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


体温测量
部位 腋温 口温 肛温
正常体温
平均体温 36.5℃ 37.0℃ 37.5℃
正常范围 36.0~37.0℃ 36.3~37.2℃ 36.5~37.7℃
1.体温计种类及构造 (1)水银体温计 (2)电子体温计 (3)可弃式体温计 (4)感温胶片 (5)其他 远红外测温
仪、报警体温计
• 2.体温计的消毒(水银体温计) • 1)体温计及体温计盒应每周集中清洁消毒,遇
血压的测量
各年龄段的平均血压
年龄 1个月 1岁 6岁 10~13岁 14~17岁
血压() 84/54 95/65 105/65 110/65 120/70
儿童血压的计算公式:收缩压=(年龄×2)+80() 舒张压=2/3收缩压() 17.5 10.133
血压的测量
测量血压的步骤: (一)评估
1.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的汞柱有无破损,是否保持在“0” 处,橡胶管和输气球是否漏气,检查水银是否充足,水银 柱有无自行下落,有无气泡。 2.核对姓名、床号 3.要求患者安静休息5-10,若剧烈活动,情绪紧张等需让其 安静休息30分钟再测量 4.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测量血压的目的和过程,以及需要患 者配合的地方。
致死温度:23~25℃
体温过高 低热:37.5~37.9℃ 中等热:38.0~38.9℃ 高热:39.0~40.9℃ 超高热:41℃及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热约为40.6~41.4℃ 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 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常导致休克入严重并发症。
脉搏及呼吸测量
• 测量腋温
• ⑴擦干汗液,放于腋 窝处。
• ⑵紧贴皮肤,曲臂过 胸,加紧。
• ⑶测量时间:5~10分 钟。
• 测量肛温
• ⑴卧位:侧卧、俯卧、 屈膝仰卧位。
• ⑵润滑肛表水银端, 插入肛门3~4。
• ⑶测量时间:3分钟。
体温测量注意事项
⑴测温前后,清点数量,并检查有无破损。 ⑵ 测温前如有运动、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坐浴、
血压的测量
(二)操作步骤: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心脏、血压计应在同一水平,
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间,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卷 衣袖露出一侧上臂,必要时脱袖,以免袖口太紧而影响血 压的测量值。伸直肘部,手掌向上。 2.放平血压计,开启开关,将袖带的气袋中部对着肘窝平整 地缠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度以插入1 指为宜。袖带宽度一般为上臂的1/2~2/3,新生儿适用 宽度为2.5~4,婴幼儿6~8,学龄前期9~10,学龄儿可 用13。
各年龄段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
年龄
呼吸
脉搏
呼吸:脉搏
新生儿 40~45
120~14010~130 1:3~1:4
1~3岁 25~30
100~120 1:3~1:4
4~7岁 20~25
80~100 1:4
8~14岁 18~20
70~90
1:4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4次/分。
有污染应随时消毒;传染病人应设专用体温计并 单独进行清洁消毒。 • 2)清洗消毒流程 • 体温计每次用后用肥皂水清洗污渍→清水冲洗 →浸泡于75%的酒精中30分钟→清水冲净、擦干, 置于清洁容器中备用。 • 3)传染病及特殊感染患者用后体温计应先消毒, 浸泡于500/L含氯消毒液(第一液)5分钟→取出 放入500/L含氯消毒液(第二液)30分钟→清洗 擦干→浸泡于75酒精中消毒备用。 • 4)酒精及消毒液每日更换。
(一)脉搏的测量部位 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
脉,如桡动脉、颈动 脉、股动脉等。临床 常用桡动脉.
脉搏的测量 1.仰卧位时使患者近侧 手臂放于舒适位置 2.腕部伸展、手掌向下 3.将食指、中指、无名 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的 表面 4.一般病人测30秒,将 测得的脉率乘以2 5.若5岁以内小儿须用听 诊器听心尖搏动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 及体格生长发育
心脏外科
生命体征
1
体温
2
脉搏与呼吸
3
血压
测量生命体征的目的
•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 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 状况的指标,合称为生命体征。生命体征能反 映身心的微小变异,通过观察生命体征可以了 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为预防、诊断、 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最 常收集的、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资料,具有 重要的临床意义。
(5)为婴幼儿、危重病人、躁动者测量时应有专人守护, 以防发生意外。
(6)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符时,应在床旁重新监测,必要时 做肛温和口温对照复查。
⑺ 甩体温计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它物,以防撞碎;切忌 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以防爆裂。
体温过低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灌肠等,应休息30后在测量相应部位的体温。 ⑶ 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鼻腔手术或疾患、呼吸困
难者,禁用口腔测温;直肠或肛门疾患及手术、腹泻、心 肌梗死病人不宜测肛温,腋下有创伤、手术或炎症,腋下 出汗较多,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
(4)测口温时,嘱病人勿用牙咬体温计,如不慎咬碎体温 计而吞下汞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随后口服蛋 清或牛奶,使蛋白及汞结合,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者 可进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 如韭菜 ),促进汞的排泄。
体温计的校对方法 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 以下,于同
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 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 检查,凡误差 0.2℃以上、水银柱自动下降玻璃 管有裂缝的不能再使用,合格的体温计擦干后放 入清洁容器内备用。
• 测量口温
• ⑴口表水银端放于 舌下热窝。
• ⑵闭紧口鼻,用鼻 呼吸。
• ⑶测量时间:3分钟。
(6)如发现脉搏短绌, 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 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 率,计数1.记录方式为 心率/脉率。
呼吸的测量 1.将测量脉搏的手仍按在患
者手腕上。 2.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
一呼一吸为一次 3.计数半分钟,将测得的呼
吸次数乘以2,呼吸不规 则的婴儿要数一分钟 4.危重患儿可将棉花少许置 于小儿鼻孔边缘,观察棉 花纤维的摆动次数,计数 1分钟准确测量结果。
测量脉搏及呼吸注意事项
• 测脉搏时病人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1530分钟再测;
•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博动易及病 人脉博相混淆;指压不能过大过小,大小适 中;
• 异常脉搏、危重患者需测1分钟; • 脉博短绌者须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
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开始”、 “停止”的口令,计数1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