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灾难医学教学大纲

急诊灾难医学教学大纲

急救医学-灾难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灾难医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对象】研究生教育培养计划三年制急救医学专业
【学时学分】10学时,1学分
一、课程简介
灾难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边缘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管理、理工科学等多个学科,可谓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理工农医均有涉及。

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灾难医学的基本理论、灾难救援指挥管理、各种灾难损伤的急救以及灾难心里障碍救援技术。

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既懂灾难医学救治,又懂灾难施救指挥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地广辽阔,人口众多。

地震、泥石流、洪灾、旱灾、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除上述自然灾害之外,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火灾交通事故、矿难、踩踏、恐怖袭击等人为灾难也常有发生。

中国已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灾难损失最严重的国家。

灾难一旦发生,医护人员总是救援的主力军。

现代灾难医学救援“三七分”理论强调“三分研究,七分教育”的原则。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开设灾难医学的课程,教授灾难医学救援的知识和技能,有部分院校还成立了灾难医学学系。

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灾难医学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诸方面取得成效,得到医学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

本课程旨在对我国灾难医学及其研究生教育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二、教学时数分配
安排学时:理论课10学时
学分:1学分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灾难医学》刘中民主编。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灾难医学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灾难医学范畴和特点,全面了解灾难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史,了解我国人道医学、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关系。

熟悉灾难医学救援的伦理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
1.灾难医学概论
2.灾难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3.人道医学、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
4.灾难医学救援的伦理问题
5.灾难医学救援的合作与交流
掌握:灾难的概念和分类,灾难医学的范畴和特点。

灾难医学的新理念。

熟悉:人道医学、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关系。

灾难医学救援的伦理学问题。

了解:灾难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史。

灾难医学救援的国内外交流。

第二篇灾前准备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灾难医学救援法制体系,灾难医学救援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救援预案。

掌握灾害救援对的分类、救援队伍的组织和管理。

掌握医学救援装备的特性和配置,医学救援装备的分类和组成。

熟悉医学方航的概念、组成、类型和功能。

了解灾难医学救援培训方案和灾难医学救援通讯和信息管理。

(二)教学内容
1.灾难医学救援法制内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预案。

2.多媒体形式详细讲解灾难救援队的分类、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组建原则和组成结构。

列举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技能培训,从灾难医学救援队伍演练的分类、形式、实施三方面讲解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演练过程。

3.多媒体讲解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后勤保障内容。

4.重点讲解医学救援装备的特性、配置要求及配置原则。

5.多媒体形式详细讲解医学救援装备的分类和组成,以及医学救援装备的管理。

6.多媒体讲解医学方航的概念、特点和发展概况。

讲解医学方航的分类和组成。

详细讲解医学方航的功能、设备使用、维护和运作管理方式。

7.简要讲解灾难医学救援培训方案及训练内容。

8.讲解灾难医学救援的应急通讯建设和灾难信息的管理。

物联网技术在灾难医学中的应用。

掌握:休克的分类,病理生理机制;感染性休克及低血容量休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熟悉:灾害救援对的分类、救援队伍的组织和管理。

医学救援装备的特性和配置,医学救援装备的分类和组成。

了解:灾难医学救援培训方案和灾难医学救援通讯和信息管理。

第三篇灾难中救援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回顾灾难现场搜救历史,熟悉搜救分类,掌握救援方式和主要救援技术。

熟悉检伤分类的概念和方法。

掌握创伤现场急救的评估和急救的一般原则。

后送转运的概念、意义、组织管理、评估和实施。

熟悉野外生存技巧和方法。

了解特殊环境应急救援和核生化爆应对方法,以及心理救援。

(二)教学内容
1.多媒体回顾灾难现场搜救历史。

2.详细讲解主要的救援方式,不同搜救区域不同的搜救技术以及灾难现场主要运用的搜救技术。

展示灾难现场救援技术的应用
3.简要讲解检伤分类的概念与作用、原则和方法,以及检伤分类效果评价4.简要讲解心肺复苏技术。

5.多媒体详细讲解创伤现场急救的现场评估和急救原则。

6.详细讲解送转运的概念、意义、组织管理、评估和实施。

7.多媒体讲解野外生存技巧、原则和方法
8.简要讲解特殊环境应急救援和核生化爆应对方法。

9.介绍心理救援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掌握:主要的救援方式,不同搜救区域不同的搜救技术以及灾难现场主要搜救技术。

创伤现场急救的评估和急救的一般原则。

后送转运的概念、意义、组织管理、评估和实施。

熟悉:搜救分类。

检伤的概念分类和方法。

野外生存技巧和方法。

了解:特殊环境应急救援和核生化爆应对方法及心理救援。

第四篇灾难后重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灾难后消毒灭净的必要性,消毒的定义及常见方法。

掌握灾难后尸体的危害,重点掌握灾难后的尸体处理要求和方法,尸体处理工作人员的防护。

掌握灾后疾病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疾病的监测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了解灾后心理障碍的特点和心理状态的评估,灾后心理重建。

了解灾后社会恢复重建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多媒体形式讲解消杀灭净的定义及必要性。

水源和固体废物的整治对策,灾民的安置点和食品安全。

2.详细讲解消毒的种类,消毒的常见方法,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3.简要讲解病媒生物的概念,灾难对病媒生物的影响以及对灾后病媒生物的监测和控制方法。

4.多媒体介绍政府对遇难者和失踪者的信息处理。

重点讲解尸体的危害,尸体的处理要求和方法,尸体处理工作人员的防护。

5.详细讲解灾难后疾病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重点讲解疾病的监测和控制以及针对重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6.讲解灾后的心理干预,介绍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及心理障碍的特点。

讲解灾后心理状态的评估和心理重建。

7.简要讲解灾后社会恢复重建的分类、过程和面临的难题。

机构恢复功能重建阶段和疾病控制三大体系的恢复。

掌握:灾难后尸体的危害,重点掌握灾难后的尸体处理要求和方法,尸体处理工作人员的防护。

灾难后的尸体处理要求和方法,尸体处理工作人员的防护。

灾后疾病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疾病的监测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熟悉:灾难后消毒灭净的必要性,消毒的定义及常见方法。

了解:灾后心理障碍的特点和心理状态的评估,灾后心理重建。

灾后社会恢复重建问题。

第五篇国内外灾难救援经典案例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应用多媒体播放国内外灾难救援的经典案例,了解不同国家,各种灾难现场救援的方法和应对措施。

掌握各种灾难救援的特点和方法。

熟悉各种灾难救援应用的救援技术。

掌握各种灾难救援后的灾后重建方法,对灾后疾病控制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二)教学内容
1.多媒体学习国内外对地震的救援情况和特点,总结经验和教训。

2. 多媒体介绍国内外对水灾的救援情况和特点,得到的经验启示。

3.多媒体学习国内外对火灾的救援情况和特点,总结经验和教训。

4.多媒体讲解国内对交通事故的救援情况、特点和转运情况。

5.多媒体讲解国内踩踏事件的救援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

6.多媒体讲解国外应对海啸的救援过程及经验教训。

7.多媒体学习美国恐怖袭击事件的救援过程,掌握相应的救治原则。

8. 多媒体学习苏联核泄漏事件的事故处理过程,得到的启示和反思。

掌握:各种灾难救援的特点和方法。

各种灾难救援后的灾后重建方法,对灾后疾病控制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熟悉:各种灾难救援应用的救援技术。

了解:不同国家,各种灾难现场救援的方法和应对措施。

五、教学时数分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