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下透水事故救援预案

井下透水事故救援预案

大同煤矿集团朔州朔煤王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预案井下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单位:地测科二〇一四年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风险分析1.1地表水王坪井田地表无河流,一般雨季在地表低谷处存有少量积水,对井下生产影响不大。

但若7、8、9月雨量集中降水量大时也可能造成洪涝灾害,甚至影响井下安全生产。

1.2老空水8#煤层402盘区8208工作面上部有5#煤层8206工作面采空区积水,估计积水量约为5000m3,是2014年治理的主要水患。

51#煤层303盘区8301、8305工作面上部估计存在3#煤层采空区积水,预计积水量约为15000m3,也是2013年治理的主要水患。

5#煤层404盘区8405工作面上部有3#煤层采空区,8405工作面回采前要先探后采。

1.3小窑积水1.3.1榆树沟煤矿已关闭,开采上组煤,在我矿井田之内,3#层越界约600多m,可能已全部积水,估计积水量为7000m3。

51#煤层303盘区8301工作面位于榆树沟采空区之下,回采前应先治后采。

1.3.2官沟煤矿已关闭,批准开采上组煤,其5#、8#煤层已采空且有积水,水患已于2012年我矿在回采8#煤层8202工作面前解除。

1.3.3原东兴煤矿3#煤层和5#煤层均侵入我矿界内,3#侵入约70多m,积水范围约5000m2,5#侵入约784654 m2,5#层经钻探无积水,2014年不影响我矿安全生产。

1.3.4东山村煤矿06年底关闭,5#层向北侵入我矿界,侵入约150m,积水约6000m3。

该小窑的侵入不影响我矿2014年的安全生产。

1.3.5红山峪矿已关闭,该矿原开采5#层,由于处于下山位置采空区可能也有积水,对我矿有影响。

1.3.6新红峪煤矿已关闭,5#煤层可能越入我矿界,该矿原开采5#、8#煤层,为下山开采,采空区可能也有积水,但2014年我矿不受影响。

1.3.7大东沟煤矿未越界,已关闭,该矿原开采的8#煤层,对我矿无影响。

1.3.8桦林沟煤矿06年底关闭,开采8#煤层,位于我矿井田东北角,侵入我矿界,采空区有积水,我矿未在该段布置工作面,不影响我矿安全。

1.3.9砂石矿,现在生产,5#煤层越入我矿303盘区,该矿已退回其矿界内生产,2014年我矿在303盘区布置的8405工作面掘进时须注意砂石矿破坏区,以免贯通发生水害事故。

1.4古窑积水从勘探调查可知,我矿古窑主要集中于井田的西部和东南边界。

根据目前我矿402、303、404、301盘区的生产布署,各工作面均不在古窑影响范围内,故不受其影响。

1.5承压水我矿的承压水主要是奥灰水。

承压水位标高约为1160m,从水位标高来看,下组煤51#、5#、8#煤层标高几乎全部位于该水位之下,但据实际开采情况来看未见承压水从底板涌出。

现在开采的402盘区8#煤层,最低标高为1040m。

而且又断层,也未见底板从断层裂隙出水。

说明水位已有所下遇到落差等于15米的F32降,或者说该断层未切穿溶洞水。

承压水是我矿水患的主要危害之一。

1.6断层水我矿断层较多,据实际采掘情况看,大部分断层不含水,少数断层,有滴水,淋水现象,但淋水时间不长,故断层水对生产有危害但不构成威胁。

1.7钻孔水我矿井田内钻孔较多,约有30多个钻孔,由于本井田内地层含水性弱,故钻孔水不构成我矿的水患。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2.1应急救援领导组:为加强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各项应急救援工作能适时、有效、有条不紊的开展,临危不乱的应对各项突发的重大灾害事故。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组长:康日霞常务副组长:梁永平张平旺副组长:康德先秦靖宇于永江张晋栋成员:袁存林李福罗建忠张林山仝宝成陈永昌常彪刘新锋薛国建孙福元张建武张日马海忠张模曹玉成田宏田志中袁林注:上述成员随部门行政负责人的调整而做相应的变化。

2.2 领导组职责2.2.1定期组织有关部门的业务人员进行日常的预防性安全检查,力争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2.2定期组织抢险救灾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搞好演练活动。

2.2.3根据事故的类别、性质、程度,正确决策救援方案,确定本预案的起动和终止。

2.2.4下达应急救援指令,确定现场指挥人员,指挥调度抢险救灾人员迅速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2.2.5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做到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明确分工,合理配置好救援人员和物质。

2.2.6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必要时向有关部门或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2.2.7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调查事故,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2.2.8负责组织制定、修订煤矿井下可以发生的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2.9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2.2.10负责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2.11负责应急资源的定期检查评估,并组织落实。

2.2.12负责落实事故处理方案和营救遇险人员方案。

2.2.13负责按照《预案》程序,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2.2.14负责指导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2.2.15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2.3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总调度室,常彪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24小时值班。

中心联系电话:0349-3061240主任:常彪成员:程相东张建文卢平武岩峰报警电话:“#”键 3061240办公室职责:2.3.1在接到报警信号时,保证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

2.3.2事故发生后负责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行动组成员。

2.3.3及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

2.3.4掌握现场救援情况,并向指挥部报告2.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职责2.4.1 救灾抢险行动组(朔煤应急防控中心、矿消防队)组长:朱海军副组长:张秉王建忠谢永军王宏军吕全生成员:仝俊龙张海刚贺玉春职责:2.4.1.1保养并维护好各类装备、仪器。

2.4.1.2经常组织本部人员搞好岗位练兵和事故应急的演练工作,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2.4.1.3发生灾变事故时,根据事故性质的不同,进行具体的抢险救灾。

2.4.1.4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2.4.2 医疗救护组(矿医院)组长:袁林副组长:周贵宝于秀峰武海东成员:王健任振太刘志珍职责:2.4.2.1备足抢险救灾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药品、医疗器械。

2.4.2.2建立与上级及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

2.4.2.3指定医疗指挥官,建立现场急救和医疗服务的统一指挥、协调系统。

2.4.2.4建立现场急救站,设置明显标志,保证现场急救站的安全以及空间、水电等基本条件保障。

2.4.2.5建立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急救、运送和转院的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受伤人员治疗跟踪卡,保证受伤人员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2.4.2.6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的人身安全。

2.4.3 资料组(通风区、生产科、地测科)组长:秦靖宇副组长:袁存林张林山罗建忠成员:刘新锋薛国建王志江李根堂职责:2.4.3.1收集现场有关资料、记录事故处理情况。

2.4.3.2了解掌握事故的发展动向、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为事故的正确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2.4.4 抢险救灾保卫组(保卫科、综治办)组长:曹玉成副组长:赵成立成员:宋永旺李保忠李波温志勇职责:2.4.4.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实施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及车辆,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

2.4.4.2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者采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4.4.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看管好枪支、弹药仓库,维护社会治安,严防不法分子乘机破坏。

2.4.4.4必要时承担抢险救灾工作。

2.4.4.5搞好灾变期间,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水源、煤气管道的监控和管理工作。

2.4.5 物质供应及后勤保障组(采供中心、材料科、机电科)组长:田志中副组长:田宏成员:杨志忠李红绪张日邸峰职责:2.4.5.1根据不同灾变分类备好相应的救灾物资。

2.4.5.2按规定及时为抢险救灾人员配齐救援装备,提高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水平。

2.4.5.3组织人员和车辆,运送救灾物资,保证救援物资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2.4.6 善后处理组(生产工会安监站)组长:李福副组长:张建武张模成员:宋保柱冯景春王建军彭仲宏职责:2.4.6.1收集现场有关资料、记录事故处理情况。

2.4.6.2了解掌握事故的发展动向、纵使分析各种数据,为事故的正确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2.4.6.3落实用于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住宿,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

2.4.7 宣传教育组组长:赵广春副组长:赵功业常季青成员:宋保柱陈晓君马卫勇职责:2.4.7.1负责日常培训教育工作。

2.4.7.2负责及时收集、掌握准确完整的事故信息。

向新闻媒体、应急人员及其它相关机构和组织发布事故的有关信息。

2.4.7.3负责谣言控制,澄清不实传言。

2.4.7.4做好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坚定信念,鼓舞士气。

2.4.7.5发动群众,战胜困难。

2.4.8 专家组组长:朔煤公司总工程师成员:朔煤公司副总工程师及朔煤公司各单位技术负责人为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专家组主要职责是:2.4.8.1参与煤矿事故灾难抢险救灾方案的研究、制定;2.4.8.2研究分析事故原因、灾害情况的演变和救援技术措施,为应急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2.4.8.3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建议;2.4.8.4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3处置程序3.1信息报告程序施工地点必须无条件安装固定电话,并在电话旁张贴报警电话及常用电话的号码表,报警电话要用醒目的黑体红色字示警,以便现场人员都了解,在应急时能快捷地找到电话拨打报警求救。

当发生事故后,班组长或第—发现人应及时大喊高呼并以最快速度直接按“#”紧急事故报警电话,报警内容包括:事故汇报单位及汇报人姓名、时间、地点,事故的伤亡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直接原因和初步判断,组织抢救采取的措施以及灾情的控制情况。

值班人员接到报警电话要尽可能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了解详细,并根据判断情况报告矿值班领导,并根据当日矿值班领导的指示向矿山救护队、矿长、矿技术负责人汇报,矿长根据灾情决定启动相应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并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将受伤人员尽可能的抬至安全地带,进行包扎等工作,马上运送出井,等救护车的到来,当发现伤的较重时,立即送往就近医院。

报警和第一响应队伍以事故现场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为主,矿专业救护队是专职救援队伍,负责各事故的救援工作。

接警、处置以应急指挥部为主,统一指挥事故救援。

灾情汇报:3.1.1灾害事故发生后,跟班队长或班长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话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和危害程度向矿井调度室汇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