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发展经济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发展经济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发展经济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1:[论述题]简答题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的基本内容.3、佩鲁发展极理论的主要内容.4、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5、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有哪些?6、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参考答案: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 即社会财富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指随着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的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维持、技术的进步和体制的变革, 即社会经济状况的多方面改善。

显然,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仅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尽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而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增长为基础,没有经济增长, 不可能有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问题,首先或者核心是一个经济增长问题。

通常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表明的是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意味着一个国家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经济发展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不仅强调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而且更为强调随着产出增长和生产加速而出现的生产、就业、消费等结构上的变化和体系、分配上的变革。

2、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的基本内容?刘易斯在他的著名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建立了一个二元经济的"古典”模型。

刘易斯认为,在二元经济体系中,并存在两大经济部门。

一个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的仅够维持生计的部门,包括农业、小型商业和某些服务业;另一个是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部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和种植园。

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甚至是负数,因此,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要高于生计部门,他假定,资本主义现代部门以现行工资率增雇工人时,愿意就业的人多于需求的数量,生计部门由于劳动力转移而减少的数量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所填补。

因此,在传统的维持生计的部门中。

在生计工资条件下劳动的供给超过了对它的需求,因而劳动供给是无限的。

这种供给无限的劳动力大部分来自农业中的隐蔽失业者、小商小贩和妇女参加劳动。

现代部门为了吸引仅够维持生计的部门中的劳动力。

其工资水平一般要比后者高30%。

?刘易斯认为,在他的劳动无限供给的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剩余,即通过利润的再投资来增加新的资本和吸收更多的非资本主部门的劳动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如此反复进行,不但资本主义现代部门不断扩大,而且利润、储蓄和资本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直到多余劳动力吸收完毕,其实工资相应上涨时为止。

在刘易斯的经济发展模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的持续,通过两种在时空上并存的形式而最终实现的。

一种型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即社会劳动力从传统的自给农业部门流向现代资本主义工业部门;另一种形式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地域转移,因为传统的、自给性的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在农村,而先进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主要在城市。

因此,农村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过程,从地域上讲,就是农村劳动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3、简述佩鲁发展极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发展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索瓦.佩鲁提出的。

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

他通过对实际经济活动的观察,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佩鲁的发展概念是一个纯经济概念,与地区空间系统无关的概念。

他也使用"经济空间”,但他把经济空间定义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他认为,在经济空间中,经济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均等的相互影响,一些经济元素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元素。

经济空间并不是均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中。

在经济空间中,存在着类似"磁极”作用的现象,一些经济元素对另一些经济元素施加不可逆的或部分不可逆的影响,就是支配关系,他称之为支配效应。

?4(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在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开创新的视野与新的方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1)针对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把技术进步当作外生因素的缺陷,新增长理论把经济增长源泉的内生化,提出对持续经济增长有决定意义的是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

(2)针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源泉不仅自身能够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物质资本和劳动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3)提示了技术进步与投资相互促进的机制。

5(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有哪些?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随着教育职能的逐步演变,现代教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

它的作用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观念的最主要手段。

道德价值观念是劳动者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

所谓道德价值观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标准;二是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三是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四是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 第二,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可以把非熟练劳动力培训为熟练劳动力;二是教育可以改变劳动者的能力形态。

第三,教育特别是现代学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造力的关键。

第四,教育对劳动者健康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6( 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市场经济制度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市场又不是万能的。

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所谓? "市场失灵”问题和经济的外部性问题,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得到完全的解决,必须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应当是:(1)政府应当在教育和技术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上发挥主导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当在提供交通、运输、通讯、电力和水利建设等工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发展中国家政府还应当承担起支持风险性投资的任务。

(4)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还必须在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方面发挥作用。

1:[单选题]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是( )A:传统社会阶段B:起飞阶段C:.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参考答案:B2:[单选题]论证和说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重要作用的理论是( ) A:哈罗德—多马模型B: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C:古典增长模型D:新经济增长模型参考答案:D3:[单选题]1.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是( )A: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C:C(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D:实际经济增长率参考答案:C4:[单选题]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在经济发展中通常发挥着三种职能,即( ) A:为政府、基础教育和传染病防治提供必要的资金B:供给公共产品、扩大总需求和缩小贫富差距C: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D:为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平衡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提供必要的资金参考答案:C5:[单选题]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了"两缺口分析”模型,他们所说的"两缺口”是指( )A:资金缺口和人才缺口B:资金缺口和技术缺口C: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D: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参考答案:D6:[单选题]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三个方面协调统一发展,这三个方面是( )A:政治、经济和文化B:经济、社会和环境C:经济、文化和环境D:经济、社会和文化参考答案:B7:[单选题]东亚工业化模式是指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及其运行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 ) A:实行了平衡增长的发展战略B:实行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C:实行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D:实行了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化发展战略参考答案:C8:[单选题]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C:不采取国家干预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参考答案:B9:[单选题]1953年纳克斯提出来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属于(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B: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C: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D:不平衡增长理论参考答案:B10:[单选题]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

这是因为(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B:传统农民懒惰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参考答案:D11:[单选题]下列有关霍夫曼系数与工业化程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霍夫曼系数越大,工业化程度越高B:霍夫曼系数越大,工业化程度越低C:霍夫曼系数越小,工业化程度越低D:霍夫曼系数越大,表明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大参考答案:A12:[单选题]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B: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C: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高D: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参考答案:B13:[单选题]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有经济特点,这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 ) A:在联系的表现B:基本相同之处C:重要区别D:毫不相干的论述参考答案:C14:[单选题]提出把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的经济学家是( )A:.配第B:赫尔希曼C:罗斯托D:.刘易斯参考答案:C15:[单选题]根据索罗的新古典增长方程,在人口持续增长而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要保持人均收入不变,就必须保证( )A:人口与资本同步增长B:人口的增长率是资本增长率的两倍C:人口的增长率小于资本的增长率D:人口的增长率大于资本的增长率参考答案:A16:[单选题]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B:非洲C:拉丁美洲D:亚、非、拉三大洲参考答案:D1:[论述题]论述题1.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和核心思想 .2.试述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创建国家新体系中的政策选择。

参考答案:1、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和核心思想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表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危害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