯和小型开关电源电路。
6 结束语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应用在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上,使其输入侧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9以上,将总谐波失真度降低到10%以下,反馈到电网的谐波大为减少,起到了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和减少电网污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