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第4章)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打电话时翻电话本找号码,打完后电话号码也就忘记了,这是:-()。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永久记忆2、看到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幼儿一会儿把它想象成山峰,一会儿把它想象成飞驰的骏马,幼儿的这种想象属于:-----()。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3、游览西湖后,对其形象的记忆是()。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逻辑记忆4、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A、有意想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综合想象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D、没有规律6、下列不属于3—6岁幼儿记忆的特点是:()。
A、无意识记优于有意识记B、有意识记的效果随年龄不断增长C、相对较多的采用理解识记D、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7、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幼儿最晚出现的是:()。
A、形象记忆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记忆8、某幼儿替小鸟画上衣物、饰物,这说明:()。
A、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B、想象主题容易变化C、幼儿以再造想象为主D、想象带有夸张性和虚构性9、考试时,复习提纲中的知识都背得出,等考试后就忘记了,这属于:()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10、24、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
A.意义记忆 B.理解记忆 C.机械记忆 D.逻辑记忆11、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A、有些孩子会生造一些词语;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单与主题相关的内容;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12、幼儿园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头脑中浮现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生动形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13、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常常雷同,这说明幼儿:()A、想象无预定目的,有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14、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像B.有意想像C.再造想像D.幻想15、下列哪一项不是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主要方式()。
A.反复背诵B.精细加工C.间接的意义识记D.使记忆材料系统化16、在幼儿期,进行想像的必要条件是( )。
A.语言B.成人的语言描述C.实际行动D.外界情境17、一般来说,学习程度在()时,记忆效果最好。
-()A、100%B、125%C、150%D、200%18、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将想象与现实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19、打字员对打印文稿内容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永久记忆20、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
A.运动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记忆21、幼儿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像喂娃娃吃饭;看见玩具小汽车,就想像开汽车……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像活动。
这说明幼儿想像的一个特点是: ()。
A.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B.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想像受情绪影响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22、中班幼儿凯凯对假日的想象是:“小朋友在水上世界玩,一会儿游泳,一会儿滑梯,一会儿又吃冷饮。
”这属于以下哪种想象类型?()A、情境性想象B、愿望性想象C、经验性想象D、夸张性想象二、填空题:1、影响幼儿记忆的因素有:、、、。
2、读者看小说时的想象活动是;工程师在进行蓝图设计师的想象活动是。
3、德国教育家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即,所以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进行。
4、记忆按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和。
5、根据想象的目的性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将想象分为和,其中梦是一种典型的。
6、对法则、公式、定理的记忆是。
7、根据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可将识记分为和。
8、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它的反面是。
9、根据保持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三类。
10、幼儿猜谜语时,头脑中产生的形象是___________的结果。
11、人的记忆过程分为、和三个环节。
12、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最晚的是。
13、根据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程度,想象分为和。
14、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中有两种特殊现象:和。
15、想象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五类:、、、以及。
16、婴幼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
17、有的幼儿刚学完后回忆不出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在记忆中呈现,这种现象是。
18、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
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想象的__________发展到__________;从想象的__________发展到__________;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三、判断题:1、“奇装异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无意注意。
--------------------------------()2、“一目十行”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3、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是是注意的转移。
--------------------------------------------------()4、幼儿的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注意。
----------------------------------------------()5、儿童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未来的城市,这属于创造想象。
--------------------()6、如果幼儿记忆10遍就能记住某一材料,那么再记10遍则有利于加深痕迹。
---()7、遗忘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
-------------------------------()8、机械识记就是死记硬背,对学习有害无益。
----------------------------()9、识记是遗忘的相反过程。
-------------------------------------------------()10、两三岁的幼儿记住的故事、诗歌等,都是有意记忆的结果。
------------------------()11、一般情况下,无意识记的效果要比有意识记的效果好。
---------------------()12、儿童最初的长时记忆系统的表现形式为自传体记忆。
-----------------------()13.幼儿常常能记住不理解的事物,因为他们的机械识记效果比意义识记效果好。
()14.幼儿机械识记效果好。
教幼儿记忆材料,只要多次重复学习就可以了。
()15.无意识记是幼儿主要的记忆形式,随儿童年龄增大,理解能力增强,无意识记逐渐消亡。
-----------------------------()16.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感觉记忆。
()17.相对于再造想象来说,创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18、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是根据想象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而区分的。
()四、名词解释:1、记忆2、想象3、短时记忆4、意义识记5、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6、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7、记忆的恢复8、幼年健忘五、问答题:1、幼儿记忆的发展有哪些特点?2、培养幼儿记忆能力的策略和方法有哪些?3、幼儿想象发展有哪些特点?六、案例分析题1、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交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不能完全记牢,但他们偶尔听到某首童谣,看到某个电视广告,只需要一两次就能熟记心中。
问题:结合幼儿记忆的特点,分析影响幼儿无意识记效果的因素。
2、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
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
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
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
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
”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
于是又画了起来。
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像的一个什么特点?它具体表现为哪些特征?(2)说明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想像。
(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无意性的特点,表现出无目的性、无稳定主题、内容零乱无系统性并以想象过程为满足等特点。
(2)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3、小班的小朋友在做“大灰狼和小白兔”的体育游戏,老师扮演大灰狼,小朋友扮演小白兔。
老师抓住了一只“小白兔”,这只小白兔“小白兔”怕得哭起来,口中喃喃说着“大灰狼会吃掉我的,大灰狼会吃掉我的。
”请分析:(1)这一现象体现了幼儿想象的哪一特点?(2)幼儿想象还表现出哪些特点?(3)怎样才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