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的问题中国邮政EMSEMS拥有首屈一指的航空和陆路运输网络。
EMS具有高效发达的邮件处理中心。
EMS还具备领先的信息处理能力。
EMS一贯秉承“全心、全速、全球”的核心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快捷、可靠的门到门速递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和社会的多层次需求。
EMS的优点:(1)交通网强大,拥有首屈一指的航空和陆路运输网络;(2)网络覆盖广,全国2000多个自营网点;(3) EMS速度快,次晨达,次日达;(4) EMS货物丢失损坏率低,安全性高;(5)全年营业时间长;(6)邮件处理能力强;(7)先进的信息技术EMS的缺点(1)价格缺乏弹性;(2) EMS网站查询质量不高;(3)代签收邮件现象常有发生。
中国EMS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多人把中国 EMS在九十年代市场份额逐步缩小、业务增长速度放慢的原归结于外资的进入,但实际上,多年来垄断经营造成的体制上的弊端以及于制所导致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的落后,才是使其竞争力衰弱的根本原因。
1.政企不分、责权利失衡、体制不顺2.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落后3.缺少市场观念,服务意识淡薄现状国际现状:联邦快递、TNT、UPS、DHL四大国际快递巨头纷纷抢滩国内国际快递业务,面对国内民营国际快递公司在国内快递业务的强劲竞争力,国际快递巨头在布局国内快递业务上下了很大的血本。
施,但在现有的体制下,效果并不明显。
中国快递行业现状中国快递行业目前处于国内快递行业和国际快递巨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相对国际快递巨头,中国民营快递公司处于比较弱势,中国国内快递企业多争夺于底端市场。
中国快递业务发展程度还很低,现在得快递业务量还不到GDP的0.3%,与发达国家达到GDP的1%左右相比差距很大。
中国快递业务与发达国家的差异达瓦:中国快递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中新网7月16日电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达瓦16日在国家邮政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快递业务发展程度还很低,现在得快递业务量还不到GDP的0.3%,与发达国家达到GDP的1%左右相比差距很大。
措施在8月11日,国家邮政局出台了《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旨在治理快件丢失、调包、暴力分拣、服务态度差等快递行业广为诟病的顽疾,内容覆盖了快递的收寄、分拣、运输、投递四个主要环节。
这也是国家邮政局首次针对快递业务操作出台文件性指导规范,其中明确了验收和签收的先后次序:“收派员将快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当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
快件外包装完好,由收件人签字确认。
如果外包装出现明显破损等异常情况的,收派员应当告知收件人先验收内件再签收”。
可以说,先验收还是先签收终于有了明确说法。
但法律界人士提醒,快递“新国标”中对收货问题也提到,“快递企业与寄件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这就说明,对于部分特殊物品、特别是贵重物品的收货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消费者也应当多留一个心眼,提前进行风险预防。
国际快递发展的措施总之,未来中国速递业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无论怎样,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邮政依靠政府保护、规范市场的行为将不复存在,它必须和其他企业一样都要在 WTO 的框架下进行公平竞争。
因此,中国邮政必须加快自身改革,焕发出自身的活力,真正地面向市场,进行自主经营。
其次,要彻底转变经营观念,打破传统的“坐商”思想,要有自己的经营战略,要重点发展大城市和业务密集地区的速递业务;同时,要加大投资,提高速递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优化网络、加快传递速度,依靠技术进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对快件监控管理和查询的能力。
最后,还要加强对外合作,联合一切力量开拓我们的发展空间。
我们也应当走出国门,敢于与大的跨国公司合作,建立广泛的战略伙伴关系。
上万快递企业接到并购令日前,国家邮政局审议发布《关于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称将积极争取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促使5年内,培育出一批年收入超百亿、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
“十二五”时期,即2015年前,通过兼并重组,快递产业集中度会明显提高。
事实上,早在《意见》出台前,国内快递业整合已开始走上快车道。
去年,星辰急便成功获得来自阿里巴巴的投资,民营快递公司天天快递正式纳入海航集团旗下,百世物流收购业内排名第六的汇通快递……还有更多的快递企业正在和包括IDG、联想、复星、鼎晖、华平、新天域等投资机构洽谈,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快递并购案浮出水面。
价格战恶化,重组势在必行近年来,快递服务规模迅速扩大,去年全国规模以上的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共完成23.4亿件,同比增长25.9%。
快递业务收入占行业总收入比重高达45%,服务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
但“快递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分散,产业集中度低,运营和管理能力滞后,价格战、延误丢件频发等情况引发国家关注。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主持召开第99次局长办公会时表示,推动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最终目的,是要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快递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记者了解获悉,我国目前快递企业有上万家,在国家邮政局拿到从事快递业许可证的也有8000多家,但规模上百亿的企业目前只有邮政E M S 和顺丰两家,位于第二阵营的“三通一达”规模普遍在10亿元,众多第三、第四阵营小企业则在亿元以下。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基本集中在业务量近60%、但收入占比不到50%的国内异地业务这个中低端市场。
国家邮政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快递业务平均单价为24 .6元,比上年末降低1.2元。
其中异地快递业务平均单价为18.8元,比上年末降低1.4元。
价格战进一步恶化。
“中国快递业的重组已势在必行”,徐勇表示。
电商或加入并购整合潮《意见》中提出,国家促进快递业兼并重组的重点有六种,分别是鼓励不同类型快递企业的兼并重组;鼓励特许经营型快递企业的兼并重组;鼓励快递关联产业的兼并重组;鼓励快递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鼓励不同所有制快递企业的兼并重组,以及鼓励优势快递企业跨国兼并重组。
“横向的关联产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去年已经开始”,徐勇表示。
记者了解获悉,去年3月29日,阿里巴巴正式和星晨急便快递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前者为后者注资3000万元,获取一部分股份,在电子商务配送方面展开合作。
去年5月,海航集团旗下的海航北方物流(控股)有限公司与天天快递创办者詹氏兄弟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合资的方式重组天天快递。
在新的合资公司“海航天天快递”中,海航集团控股60%,詹氏兄弟持股40%。
不过最引人关注的还是马云联合郭台铭投资百世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业内排名第六的汇通快递70%股权。
此外,近年来兴起的网络购物市场,为快递业提供了新的投资动力。
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带动的包裹量超过5亿件,占快递业全年业务量的1/3左右。
而C N N IC发布的《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称,2009年上半年全国网络购物消费金额总计1195.2亿元,部分电子商务企业涉足快递业。
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透露,2011年,京东商城将继续加大物流投资,同时开工建设7个一级物流中心和25个二级物流中心。
近期获得的第3轮15亿美元融资,也将几乎全部投入物流和技术研发的建设项目中,未来3年将投资50亿-60亿元进行物流建设。
“包括京东、当当、凡客等在内的自建配送的电子商务企业也有可能成为中国快递业兼并重组的一支力量。
”徐勇表示。
横向收购后问题重重不过徐勇认为,中国快递业的横向并购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就目前来看,并购与被并购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并没有表现出来,无论是海航,还是百世,在并购后,对加盟商如何改造,发展思路以及经营架构上如何推动策略发展,显然都还没进入可操作层面。
”徐勇表示,他个人认为,这说明横向关联企业对进入快递业认识不足。
快递业要面临三大方面的挑战,首先是资金投入,这将影响到后续很多因素;其次是人才,尤其是对快递业职业经理人的培养;最后是建立怎样的新商业模式。
资金、人才、技术商业模式中,最核心的还是资金。
“那种挤牙膏式的投资模式不适用于快递企业,也很难产生影响。
因此盲目冲动大于理智的兼并重组不会成功。
”记者了解获悉,近日国际快递巨头D H L宣布淡出国内快递业务。
据悉,该公司将于7月底前将其持有的中外运全一快递的100%股份,以1亿元贱卖给深圳友和道通实业有限公司,而2009年D H L当时的收购价格是3亿元。
中信建投物流行业分析师认为,其退出的原因恰恰在于中国快递业的低价竞争与铺设网络的高成本与投资者预期有很大误差。
纵向收购缺乏融资渠道但“最困难的还是中国快递业的纵向并购”,徐勇认为。
记者最新获悉,中国邮政速递已经开始进入IPO程序。
一旦成功上市,将成为我国首家快递类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中国物流业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港口、码头、海运、信息化等领域,快递行业还没有真正的上市公司。
“直营企业一般上市的机会较大,但中国快递企业拥有直营网络的并不多。
”广州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总表示,根据邮政总局统计,截至2010年底,快递独立分拣中心达到2176个,营业网点达到6.4万处,比上年末增长84%。
但其中大部分网点是属于非直营的特许加盟网点,“他们以成本为导向,利益多元化,如果行业内新涌入的竞争者不会对他们造成大的冲击,还有生存空间,他们一般无法转变成快递业职业经理人,这种基因是无法改变的。
”而拥有直营网络的几家快递企业,天津大田之前被联邦快递收购了,D D S倒闭了,顺丰、宅急送等有实力上市的中国快递企业屈指可数。
“没有融资渠道,就意味着没有资金支持兼并收购。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