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看电视说起》教案

《从看电视说起》教案

《从看电视说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从看电视说起》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讯与生活》的第四个话题。

本话题旨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看电视开始体会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了解电视节目对促进自己的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看电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形式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中学习感受,并且让他们最终懂得看电视要看内容健康的,且要控制时间,不宜过长,还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三、活动目标:
1.认识电视对自己的成长所发挥的作用。

2.通过课堂的辩论活动,初步具备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并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

3.通过拟订看电视协议书,促进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

四、活动重难点:
初步具备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并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出新课
1.课前三分钟演讲以猜谜语活动开始,请听好:一扇玻璃窗,里面有名堂,跳舞又唱歌,经常换花样。

(打一电器)(电视,你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从看电视说起。

(板书课题)
2.你们喜欢看电视吗?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节目? (学生发言)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电视。

(多媒体播放)
3.(当学生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老师突然关掉电视机,观察学生的表情,)请你说说刚才没有看完电视的感受,好吗?
(二)讨论看电视引出的话题
1.你们没有看完精彩的电视节目,都感到很遗憾,很失望。

有个叫小波的同学也和你们一样,可喜欢看电视了,是个小小的电视迷,可是爸爸不让他看,说看电视影响学习,只有周末才让他看,他因此特别地苦恼。

2.你们也有类似的苦恼吗?谁愿意把自己的苦恼告诉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自己在家看电视的经过,并完成我们导学案的第一题)
3.看来大家的烦恼还真不少。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大人对于我们看电视的想法吧。

请同学们打开书到89页。

请大家学着书中人物的语气来读一读他们的话,可以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4.家长反对我们看电视是因为他们怕看电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也就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那么,同学们是怎样看待看电视的问题的呢?你认为家长限制我们看电视的理由合理吗?你觉得小学生看电视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的第二题,完成此题后,认为好处多和认为坏处多的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辩论)
(三)开展辩论,认清利弊
1.看来大家的意见有很大的分歧,这样吧,我们现场来进行一个小小的辩论会好不好?
2.播放课件:正方观点:小学生看电视好处多
反方观点:小学生看电视害处多
我们有两个观点,支持观点一也就是正方观点“小学生看电视好处多”的同学请举手,请坐到右边来,支持观点二也就是反方观点“小学生看电视害处多”的同学请坐到左边来。

(学生做出选择,迅速调整好座位)
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看电视过程中的感受。

(小组讨论)
准备好了吗?在辩论过程中,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互相配合。

辩论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搜集到的材料来证明自己论述的观点,进行辩论。

现在辩论正式开始,请正方同学先发言。

3.刚才,双方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支持观点一的同学,坚持认为看电视好处多,理由是看电视能增长知识、获取信息、休闲放松。

而支持观点二的同学,则坚持认为看电视害处多,理由是看电视会耽误学习、降低视力、影响健康。

(四)转换视角,重新认识
1.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很难说服对方。

那到底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能让我们看电视利大于弊呢?请大家互相提一提合理化建议,看谁能想出切实可行的“金点子”来,让我们能够科学、合理的收看电视。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板书:内容健康,控制时间,保护视力合理安排)
2.同学们说的可真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看电视有利也有弊,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课开始我们看到的那个小小电视迷,现在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发言)
3.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我想这个小小电视迷听了大家的建议后,他一定会查找自身的不足,解决好看电视的问题的。

(五)拟定协议
1.说得好不如做的好,为了能在家合理的看电视,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家长商量一下,一起来定一个看电视的协议。

2.正好,老师这儿有一份关于看电视签定的协议。

请看(多媒体展示)
3.同学们可以参照老师的这份协议,回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家长好好商量,拟订一份适合自己的看电视协议。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展示,看谁拟订的协议最科学、最合理,好不好?
(六)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看电视说起,大家懂得了如何看电视。

我想送大家一首儿歌。

请看:(课件出示配上轻快的音乐)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充分发挥电视给我们带来的有利之处,尽量避免电视带来的弊端,让电视真正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板书)
其实电视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儿童要好好把握自己,登合理利用时间,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多多接触电视网络,不要沉迷。

快乐成长,快乐学习,做个阳光男孩,阳光女孩吧。

板书设计
从看电视说起
内容健康控制时间
合理安排保护视力
良师益友
教学反思
生活性、活动性和开放性是《思品与社会》的三大特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较好地实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突出了《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三个特征,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面向生活,走进课堂,促进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从而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说理”到“实践”的转变。

纵观整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色:
一、情境创设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们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

”上课开始通过猜谜语,播放精彩的电视片断,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得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更是呼之欲出。

二、主题探究体现了“生活性、活动性和开放性”。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以“你最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为切入点,揭开主题;接着又通过“小波看电视的烦恼”这一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电视的烦恼,模仿书中大人的语气读读家长的话,使得家长们的意见与孩子们的困惑产生正面的交锋。

此时,引出两个观点:一看电视好处多;二看电视坏处多,进行现场辩论。

辩论时双方同学坚持自己方的观点,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

此时此刻,我随机出示了课前采访家长们对小学生看电视的看法和意见的录像,使学生认识到家长所提理由的合理性。

不仅如此,教学中还巧妙地创设了“如果你们喜欢的电视节目跟大人们不一样,可是刚好这些电视节目又正好同时播放,碰到这种情况你们是怎么解决的?”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表达交流中把学会体贴、孝敬父母,学会和父母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进行内化,从而完成了增情感、明道理、长知识等一系列任务。

这样做既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入课堂,让学生走入生活,直面生活;同时也避免了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使得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水到渠成。

紧接着,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家长所提理由的合理性,教学中我又出示专家们的建议,并且大胆地引入了“现场采访”这一活动,
有效地利用了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明白看电视应该注意:控制时间、选择内容健康的电视以及要合理地安排课余生活等,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活动性、开放性的特点。

学生知道了如何看电视后,我又安排让学生模拟表演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情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同时在看电视的问题上和父母达成一致。

最后把“关于看电视协议”的制定作为课后延伸,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把认识落到实践上,增强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渗透了诚信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三、存在的不足
本节课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

在双方辩论的时候,过于仓促,只是几个学生在说,在辩,而其他学生参与的很少,教学没有面向大多数,参与度不够,这是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另外,在模拟表演和父母沟通交流的环节上,学生表演的不够真切,没有从内心里来和父母真诚的交流,这是老师引导的不够,启发不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学习,把握学科特点,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