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各年龄阶段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各年龄阶段
9、加强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会 同教育有关部门做好婴幼儿早教工作。
儿童各年龄分期
1、胎儿期:自受孕(卵子与精子结合)至胎 儿娩出。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开始至生 后不满28天。
3、婴儿期:指出生不满1岁的小儿。 4、幼儿期:满1岁到不满3岁。 5、学龄前期:3周岁到入学前的阶段 6、学龄期:入小学开始到青春发育前。 7、青春期:女孩约从12-18岁,男孩从13-20
2、环境因素:决定于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营养的影响:在各种外界因素中,营养对生长 发育的影响最重要,年龄越小影响越显著。
疾病的影响:任何引起小儿生理功能紊乱的急 慢性疾病都会阻碍小儿正常的体格发育。
母亲的影响:孕期疾病对胎儿的影响、母亲哺 乳期的营养、情绪。
生活环境的影响:新鲜的空气、合适的温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均能促使小儿体格生长发育。
(三)、体格生长发育常用的指标:
体重、身高、头围、胸围
体重:是身体各部重量的总和,是衡量 小儿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小儿 营养状况最易获得的最灵敏的指标。小 儿正常出生体重为2500-4000克,小儿出 生头三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可达出生 时的一倍,平均每月增加1千克,以后体 重增加逐渐减慢,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 700-800克,后半年增长减少,平均每月 增长250克,第二年全年增加2.5千克
围在短期内增长过快,要考虑脑积水等疾病。
囟门的大小与骨缝闭合的情况也可衡量 颅骨的发育。前囟为额骨与顶骨之间形 成的菱形 隙,出生时约1.5-2.0厘米,11.5岁闭合;后囟是顶骨和枕骨间形成的 三角间隙,出生时很小,一般6-8周闭合。 骨缝在出生时稍分开,3-4个月闭合。囟 门早闭常见于头小畸形,晚闭多见于佝 偻病、脑积水或克丁病。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各年龄阶段保健
绪论
一、 儿童保健学定义:是临床医学中儿科学的 分支,也是预防医学的分支。儿童保健兼有临 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特色。儿童保健学主要研 究儿童各年龄期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 素,依据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 则,通过对儿童群体和个体采取有效的干预措 施,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减少发病率,降低 死亡率,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 应能力,保障儿童权利为目标。儿童保健学涉 及儿童的发育与行为,营养,健康和疾病综合 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
简单计算公式:出生1-6个月婴儿体重 (g)=出生体重+月龄×700g
出生7-12个月婴儿体重(g)=6000+月 龄×250g
1-10岁小儿体重(kg)=实足年龄×2+7 (或8)
身高(身长):3岁以上小儿站着测量为身 高;3岁以下小儿躺着测量为身长;均代表小 儿头部、脊柱及下肢总长。一般小儿出生身长 平均为50厘米,在第一年增长最快,前半年每 月 增 长 2.5 厘 米 , 后 半 年 平 均 每 月 长 1-1.5厘 米,第一年长25厘米,一岁时身长达75厘米, 1岁后身长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两岁以后更 慢,平均每年增长6-7厘米。
1-10 岁 平 均 身 高 估 算 公 式 ( 厘 米 ) = 年 龄 ×7+70
青春发育期身高与遗传密切相关。
头围: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
头一周的长度,它的大小与颅骨和脑的发育有
关。因胎儿脑的发育在全身处于领先地位,故
小儿出生时头相对较大而面相对小。新生儿头 围为34厘米,出生后头半年增长最快,约9-10 厘米,后半年增加3厘米,1岁时平均为46厘 米,第二年仅增长2厘米,平均为48厘米,以 后头的增长较躯干和四肢的增长逐渐减慢,5 岁时头围为50厘米,15岁时约为53-54厘米接 近成人。若头围过小,要考虑头小畸形,如头
4、胸围:是指围绕乳头下缘及肩胛下角下缘 一周的长度,代表胸廓与肺的发育。小儿出生 时头围大于胸围1-2厘米,一般1岁后胸围赶上 头围,称头、胸围交叉,其后胸围发育较快, 在1岁至青春期前,胸围—头围=周岁数—1。 头围、胸围交叉时间与儿童的营养状况密切相 关,营养状况好者,头、胸围交叉时间提前, 营养状况差者,因肌肉与脂肪的发育差,胸围 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
岁。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
(一)、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规律
1、头尾规律:即头部领先生长,其次为 躯干,最后为四肢。
2、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有阶 段性。小儿体重、身高在婴儿头三个月 发育最快,以后逐渐减慢,2岁至青春前 期较稳定,,到青春前期又开始加速, 至成年发育停止。
3、各个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 头2年最快;淋巴系统发育在儿童时期发育及 其迅速,于青春前期达顶峰,以后减慢;生殖 系统至青春期才迅速发育至成人水平。
儿童保健工作对象:0-14岁儿童。重点 为7岁以下儿童
儿童保健工作内容:
1、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不 断提高儿童体格生长、智能发育和社会适应能 力。
2、研究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提高儿 童的营养水平。
3、研究儿童心理发育规律,识别儿童发育和 行为的偏离与异常。
4、研究各种儿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预防 接种、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健康促进与健康教 育。
5、研究儿童各种疾病康复的可能性和具体方 法,尽可能地帮助这些儿童提高他们地生活质 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
6、加强小儿四病的防治研究,降低常见病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
7、充分发挥三级预防保健网的作用,对婴幼 儿实行系统保健管理。
8、进行健康教育,大力推广科学育儿,普及 常见病的防治和其他儿童保健知识。
4、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小儿的生长发育由 于受遗传、环境、营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可产生相当范围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随年龄 增加,越来越明显,至青春发育期差异最大。
(二)、影响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重 要因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其 表现在家族、种族方面。儿童的身高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其身高与父母 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为0.75,即人体 的高度75%取决于遗传因素,只有25% 取决于营养、锻炼等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