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托物寄情[1].ppt

托物寄情[1].ppt


情感性 质特点
抒发美术家的愤世嫉俗 的个人情感,较消极。 泼墨用笔,及敧斜的草 书题诗,酣畅淋漓地挥 洒了他内心的抑郁和愤 懑。
要产生良好社会效 果,较积极
作品艺 术特点
刀法洗练,形象概括、 画面简洁,富于动感。
三 、 课 堂 总 结
●除了“四君子”题材外,其它题材可以托物寄情吗?
●除了中国画外,其它美术形式可以托物寄情吗?

画家除了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来托物寄情 之外,还可以用哪些其他的表现形式来托 物寄情呢?
二 、 新 授
② 赋 予 物 象 特 定 的 情 感 《 怒 吼 吧 , 中 国 》
——
——《怒吼吧,中国》
形象的共鸣
二 、 新 授
② 赋 予 物 象 特 定 的 情 感 《 怒 吼 吧 , 中 国 》
四、小结:
绘画中可以托物寄情的题材非常广泛,也可以采 用多种不同美术形式来表现。 通过对物象的描绘,不仅可以寄托艺术家的精神 情感,还可以表达更深层次的自我。所以呢,我 们要试着掌握艺术家常用的象征或者隐喻手法, 并在欣赏时结合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去理解。希望 通过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可以尝试着去体会美术 作品中包含的“言外之意”,相信你们会有许多 的收获。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从哪里可以看出?
体现作者希望全国人民奋起抗争 的强烈爱国情感。
●这种情感有何社会意义?
性质特点是怎样?
要产生社会良好的效果。有积极 意义。 ●作品有什么艺术特色? 李桦(1907~1995),广东人, 中国现代版画家,曾受鲁迅的教 诲。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木刻为 武器,从事抗敌宣传活动。 作品为木刻黑白版画,造型简洁 粗犷,有强烈的力量感与感染力。
植 物 的 人 格 化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简介
徐渭;字文长,号天池、清藤道人等,生活于腐败黑暗
的明朝后期。出生后不久父亲去世,他从小聪明过人, 富有军事才干,8次乡试不中后便常与苏杭一带的文人雅 士交游,“泡”成了一位兼善诗、文、书、画、戏曲乃 至军事韬略的天才,但是仕途却十分不顺,在抗倭总督 胡宗宪麾下刚崭露头角就受牵连两次入狱,并因此发疯, 出狱后穷困潦倒,常处于半疯状态,多次自杀未遂,后 又误杀其妻子,坐了 七八年牢,出来后52岁。他特别注 重绘画的“气韵”、“生动”,他曾在一首诗中提到 “不求形似求生韵。”又说“……画病,不病在墨轻与 重,在生动与不生动耳。”他认为画家要善于表现本人 特定的气质、胸怀、情性,所以他在艺术作品中强烈地 表现出了追求个性解放,直抒性灵的倾向,,《墨葡萄》 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 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用大泼墨 的笔法,酣畅淋漓地挥洒了他内心的愤懑、抑郁、孤独 和凄凉。
当我们欣赏作品时,除可运用恰当的审美方式 欣赏之外,还可以结合什么来理解美术作品 还可以透过画家的背景、人生经历去理解 欣赏作品。 画面上的形象不是单纯地描绘某一事物, 而是要表达画家的某种观念,寄托他们的 精神情感,即所谓托物寄情。每幅画其实 都深藏着作者独特的情感,这种情感都与 他自身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 鉴赏美术作品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与其它作品相比有什么 艺术特色? 以语言暗示主题,诗书画 印相结合,以水墨小写意 作画,细笔长线。
元代《墨兰图》
郑思肖画无根兰,想表达怎样的思想?
作者借兰自喻,表达了自己超凡脱俗、清高自傲、高洁的君子情怀。
作者借兰自喻,表达了自己超凡脱俗、清 高自傲、高洁的君子情怀。 除了这种君子情怀之外,作品中还传达 怎样的思想呢?
三 、 课 堂 总 结
题材来源:借用传统的视觉符号;创 造的形象;情感表达途径:借助语言 暗示;通过形象刻画;情感表建议”,尝试从色彩、构图、笔 法、形式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来分析三幅关于马的中 课外拓展 国画,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谢谢!
动 物 的 人 格 化
八大山人简介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 晚年的文号。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明亡,出家为僧, 后又返俗,不久又做道士。别号甚多,有:雪个、个山、人屋、驴汉、驴屋驴、 个山驴、刃菴、道明、良月、破云樵等。工书法,行楷学王献之,纯朴圆润, 无明人习气。狂草亦怪伟,自成一家。尤擅绘画。 山水学黄公望。在构图上颇受董其昌影响,但用笔干枯,一片荒凉气象。 八大山人为清初“四大画僧”之一,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 居,不肯与清合作,装疯做哑。所书八大山人,似哭之或笑之的字样。他的 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 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 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木竹、山水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 者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因此他画的是鼓腹的鸟、瞪眼 的鱼;或是残山剩水、老树枯枝;或是昂首挺胸的兽类,振翅即飞的孤鸟; 或是干枯的池塘、挺立的残荷,而其中又有活泼的游鱼、生动的花朵。借此 比喻自己,象征人生,达到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充分运用了中国 绘画艺术的特有传统手法。他的绘画能取法自然,又独创新意;师法古人, 又不泥于古法;笔墨简练,以少胜多。
溅泪之花,惊心之鸟,
近年部分八大山人作品艺术品投资市场拍卖情况: 《个山杂画册》,2008,西泠印社拍场,成交价2352万元。 《山青水碧鸟语花香》,2008,佳士得拍场,成交价3426万元。 《鹭石图》,2008,北京万隆拍场,成交价3300万。 《瓶菊图》,2008,中国嘉德拍场,成交价3136万元(不含佣金)。 《仿倪云林山水》2009,北京匡时春拍古代书画专场,最终以 8400万元的成交价(含佣金)落槌,创造了中国书画拍卖价格新的 世界纪录,这幅《仿倪云林山水》也由此成为了史上最贵的中国画。 存世作品 朱耷的画作在东方尤其在日本备受推崇,并在世界画坛引起了很 大的反响,如:《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 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 《莲花鱼乐图卷》、《杂花图卷》《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 轴》、《大石游鱼图轴》、《双鹰图轴》、《古梅图轴》、《墨松图 轴》、《秋荷图轴》、《芭蕉竹石图轴》、《椿鹿图轴》、《快雪时 晴图轴》、《幽溪泛舟图轴》、《四帧绢本浅绛山水大屏》等,许多 条幅,册页中的花鸟鱼鸭,山水树石等。书法方面有《临兰亭序轴》、 《临“临河叙”四屏》,以及各大家法帖和行草诗书轴册等,都在国 内外的博物馆、院中珍藏。
吾 家 洗砚 池 头树 , 个 个 花开 淡 墨痕 。 不 要 人夸 好 颜色 , 只 留 清气 满 乾坤 。
●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 求美好人格。
●这种感情有什么特点?
抒发了美术家的孤傲清高的情感。 因逃避现实,较消极。
二 、 新 授
① 借 助 传 统 习 惯 符 号 表 现 情 感 —— 《 墨 梅 图 》
王冕(1287~1359)元代浙江人。家贫,幼时白天放牛,晚至 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元统治者轻视汉人,汉人被列为第三和第 四等国民。蒙古官员的贪污腐败在历史上也属空前。王冕试进 士不第,即弃去,归隐九里山,读古兵法,作画易米为生。后 参加朱元璋起义部队。
二 、 新 授
① 借 助 传 统 习 惯 符 号 表 现 情 感 —— 《 墨 梅 图 》
三 、 学 生 比 赏
比 较 《 墨 葡 萄 》 与 《 到 前 线 去 》 的 区 别 ?
《 墨 葡 萄 》
请从情感表达途径,情感性质特点,作 品艺术特点三个方面来比较两幅作品?
《到前线去》
比较《墨葡萄》与《到前线去》的区别?
作品 名称 情感表 达途径 《墨葡萄》 借助诗句暗示,比较隐 晦 《到前线去》 通过形象刻画,主题 直接明显
向来俯首问羲皇, 汝是何人到此乡, 未有画前开鼻孔, 满天浮动古馨香。
落款
对元统治者不满、鄙视;对南宋的怀念、崇敬。他的态度非常鲜明。 落款为南宋的意图:
郑思肖简介
郑思肖跟王冕一样是宋元交接时期的人物,他先 历经家门之变,又目睹亡国之惨状,三十六岁, 丧母。三十八岁,丧子。三十九岁,丧国。特别 是亡国之痛,几乎摧毁了郑思肖正常思维活动, 于是愤然隐居于寺观陋巷。郑思肖其实原名少因, 他悲愤于南宋灭亡,改名为“思肖”, 意即“思 赵”(繁体的“赵”字里有一“肖”);号“所 南”,亦寓意“南”乃其安身立命之所,决不北 面臣事蒙古族,连坐卧必面向南,以表示怀恋南 宋王朝。元官吏求画:“他说,头可断,兰不 可 得”
高中美术教材第三单元第三课
托物寄情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一 、 导 入

孤傲超拔,坚贞自守

朴素、高雅、幽谷自适,不 取媚于人

有气节、虚心、朴实无华、 坦诚无私。虚心

不屈不挠 ,甘于寂寞
二 、 新 授
① 借 助 传 统 习 惯 符 号 表 现 情 感 —— 《 墨 梅 图 》
吾 家 洗砚 池 头树 , 个 个 花开 淡 墨痕 。 不 要 人夸 好 颜色 , 只 留 清气 满 乾坤 。 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他不 下来
——
《艺术家的卧室》
景物的人格化:
1888年9月, 凡· 高搬入"黄房子", 靠提奥供给的生活费, 把住 宅布置一新。在此之前, 他独自一人生活了好几个月。他希 望将黄房子建成他梦想的艺术家聚居地。 他选择了式样普通、格调不俗的家具来布置, 而他自己 房间的摆设却出奇的简朴。提奥劝说高更去与哥哥同住。 凡· 高在等待高更的日子里, 运用鲜明的黄色和淡蓝色, 描绘 了自己的卧室。他在给提奥的信中写道:"我这次画的只是 我的卧室。这幅画要由色彩来当家……就是说, 要通过色彩, 表现出休息或睡眠的氛围。一走进这个房间, 想像力就可以 得到休息……四四方方的家具表现卧室不应受到干扰的宁静。 " 值得注意的是, 凡· 高为阿尔的黄房子所画的唯一一张内 景所表现的并不是画室, 而是他自己的卧室。在给贝尔纳的 信中(B22), 他曾说过冷色调的蓝中带紫的墙壁给人以"绝对 宁静"的感觉, 可是这种宁静里也弥漫着避难的气息。 这张卧室画是一幅很重要的作品, 它表现了凡· 高内心世 界中的一些东西。其中所突出的宁静与睡眠把这幅卧室图与 凡· 高不稳定与疲惫的精神状态联系了起来。在给威尔的信 中, "空荡荡的卧室"的说法表明了他的孤独和希望有人陪伴 的愿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