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闻评论(第一部分 新闻评论的意义和特点、要素和要求、功能和分类、回顾和发展)
新闻评论(第一部分 新闻评论的意义和特点、要素和要求、功能和分类、回顾和发展)
万吨,尤其是很多都是不可降解的垃圾,如:塑料袋、 胶带等连收垃圾的人都不要,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都 是不可逆的。
迅猛增长的快递垃圾已成为城市垃圾增量主要因素, 不仅严重浪费资源,更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环境。为此, 对快递垃圾不能再视而不见,对国家来说应学习发达国 家的经验,出台落实一些扶持政策,对从事回收、生产、 使用再生资源的行业予以倾斜;组织一些有专业技术的 企业进行科技攻关,生产价格便宜可降解的材料用于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拿什么驱散特权想象?
重庆帽子姐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让一记耳光背后的“猫腻” 见见阳光
重人 为什么要 “作死式”吹牛?
重庆帽子姐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网传保时捷女表情包 警惕 热点事件被“表情包”带 节奏
重庆帽子姐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品德修养得0分,“小升初” 面试规则得经得起持续
素
论 证
2.表现方面:论点的表述应该比其他议论文的论点更为鲜明,既容易被读者找到、 理解,也容易被读者记住。
02
新闻评论的要素与要求
论点指作者对所述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
论 点
三
大论
要
据
素
论 证
■论点的表达形式:判断
1.判断的思维特征: 在新闻评论中,作者明确表达的论点是对新闻事实的一个判断。新闻评论的本
讨论: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公众性的利弊
积极影响
由于人生安全及言论自由 得到保护,信息畅通,能 坦言自己对社会的感受, 拥有更大的发言权,不受 现实利益的影响,实现对 社会全方位的舆论监督。
消极影响
虚假新闻盛行,增加了辨 识难度。负面言论如色情、 暴力、谣言等扰乱民众视 听,言论低俗化和娱乐化。 言论缺乏监督,导致公众 对言论不负责任,社会的 主流价值观受到考验。
分析例文
针对提出的问题,分别从国家政策、 企业生产者、法律法规、消费者几个 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逻辑严谨, 层次清楚。
处理快递垃圾 需要多方联动
李方向 2016年3月30日
代替塑料胶带等不可降解的快递包装材料;应出台快递 包装强制性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不可降解的物质 用于包装。对快递企业来说,必须履行社会责任,最大 限度地使用可降解物质做包装,在包装时尽量节约不浪 费避免过度包装,并积极回收快递包装争取二次利用。 对消费者来说,要改变快递垃圾随手扔的习惯,要与时 俱进分类扔垃圾。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实行了垃圾发电, 根据测算,如果能做到严格分类,真正用于填埋和焚烧 的垃圾只会占到现有垃圾总量的10%。
西安小升初面谈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小升初”面谈,品德修 养给0分依据何在?
西安小升初面谈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从小升初面谈“品德修 养”0分看西安教育顽疾
西安小升初面谈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从小升初面谈“品德修 养”0分看西安教育顽疾
西安小升初面谈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新华网“请美方学成语”系列漫评
新闻评论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新闻报道
新闻评论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新闻报道 主体和基础
新闻评论 旗帜和灵魂
相互配合 不可或缺
01
新闻评论的意义与特点
意义
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
01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 的主体和基础,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两者相互配合,不可或缺。
01
新闻评论的意义与特点
特点
01 02 03
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针对性:选题立论都要有的放矢;时效性:关心当前,新事件、新现象、新话题, 紧追“热点”;特定性:评论对象是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的事物,要 求切合实际,具体事务具体分析;依托性:评论往往依据新闻事实展开。
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政治色彩:鲜明的政治立场、态度,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体现出一定的政治立 场;价值观念:站在思想、政策、理论高度,从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的角度思 考问题,探索其普遍的政治思想意义,不能就事论事。
快递在方便公众的同时,也给公众带来了很大的困 扰,快递垃圾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按照每个包 装箱0.2公斤计算,200亿个包裹会产生包装垃圾400
分析例文
针对提出的问题,分别从国家政策、 企业生产者、法律法规、消费者几个 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逻辑严谨, 层次清楚。
处理快递垃圾 需要多方联动
李方向 2016年3月30日
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
02 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和新闻报道比较,新闻评论的 宣传应该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高。
03
新闻评论是判定一家新闻媒体政治面貌的旗帜
新闻评论是判定一家新闻媒体政治面貌的旗帜,加强新闻评论是提高媒体思想性
的基本一环,其质量高低是衡量媒体工作水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何去证明(骨骼)
02
新闻评论的要素与要求
论点指作者对所述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
论 点
三
大论
要
据
素
论 证
■论点的类型:
1.总论点:处于领导支配地位 2.分论点:被支配地位 ■论点的要求:
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邵华泽对论点提出的要求:
科学性、有新意、鲜明、全面、深刻
美国学者Edward S.inch和Barbarrw Warnick在《批判性思维与交流:论说中的推 理应用》一书中针对论点提出了四点要求:
争议性、明确性、平衡性、挑战性
02
新闻评论的要素与要求
论点指作者对所述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
论 点
三
大论
要
据
■论点的类型:
1.总论点:处于领导支配地位 2.分论点:被支配地位 ■论点的要求:
1.认识方面:论点的内容,应该是对新闻事实的认识结果,超越事实表面陈述的内 容:判断新闻事实的意义、价值、原因、结果,它与其他事实之间的关系。
例子2:1853年6月14日,马克思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评论《中国革命和欧 洲革命》,其中说道:
欧洲各国人民的下一次起义,他们下一阶段争取共和自由和争取比较廉洁的政 体的斗争,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朝帝国(欧洲的直接对立面)目前所发生的事件。
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 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普遍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 大陆的政治革命。
这门课我们学什么
新闻评论理论
新闻评论实践
新闻评论流程
概说
01
新闻评论的意义与特点
02
新闻评论的要素和要求
03
新闻评论的功能与种类
04
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新闻报道
新闻评论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新闻报道
新闻评论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新闻报道
新闻评论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新闻报道
论说具有广泛的公共性
评论主要面向广大受众,抓住与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发言;关注公共问题,构建 公民社会;表现方式要平易,要吸引公众参与新闻评论。
思考:新闻评论的公众性表现在哪里?
内容
公众最感兴趣 最关心 要求和呼声最高
形式
平易近人 深入浅出
作者
正确舆论的传播 者、引导者 (立论客观、公 允,为民代言)
质是一种对新闻的认识活动,而认识结果的表达形式就是判断。判断是新闻评论教 程中的核心概念。抓住判断,是接近和掌握新闻评论的简单方法。
对于一篇新闻评论来说,认识的水平和境界是高和低的问题,而判断首先是有 和没有的问题。有的人写评论根本就没有判断,有的只是一般情感的表达,这就是 新闻评论写作的误区。判断固然是一种表达,但表达的东西不见得就是判断。新闻 评论不是用来做一般的情感表达的。判断是表达的内容中那种比较清晰、比较理性 的内容。
善管还须善用。“地沟油”本无罪,用错地方则为 恶,用对地方则为善。(精辟,独特的见解)
分析例文的意义和特点
总结:新闻评论就是对有 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 象发表意见、阐明观点。
“地沟油”善管还须善用
(人民日报 今日谈)
它是很好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生产生物柴油及其 他多种化工产品,收到“变废为宝”的最佳效果。其中 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建立有效的回收利用机制,加快餐厨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进程,促进相关企业和 产业的发展。“地沟油”物尽其用,又何能滋扰百姓? (逻辑性、辨证性)
据
素
论 证
■论点的表达形式:判断
2.论点中的判断分类: ◢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就是判断事实本身,判断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比如,说事情是“怎么样” 的,“会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就都是事实判断。事实判断总是涉及事物 已经发生了的“已然”和将要发生的“必然”。
例子1:1911年2月1日,邵飘萍为清军将领联名电奏请清帝退位而写的时评,其中 最关键的一句是:“清帝退位而后祸中国者,必袁世凯其人矣。”
■成语告诉你,“刚愎自用” 要不得
■成语告诉你,“出尔反尔” 不可取
■成语告诉你,“自欺欺人” 很可笑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新华网“请美方学成语”系列漫评
■成语告诉你,“失道寡助” 是必然
■成语告诉你,“颠倒黑白” 太无耻
■成语告诉你,“自相矛盾” 行不通
这些新闻你注意了吗?
教授发表关于四大发明引发争议
判断用在新闻评论中就是:事物(新闻事件)究竟是什么?怎么回事?它怎么 来的?受什么影响?与什么发生关系?将向什么方向发展?这些还只是关于事实的 判断。还有关于价值的判断:它具有什么意义?好还是坏,美还是丑?
02
新闻评论的要素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