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土纠纷问题中浅谈国家利益对于战争的影响关键词:领土纠纷、岛屿争端、国家利益、战争观、主权、战争自古至今,不论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种族,都存在过或正在进行着对于某地区的领土纠纷①。
而谈到领土纠纷,我们就不得不谈到主权②问题。
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政府,宣布他们对于某个地区拥有主权,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将享有对这一地区一切的权利,因为这里是属于他们的领土。
而领土作为国家利益③的组成之一,任何来自别国、别地区或者组织的对于其“领土”的纠纷、争夺或再次宣布主权都将被视为对于国家利益的损害。
大多数国家面临国家利益受损时的回应便是战争。
岛屿争端,也是领土纠纷的一种,而近几年来围绕我国以及我国周边的岛屿纠纷更是层出乎不穷,从南海争端、中菲黄岩岛纠纷再到最近热门的中日钓鱼岛之争、日俄对于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和日韩之间对于独岛(日称竹岛)的岛屿争端,更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从历史的角度来具体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争端并对于解决这些争端提出自己的建议。
论点一:国家利益与领土纷争的关系要了解国家利益与领土纷争的关系,就先要对其概念有一个简要的理解。
“利益”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与人或事有关的,有影响的,重要的”。
而在汉语里“利益”的词义就是“好处”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的释义 ,可以应用于任何情况。
例如,讲个人利益,就是对个人有好处,讲民族利益就是对民族有好处,讲国家利益就是对国家有好处。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客观条件:国家。
国家利益的概念就是在欧洲最早的民族国家形成之后才出现的,由法国的黎塞留主教首先提出国家至上理论,可见国家是最高的本源,国家主权至高无上,国家利益自然就源于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高目标,国家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于是,国家利益成了决定国家对外政策与行动的基本动因,影响国际关系的核心因素,也是国家间关系最基本的驱动因素。
在民族国家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每个国家都极力强调其国家利益的重要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关于国家利益的概念辨析,中西方学者乃至不同派系的认知都不尽相同。
现实主义代表摩根索曾对国家利益的概念提出明确的定义,他说,国家利益应当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文化完整。
他认为,在这三个方面中,最本质的问题就是一个国家的生存问题,其余方面都是次要的问题。
结构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华尔滋以简约的模式来分析体系结构从而得出结论:生存是国家惟一的利益。
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基欧汉主张三种国家利益:生存,独立,经济财富。
而建构主义学派代表人温特又在其后加了第四种利益—集体自尊。
从上述的概括,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利益对于国家的每一部行为都有着直接的关联。
而其中各种出于国家利益的原因,都会使得国家有所行动而领土①,作为一种直接、客观的国家利益表现形式,当然也就成为了最受重视的国家利益之一。
因此每一个国家在对于领土问题上,都会保持着强硬的外交政策。
但是既然作为一种利益,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是人人所渴望的。
因此,领土纠纷的发生才会屡见不鲜。
不过领土纠纷的产生,一般而言并不只是领土本身所带来的。
往往伴随它的还有国家利益的其他因素。
例如阿根廷与英国间著名的马岛战争②,就是阿根廷在1980年代初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大规模的反对以加尔铁里总统为首的军政府的运动的背景下发生的。
阿根廷政府试图通过对马岛采取军事行动,来转移视线以解决国内危机。
这一纠纷的产生,就体现出了领土与经济、政治等多重原因所作用下的产物。
而中东的巴以冲突、海湾战争、印巴克什米尔争端等纠纷所反应的,是领土、经济、政治、军事、资源、种族以及宗教等更为复杂的多重因素下的冲突。
论点二:战争与领土纠纷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怎样对待领土纠纷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那直接关乎一个国家的利益,因此不同国家对于解决领土纠纷,有着各自不同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也是最极端、直接的方式就是发动战争。
战争的定义,就是超过一个的团体或组织,由于共同关心的权利或利益,在正常的非暴力手段不能够达成和解或平衡的状况下,而展开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初期暴力活动为开端,以一方或几方的主动或被动丧失暴力能力为结束标志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精神活动以及物质的消耗或生产共同存在。
另外,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
但是,在对于像领土问题等关乎国家利益的问题时,有些国家或者地区,也选择直接使用这种极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印巴的克什米尔问题③就是典例之一。
在英国殖民时期,克什米尔地区是一些名义上依然独立,但实际上依附英国的印度半岛国家之一。
英国从印度撤军后,从英属印度独立出来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求克什米尔加入它们。
克什米尔土邦主哈里·辛(Hari Singh)希望保持其独立地位,因此推迟对这个问题的决定。
英国撤军后一支由亲巴基斯坦的部落和巴基斯坦士兵组成的军队从巴基斯坦西北边省入侵克什米尔。
辛仓促逃离克什米尔,逃往印度,印度借此机会也进军克什米尔,由此导致克什米尔战争的爆发。
然而利用战争解决领土纠纷,并不只是印巴的专利。
包括巴以冲突、朝鲜战争等都是由于领土纷争问题,而使用武力来解决。
更有甚者,俄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过:“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然而,也有一些国家,面对领土纠纷,也有一些非武力的解决办法。
中国就是一个热爱和平、力求利用对话、磋商等手段来解决地区问题的国家。
中国周恩来以来,坚持奉行和平自主的外交方针。
其实中国对于领土问题的非暴力解决方式,并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而是因为一个国的外交服务于一国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长期的外交战略。
这也是出于一种国家利益的缘由。
中国当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下定决心一心一意实现四个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凡是于此相违背的事情一律不作,这是邓小平反复告诫的。
中国依然是稳住阵脚,冷静观察,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中国不扛旗,不当头,一心一意埋头苦干把自己做强做大。
这是中国在进行了三十年阶级斗争和激进的反帝斗争后吸取的血的教训,靠人海战术的时代行不通了,没有钱,只能是瞎折腾,得到的只能是人家强国大国的蔑视和嘲笑。
美国当年走的也是我们这条路,中立政策的“门罗主义”奉行了100多年,二战后财大气粗了,经济、军事、政治都是世界老大,才明目张胆的到处插足的。
现在世界上谁最不希望发生战争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
因为中国在暴利赚钱做大,每年数千亿美元的顺差流入,经济高速发展,而西方经济危机不断,江河日下,现在最恼羞成怒的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
它们更希望中国发生战争,阻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足以说明单纯军事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国家利益分配最终还得取决于综合国力。
总的来讲,中国是一个利用外交、交涉、条约等解决领土问题的典范。
不过近年来,中国对于领土主权问题,也不再那么温文尔雅。
中国通过想俄罗斯进口而买来的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中国参与制裁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护航任务都是在宣称,中国拥有了更高的决心,以及更高的实力来应对各方而来的对于侵犯领土主权的行为时来捍卫国家利益。
总结通过上述的论点,我们不难看出,领土主权换而言之就是国家利益,对于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我们不能任之发展,不过我们也不应该为此直接发动战争,毕竟那将带来更大的灾难。
伟大的和平主义者马丁·路德·金在伯明翰的监狱里写下了一封信。
信里写道:“真正的和平不应仅仅是没有紧张行为;它也应当是正义的。
”对于一些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领土纠纷,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是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行为发生的。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客观、理性的去解决,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考虑才是正确的方法。
如今的世界,更加呼吁的是“和平”与“发展”,这才是世界的主旋律。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绝不能以狭隘的民族主义,或者被一些对战争别有用心的人的利用,轻易按动战争的按钮。
因为维持国家关系之间的和平状态是多数人或组织的企盼,尤其是类似联合国这类国际组织。
和平也可以是自发性的,政治鼓动者可以避免过于激动;和平也可以是强制性的,例如用强制手段抑止那些引起骚乱之人的行为。
通过地区间的发展,各个国际组织与国家间的合作、对话与协商。
才能使世界和平,“化剑为犁”成为真正的事实。
利用好国家利益,才是一个造福百姓,心系人民的好国家,好政府所应该做的,让我们一起呼唤和平!II参考资料1.李广民《国际法》2.刘跃进主编:《国家安全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3."Letter from a Birmingham Jail [King, Jr.]" (英文).4.Robert Blackwill, James Dobbins, Michael O'Hanlon, Clare Lockhart, Nathaniel Fick,5.Molly Kinder, Andrew Erdmann, John Dowdy, Samina Ahmed, Anja Manuel, Meghan6.O'Sullivan, Nancy Birdsall, Wren Elhai, Nicholas Burns (Editor), Jonathon Price (Editor). American Interests in South Asia: Building a Grand Strategy in Afghanistan,7.Pakistan, and India. Aspen Institute: 155– [3 November 2011]. ISBN 978-1-61792-400-28.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Official Government of India Statement giving numbers of KIA - Parliament of India Website9.Battle Casualties of Azad Kashmir Regiment during 1947-194810.百度文库《中国领土争端处理》研究者:周智涵2012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