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阅读材料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阅读材料

第一单元阅读材料1走进大自然追着小鸟,走进密林,追着小溪,走进深山,追着蝴蝶,追着野花,我们走进大自然。

让小锤去敲醒每一块山石,让画笔去访问每一片花瓣,高高举起洁白的昆虫网,网住一个斑斓的春天。

把自己变成大树吧,去体验大地的深沉;把自己变成白云吧,去感受蓝天的辽远。

只有将自己融进大自然,才能懂得生活多么灿烂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等你从大自然归来,你会悄悄告诉小伙伴,什么是纯洁,什么是美好,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情感!2草叶上的歌大森林里有块草坪,一块绿茸茸的草坪,一块亮晶晶的草坪,一块笑盈盈的草坪。

当春雨们淅淅沥沥,拥挤着跳下云层,沉思了一冬的大森林,睁开了明亮的眼睛——多美啊,绿茸茸的草坪,溢出春光的一只瞳孔。

当清凉如水的微风,追赶着金色的黎明,草叶上酣睡的露珠们,快乐地探身相迎——多好啊,亮晶晶的草坪,映照春色的一面明镜。

当木瓜落地,蚱蜢腾空,蟋蟀们发出欢快的笑声,蝴蝶和蜜蜂醉入花丛,草尖上蜻蜓舞步轻盈——多甜啊,笑盈盈的草坪,大森林颊上深情的酒坑。

大森林里有块草坪,一片温柔的和平,一个搏动的生命,一朵绿色的云影——带着奶浆味的草香,飘进我们金色的梦境。

3雨儿在歌唱你听见过雨的歌声吗?在我们这个地方,这个有着雪白的梨园、粉红的杏林、葱绿的柳林和弯弯曲曲的小溪以及许多石桥的地方,就有这样的雨,它在快乐地歌唱......雨在小溪里歌唱:丁丁丁......一定是听懂它唱的是什么了,于是小蝌蚪游啊游,长出了腿,又掉了尾巴。

它们都爬到草地上去了......雨在草地上歌唱:沙沙沙......一定听懂它唱的是什么了,于是,草莓、木芍药、野百合、苔草......许多小草伸个懒腰,打个呵欠。

发绿了,开花了,嘿,五颜六色的小花儿,开放得真像游泳场里各式各样的阳伞一样美哪......雨在开犁的土地上歌唱:刷刷刷......一定懂得它唱的是什么了,所有的种子都被唤醒了,它们翻个身,揉揉朦胧的眼睛,把地皮拱松了,冒出芽来了,咧开的小嘴喝着雨水,我还听见它们被呛着的笑声哪......雨在瓦楞上歌唱,于是燕子在房梁上筑起了窝;雨在沙地上歌唱,于是孩子们在河堤上栽起了小树;雨在柳梢头歌唱,于是牧童骑着牛儿吹着牧笛......雨啊雨啊,满世界会唱歌的雨......雨的歌声美妙,悦耳,草木花、鱼虫鸟、都从它的歌声里领会了自己生命的意义,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在我们这个地方,只要下雨,你就能听到这样的歌声:丁丁丁、沙沙沙、刷刷刷......4雾之美雾我喜欢雾。

我喜欢那使世界呈现出朦胧之美的雾。

我赞美雾之神那种象征派诗人一般的笔法。

有人说过:出雾的时候,世界整个的变成了一间白色的屋子,而这屋子既没有门,也没有窗,你既无从进来,也无从出去,只有在那一片白色的氤氲中,和自己的影子捉迷藏。

这真是一种有趣味的说法。

古今诗人吟咏雾的词句很多,宋代的词人秦观曾写过那样的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八个字已在纸上展现出那一片微茫的境界。

美国一位现代诗人桑德堡也曾写过:雾来了附在小猫的足上。

他的想象的确非常丰富,还有什么比猫足更能表现出那轻而且软,落地无声的雾呢。

在雾中,一个富丽堂皇的世界是隐去了。

我们徘徊雾中,正如读到一首意境高远、含蓄深厚的诗,其妙处,原只可以意会。

当你隔着一片浓雾,忽然听到你熟悉的那条小河的潺潺水音,那份喜悦,确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我喜欢雾霭烟横的晨昏,一如我喜欢晓阴翳日的微雨天气。

薄雾与轻烟笼罩下的世界,虽然是那样地迷离恍惚,使人有无处不凄凄之感,但是霏雾弄晴的光景,不是已予人无限的希望吗?──浓雾微阴之后,必能看到更灿美的阳光。

雾在哪里从前有一片雾。

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次,雾飞到海上,说道:“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大海,无论是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大阳一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四周变黑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岸边藏起来。

”雾把岸边藏了起来,同时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桨和行人,连同黑公猫,甚至它们的黑尾巴和爪子。

雾把一切都藏起来了,什么也没剩下。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我该把谁再藏起来?”看来,他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这样,大海连同船只以及远方,天空连同太阳,岸边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路上走着行人。

黑公猫也出现了,它们挥起黑尾巴,用黑爪子小步快走着。

雾呢,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他藏了起来。

5 古诗两首客中初夏南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江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6一碗水我们村后是密密的树林。

阳光透过树阴,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

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这眼从石缝里浸出的泉水虽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涸。

有趣的是,它总是满满的一碗,既不浅下去,也不浸出来。

你可以一口气把它喝干,它呢,又会不紧不慢的浸得满满的。

小小的泉水虽然只有一碗,可是我们很喜欢它。

我们上山割草或者采蘑菇,一定到这里歇息、喝水。

我们来到树阴下,坐在石墩上,吃着各自带的午饭:粑粑、团饭,或者架起刺柴烧洋芋……你吃一点我的,我吃一点他的。

树叶卷成的“杯子”里盛满清清的泉水,像大人一样举杯高呼:“干杯!”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小松鼠来喝水,看见喜鹊来喝水,看见一群竹鸡来喝水……你信不信,就连蝴蝶、蜜蜂也会来喝水!我们躲得远远的,不惊动这些树林里的小主人。

你看,小松鼠竖着尾巴,小眼睛那么亮!它喝一口水,很快地用脚爪擦擦嘴,“吱吱,吱吱!”好像说:“好甜,好甜!”山喜鹊飞来的时候,爱在那棵青松上停一停。

有一只先飞下来,“鹊,鹊鹊鹊!”它在招呼同伴:“快,快来呀!”大家都飞下来,在泉水边跳着,潮湿的沙地上,留下了他们的爪印。

哟,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这一碗水,老人们说它是一眼灵泉。

难怪鸟儿们喝了它的水,唱得那么动听;小松鼠喝了它的水,显得那么机灵;村里的娃娃喝了它的水,一个个是那样聪明。

啊,它是大山的乳汁,它的水真甜!7我和企鹅1986年1月8日,我们从首都北京出发,乘飞机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1月14日才到达目的—南极大陆。

我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尽管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极大陆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仅仅在我国南极考察队建立的长城站附近,才露出一些地面。

我看到长城站旁边有几只黑白相间的小动物,啊,原来是企鹅。

早就听考察队的高伯伯说过,长城站对面有个企鹅岛,上面的企鹅成千上万,可壮观了。

我真想早一点儿到企鹅岛上去看看!高伯伯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当天下午就带我们登上了企鹅岛。

我以前从电视里看到,企鹅差不多有小孩子那么高。

可现在一看,这个岛上的成年企鹅只有一尺来高,未成年的就更小了,只有小猫那么大。

岛上一共有三种企鹅,最漂亮的是金企鹅,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又叫花脸企鹅。

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

它们彬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

最凶猛的是阿德雷企鹅,我刚迈进它们的“领地”,一只企鹅就尖叫着把我驱逐“出境”了。

它们的叫声很像毛驴,所以又叫驴企鹅。

企鹅的毛不同于别的鸟,小企鹅浑身是绒毛,成年的长着鱼鳞壮的毛。

它们的躯体呈流线型,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对比鲜明:翅膀退化成鳍状,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十分有趣。

我抱起一只全身灰色的小企鹅,跟它合影留念。

高伯伯告诉我们这只毛茸茸的小企鹅是刚孵化出来的,还不能下海捕食,只能吃母企鹅嘴里的食物。

果然,我看到有的小企鹅追着母企鹅,用嘴挠它的脖子。

挠了几次以后,母企鹅只得张开嘴,让小企鹅把嘴伸到它嘴里,吃它从胃里呕出来的食物。

高伯伯还告诉我们,过几个月,小企鹅就要换毛了,换毛以后才能自己下海捕食。

再过几个月,小企鹅第二次换毛,再长出来的毛就成了鱼鳞状。

这时侯,它就是成年企鹅了。

我仔细观察,果然看到有的小企鹅肚子皮上的毛一块块脱落了。

看来,那是全身光滑油亮的就是成年的企鹅了。

8小城三月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像地衣那样绿,透出在这里,那里。

郊原上的草,是必须转折了好几个弯儿才能钻出地面的,草儿头上还顶着那胀破了种粒的壳,发出一寸多高的芽子,欣幸的钻出了土皮。

放牛的孩子,在掀起了墙脚片下面的瓦片时,找到了一片草芽了,孩子们到家里告诉妈妈,说:“今天草芽出土了!”妈妈惊喜的说:“那一定是向阳的地方!”抢根菜的白色的圆石似的籽儿在地上滚着,野孩子一升一斗的在拾。

蒲公英发芽了,羊咩咩的叫,乌鸦绕着杨树林子飞,天气一天暖似一天,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

草和牛粪都横在道上,发散着强烈的气味,远远的有用石子打船的声音,空空空……很大的声音传过来。

河冰化了,冰块顶着冰块,苦闷的又奔放的向下流。

乌鸦站在冰块上寻觅小鱼吃,或者是还在冬眠的青蛙。

天气突然的热起来,说是“二八月,小阳春”,自然冷天气还是要来的,但是这几天可热了。

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在榆树还没变黄之前,大街小巷到处飞着,像纷纷落下的雪团,人们出门时常常用手捉着,杨花挂在他身上了……9梅雨潭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

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10日出雪上日出雪山日出,比平地来得早。

当红日从万山丛中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染红天空的时候,那银白色的雪山,好象少女点上胭脂的面颊,显得格外娇嫩。

当红日的万道金光射到冰峰上的时候,又像给银光闪闪的冰峰戴上了镀有黄金的桂冠。

在夜雪晨晴、云雾弥漫的时候,雪峰高出浮云之上,你仿佛踏上浮云,向云海飘然而去,去追赶那初升的旭日。

当红日高照,云海渐消时,你又会感到像巨龙奔腾,遨游山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