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与朱元思书作品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ing)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天空中),江面上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与远山都显现着同样的颜色。
(我乘船)随水流漂浮游荡,任凭船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奇峭的山与奇异的水,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水都呈碧绿洁白之色,千丈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江底游动的鱼儿与细沙碎石,一直瞧下去,可以瞧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洁白的急流比箭还快,迅猛的大浪像飞奔的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树木,使人瞧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借着山势,争着向上,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与远处伸展。
(群山)都在互相竞争高低,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清越的泉声。
美丽的百鸟相向与鸣,鸣声嘤嘤,与谐动听。
蝉儿长时间地叫个不停,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那些像老鹰飞到天上一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瞧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瞧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就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先生不知道就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她的姓与字。
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先生闲适安静且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富贵。
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爱好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
亲戚朋友知道她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她;去喝酒就喝个尽兴,期望一定喝醉。
(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与喝水用的瓢里常常就是空空如也,但她依然安然自若。
经常以写文章来自我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向。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有人称赞道: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就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快乐。
她大概就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也或就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就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世界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伯乐不就是经常有。
因而即使有了千里马,也只就是屈辱地被埋没在平凡马夫的手里,与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的名声让世人了解。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以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因吃不饱,而力不足,才能与优点不能显现出来,即使想要它与一般马一样,也不可能达到,哪里还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用驾驭千里马的正确方法来驾驭它,没有按照千里马的食量来喂饱它从而发挥它的才能,不能明白它鸣叫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不?大概就是不识千里马吧!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就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guān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jìng)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与(hé)。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pī)绮(q 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喜爱读书学习。
但就是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瞧,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
(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
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与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
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德高望重,(向她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她的屋子,(她)没有稍微把话说得柔与一点,也没有把脸色放温与一些。
我站在她身旁恭敬的等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会遇到前辈的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反驳一句话;等到她高兴时,就再次去请教她。
所以我虽然很愚笨,但最终还就是能获得一些学识与见闻。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深的山坳与巨大的峡谷中。
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
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婢女用热水(为我)洗濯,用被子(将我)裹起来,很久才暖与起来。
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像鱼、肥肉这样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享用。
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与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她们之间,却毫无羡慕的意思,(那就是)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我求学的勤劳与艰苦大概就就是像这个样子。
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 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yī)。
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就是高兴。
于就是砍倒竹子,开出一条小路,往下走瞧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潭)用整块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愣在那里)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窜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犹如在同游人相互逗乐。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流两岸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坐在潭边,四面有竹子树木环绕合抱着,寂静空虚地没有其她人,(那幽深悲凉的氛围)令人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的使人感到忧伤,也幽深极了。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就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便离开了。
同我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我带着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与,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岳阳楼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与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