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月考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关于物体在前4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物体在前2s内做加速运动D.物体在前2s内做减速运动2.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3.如图所示,有3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第1218个小球与1219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sin37°=0.6,cos37°=0.8)A.17814000B.12194000C.6092000D.8912000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5.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 6.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B .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 ,指的是平均速度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 ,指的是平均速度D .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 ,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7.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2vtB .0012t vt t ⎛⎫- ⎪⎝⎭C .202t tvD .()202v t t t- 8.在水平面上有a 、b 两点,相距20 cm ,一质点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a 向b 做直线运动,经过0.2 s 的时间先后通过a 、b 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 、b 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 .若力的方向由a 向b ,则大于1 m/s ,若力的方向由b 向a ,则小于1 m/sB .若力的方向由a 向b ,则小于1 m/s ;若力的方向由b 向a ,则大于1 m/sC .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D .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9.图(a )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 A 缓慢移动到 B ,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 B 点,如图(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B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C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D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增大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11.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A.将沿墙壁滑动B.受到的合外力增大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12.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A.3 B.4 C.5 D.61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B.观察实验的方法C.等效替代的方法D.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14.汽车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行驶了2 m,第2 s内行驶了4 m,则汽车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为( )A.2m/s B.5m/s C.6 m/s D.8m/s1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D.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5m/s,则自驾驶16.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 .5:4B .4:5C .3:4D .4:317.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 .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C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方向的,但可以不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 .木块放到桌面上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18.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a.位移b.路程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e.时间f.加速度g.速率 A .只有acdf B .只有adf C .只有afg D .只有af19.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B .用GPS 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C .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 .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20.某质点在0~3 s 内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在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B .t =3 s 时,质点的位移最大C .质点在第2 s 内的加速度与第3 s 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质点在第2 s 内的位移与第3 s 内的位移相同二、多选题21.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 的质量为2m ,B 和C 的质量都是m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4μ,B 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8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A、B、C三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力F不能超过32μmgB.当力F=μmg时,A、B间的摩擦力为34mg μC.无论力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34μgD.当力F> 72μmg时,B相对A滑动2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轻绳悬挂在空中,其中轻绳OA与水平线夹角α保持不变,轻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转动(O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轻绳OA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B.轻绳OA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C.轻绳OB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D.轻绳OB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23.如图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公路行驶,甲乙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0,假设两车相遇时会错车而过,不会相撞,并且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关于两车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一次B.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不相遇C.若乙车在前,且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D.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相遇一次24.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有四条光滑细杆,其中OA杆竖直放置,OB杆与OD杆等长,OC 杆与斜面垂直放置,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四个环分别从O点由静止释放,沿OA、OB、OC、OD滑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依次为t1、t2、t3、t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t1>t2B.t1=t3C.t2=t4D.t2<t425.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1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m v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B点停下,经历总时问为t,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最大速度()m12v a a t=+B.最大速度m2v v=C.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均等于vD.12、a a必须满足12122a a va a t=+三、实验题26.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重力加速度为g).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 cm(g取10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7.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甲中与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 N.(2)图乙中一定沿着OA方向的力是______ (选填“F”或“F′”)(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筋都应与木板平行C.两次拉伸橡皮条,只要使橡皮条伸长到相同长度即可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28.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所示。
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段。
如图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1)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知计算出了打下1、2、3、4、5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6v=_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计数点123456t0.10.20.30.40.50.6/s()1/v m s-⋅0.3580.4000.4400.4850.530(2)现已根据上表中的v、t数据,作出小车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