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重点
第三节
一、中国婚姻与家庭的传统 (一)传统婚姻家庭的特点
中国的婚姻与家庭
1、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
2、采取包办的方式缔结婚姻。
3、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经济利益。 4、推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权力原则。 5、婚姻家庭的建立必须遵守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二、社会主义中国的婚姻与家庭 (一)婚姻家庭的革命性变迁 (略) (二)我国家庭功能的变化 1、生物功能的变化
第五章
第一节
一、人类群体的形成与特征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群体及其类型
1、社会群体的涵义 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所谓社会群体是指人们相互交往形成的,由两种相互关
2、社会群体形成的原因
第一,在个人层次上,社会群体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性。
第二,在群体的层次上,社会群体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 (二)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
第三,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第四,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 第五,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放在首位。
第六,初级社会群体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
四、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及功能 要使初级社会群体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保持较小的规模
2、进行直接地面对面地互动
(一)经济功能
家庭的经济功能包Βιβλιοθήκη 家庭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
(二)生物功能 家庭的生物功能包括性生活的满足与生殖两个方面。 (三)抚育和赡养的功能 抚育是对子女生活的供养和通过社会化对他们的教育。 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 (四)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家庭是个人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家庭娱乐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 意义 家庭所具有的功能并不是固定不便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功能也会发生 一定的变化。
(一)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上的、成员之间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 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二)家庭的起源与发展 P127-129 (略) 二、家庭的类型
(一)家庭类型的划分 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方式与关系模式。依照不同标准可以把家庭分成 不同的类型 (二)家庭结构类型 家庭结构类型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 关系。 从家庭结构的角度着眼,通常把家庭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核心家庭 2、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 4、其他家庭 (三)家庭结构的变迁 P130-131 三、家庭的社会功能 所谓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具体地 讲家庭具有以下几种主要功能:
1、社会群体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
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3、群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与行动能力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P120
三、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所谓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 体。又被称为初级群体或首属群体。这种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 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我国的社会学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主要 是指家庭和相邻家庭组成的地域性群体——邻里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以家庭、邻居为代表的初级社会群体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第二,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
3、保持相对持久的互动关系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1、初级社会群体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2、初级社会群体能够满足人们所方面的需要。 3、初级社会群体是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4、初级社会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
第二节
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体三种主要形式。 一、家庭的起源与发展
生育观念从重数量向重质量方面变化
2、经济功能的变化 3、抚养教育子女功能的变化
4、赡养功能的变化
(三)社会主义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 1、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
2、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
3、独生子女问题。
4、老人赡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