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南六镇简介

江南六镇简介

江南六镇简介《碧玉·周庄》吴地唐风尚孑遗,古镇宋水两依依。

临渠水阁相互望,咫尺往来须舟楫;深宅大院高檐脊,依河成街牌楼骑。

河埠廊坊江南雨,碧玉周庄人影熙。

人文地理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市境内西南33公里,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周庄有丰富的文化蕴涵。

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是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被澄湖、淀山湖和南湖所环抱。

周庄旧名贞体里。

北宋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13公顷捐给全福寺作为庙产。

老百姓感其恩德,遂将贞体里该名为周庄。

由于有河湖阻隔,使它避开了历代兵焚战乱,至今仍完整的保存着原有的水镇建筑物及其独特的格局,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居民为明清建筑;如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后裔所建的沈厅、明初中山王徐达后裔所建的张厅,都是明清住宅的典范。

因其年岁久远,保存较为完整,为文物、建筑、美术、摄影、旅游工作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游周庄,在周庄民居清静幽谧的氛围中,细细体味清澄如水的水镇风情,确是别有一番情趣。

主要景点周庄四面环水,为泽国,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

居民傍河筑屋,依山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古桥,还有那份敦厚纯朴的古镇民风,呈现一派古朴、明静的幽雅,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难怪周庄一直成为摄影师、作家、艺术家、甚至电视电影的取景最佳地点。

若要选中国最热门的水乡古镇,周庄想必名列前茅。

周庄是水的世界,自然有它独特的生活形态和风味。

那绝不是一两幢古建筑、三四座老石桥,就能反映出来的。

那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气息。

你可凭个人的观察力去发觉它,也可毫不在意便感受到:沿水巷而建的石驳岸和穿竹石栏;镶嵌在岸边,变化多端的缆船石;商店出售的草鞋;河畔洗菜、淘米的妇女;围坐一起绣花聊天的老妇;街角的裁缝店;享受日光浴的马桶;甚至民居洗涤后的流水声……。

毕竟,它无处不在,而且常常成为摄影师最爱捕捉的镜头。

1.双桥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双桥,俗称钥匙桥,1985年,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

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

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这两座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

这座石拱桥叫世德桥,横跨南北市河,长16米、宽3米、跨度5.9米。

这座石梁桥叫永安桥,平架在银子浜口,长13.3米、宽2.4米、跨度3.5米。

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2.沈厅沈厅位于周庄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间,分布在一百米长的中轴线两旁,占地两千多平方米,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

在周庄的近千户民居建筑中,明清和民国明期的建筑至今仍保存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和六十多个砖雕门楼,还有一些过街骑楼和水墙门,这在江南水乡是有代表性的。

在这些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

3.张厅张厅是江南民居中比较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是周庄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张厅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60余间,前后分为六进,还有一个私家后花园。

张厅是周庄镇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几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精心维修,恢复了原有的风貌。

张厅原名怡顺堂,建于明代,清初转让张姓,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

厅中一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

仔细琢磨,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

4.迮厅位于富安桥北侧,为明代崇祯年间吴江望族迮文焕所建,前后共五进,现存第一、四、五进,其馀已毁。

主厅又称大书房,据《迮氏家谱》记载,清光绪年间,祟陆润庠在此受蒙从师,成年后考中状元,遂将当年念书的大厅称之为大书房。

现在大书房已不复存在,只有宽阔宅基上残留的块块方砖和覆盆式青石柱础,不甘心时光的流逝,向游人证明着这里昔日的兴盛。

5.章厅位于中市街,为章腾龙故居。

章腾龙,字觐韩,周庄镇人。

年少游学习武。

于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效法徐霞客,远游各地,途经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区,经两年多的长途跋涉,抵达桂林,行程一万馀里。

回到周庄后,撰写了《岭南杂记》和《粤游纪程》。

晚年,章腾龙采辑故里史实,积十年岁月,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编纂成《贞丰拟乘》。

五十多年以后,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由周庄人陈勰增辑,刊印问世,成为周庄镇有史以来的第一部镇志。

6.富安桥富安桥,位于周庄中市街东端,是古镇桥与楼联袂结构完美的独特建筑,也是江南水乡仅存的立体型桥楼合壁建筑。

富安桥始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后由沈万三之弟沈万四出资重建,成石拱桥,改名富安桥,期望既富又安,心诚可见,后人永不忘怀。

位于中市街东端,横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相传桥旁有总管庙,所以它原名总管桥。

桥的四个角上都有一座楼房,而且楼房一、二楼之间是没有楼梯的,必须走到外面桥阶上绕上去,桥上有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

桥身四侧的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气势非凡,为江南水乡仅存的立体型桥楼合壁建筑。

7.全福寺全福寺又称“全福讲寺”,宋元佑元年(一零八六年),周迪功舍宅为寺,在镇北白蚬湖畔建全福寺。

经历代不断扩建,梵宫重叠、楼阁峥嵘、碧水环绕、香火鼎盛,成为江南名寺。

殿宇曾一度改作粮库,随著周庄镇旅游业的发展,於一九九五年重建,历时不到一年,一座以水借景的寺庙园林建成了,大雄宝殿内有三丈多高的如来大佛比江浙一般寺院都来得大。

8.迷楼店主李德夫祖籍镇江,于清光绪末年,携眷迁徙周庄,因擅长烹调珍馐佳肴,掌勺开设酒店。

夫妻俩年过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唤阿金。

年长后,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乡周庄压倒群芳。

在父母的宠爱下,抵制缠足,“大脚观音”的雅号不胫而走。

求婚者纷至沓来,李德夫难舍爱女远离膝下,小楼藏娇,让她守着双亲共度生涯,当垆劝酒,张罗顾客,生意火红。

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等人曾在此痛饮酣歌,乘兴赋诗,慷慨吟唱,后将百余首诗编结为《迷楼集》流传于世。

9.周庄舫周庄镇北的白蚬湖,湖水清澈,微波荡漾,湖畔垂柳依依,曲廊亭台一派典雅。

沿着鹅卵石小径穿过一个名为“云海阁”的门洞,便踏上了一条13米长的木质栈桥。

栈桥那一头便连着周庄舫。

也叫APEC会议船舫,又名周庄舫,为2001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而建,于2000年11月15日动工,2001年5月20日竣工。

周庄舫是镶嵌在古镇白蚬湖畔的一片碧玉,是周庄向世界展示风采的一扇窗口。

舫长49.71米,宽15.68米,深度1.48米,总排水量850吨,船体为钢质。

10.澄虚道院澄虚道院位于周庄镇中市街,面对普庆桥,俗称’圣堂’,建于宋元佑年间(1086-1093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自明代中叶以后,道院规模日趋恢宏,清乾隆时,已形成前后三进的宏大建筑,占地1500平方米,为吴中地区知名道院之一。

院内主要建筑有玉皇阁、文昌阁、圣帝阁等。

澄虚道院俗称“圣堂”,创建于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1093年),距今已有九百馀年历史。

1.财神居财神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设计、修建、布置的仿明式建筑。

12.周庄图书馆周庄图书馆有一千多平方米。

馆内主要展示了民间的生活用具、农具等,还有当地出土的一些中国有名的黑皮陶器。

特色文化1.茶文化:周庄古镇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历来有吃“阿婆茶”、“讲茶”,喝“喜茶”、“春茶”、“满月茶”等习俗,名目繁多,被称为“江南茶道”。

2.民间曲艺:丝弦宣卷是流传有近200年的周庄传统民间曲艺。

3.女子服饰:周庄妇女的传统服饰窄袖花襟,碎花底子,刺绣精巧。

4丝弦宣卷:宣卷是周庄乡村里特有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

它近似于堂名,亦有说唱、评弹之风。

按艺人众寡、表演繁简,宣卷分丝弦宣卷与木鱼宣卷两种。

《拆字·同里》菰雨潇潇不生凉,小桥流水枇杷黄。

一园进退思忠过,两堂出入废考量;三桥太平更吉庆,五湖环抱芡实香。

富土拆字为同里,人杰地灵好风光。

人文地理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位于太湖之畔,由同里古镇、同里湖、九里湖、南星湖、洋湖组成,紧靠市府所在地,自宋代建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有数百处,“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是以古镇名园和水乡田园为特色的古镇湖景型景区。

景区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拥有“两堂三桥”、退思园、计成故居、耕乐堂、侍御古坊、环翠山庄等丰富而宝贵的历史遗存,明、清建筑多和名人雅士多。

同里古镇是以住宅园林和明清民居为主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同里镇自宋淳祐四年至清末,先后出状元一名、进士四十二名、文武举人九十余名。

主要景点1.明清街:明清街是古镇重要商业街之一。

1996年始辟建“明清一条街”,街长160余米,为明清建筑风格,较完整保留了江南特有的上街、下街,两街道平行的格局。

入口“清明遗风”匾额由费孝通副会长题书。

2.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

朱祥,字廷瑞,号耕乐。

堂名取其号。

3.江同里湿地公园:位于吴江区同里镇东北部。

东南与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为邻,西与千年文明古镇同里相连,北面和南面傍依澄湖和白蚬湖,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同里与周庄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

园内已初步建成水杉林、池杉林、枇杷园、香樟园、银杏园、桃园、药草园、翠梨园、竹林园、苗圃、鱼塘等旅游观光区。

4.绍鏊纪念馆:落在同里镇富观街35号,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平方米,纪念馆以弘扬王绍鏊精神为主题,以王绍鏊革命战斗的一生为主线,通过实物、绘画、图片等手段再现王绍鏊同志生前的光辉业绩。

其中,一楼为专馆,陈列有关王绍鏊文献、实物、图片、文字等,内容共分十二个部分,分别展示了王绍鏊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

5.松石悟园:简称“悟园”,即“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古镇区石皮弄中,毗邻吉利、太平、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抵。

全园占地1600平方米。

园名出于收藏者的诗:石皮弄中石破石皮呈天书,吾心静处吾悟吾心得菩提。

以破译天书,感悟人生为展馆之旨要,故谓“悟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