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注意汇总
胡青 huqing@
1
总
内容提要
论
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
反应选择与知觉选择 中枢能量与两种加工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 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
感
注
觉
意
输 入
信 息
一种解释原因是由于神经机制上的限制导致通 道容量的不足,加以认知能力方面的局限性,从而 形成注意的选择性。
3
一、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
20
21
I
B
M
L
o
t
u
s
S
o
f
t
w
a
r
e |
可利用心
M 理资源
o
b
i
l
i
t
y
刺激输入
分配给任务1 分配给任务2 可能选择的活动
实际反应
(a)
刺激输入
可利用心 理资源
通道1
通道2
可能选择的活动
可能选择的活动
实际反应
(b)
22
实验证据
Johnson和Heinz(1979):非靶子词的回忆数量在低感觉可辨 度下的多于高感觉可辨度下的。因为低感觉可辨度下需要 更深的加工,占用更多的资源。p63
16
两类注意模型的比较
• 根本不同在于两者认为注意发生的位置不同。 知觉选择模型认为注意发生在觉察阶段与识别 阶段之间,反应选择模型则认为注意发生在识 别与复述阶段之间。
17
Treisman和Geffen的实验 信号觉察轮的分析都倾向于验证知觉选择模型
目前,对于这两类模型,心理学界还没有充分依 据来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然而,从研究方法 和研究的具体问题而言,这两类模型似乎还不至 于像双方所想象的那么对立。
• 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即过滤器 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 应。
• 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
14
I
B
M
L
o
t
u
s
S
o
f
t
w
a
r
e
|
M o
Deutsch
b&
输
i l
Deutsch, 入
i
t Norman
y
感觉登记
知觉加工
选择性过滤
短时记忆
反 应
图3 注意的瓶颈理论的修订:后期过滤机制
18
第三节 中枢能量理论
一、双作业操作
边开车边打电话 左手画方右手画圆 注意模型中的双听实验
19
二、中枢能量及其分配
中枢能量有限:注意模型的出发点,并未说明 注意机制,没有成为解释原则。 卡尼曼的能量分配模型: 决定注意的关键是资源分配方案。 Norman和Borow资源限制和材料限制理论。
猫、大的、白天、苹果 、朋友、每一选择
三明治和棕色巧克力
注意耳
非注意耳
8
二、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
• Treisman(1960,196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对过 滤器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衰减模型( attenuation model)。Treisman认为,高级分析 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不过 ,这种过滤器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 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 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 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其中一些信息仍然可得 到高级加工。
Johnson和Wilson的实验 在分配性注意下,适宜的非靶子词有利于靶子词的觉察,
被试能很好的再现追随耳的项目 觉察非追随耳的物理特征,鸡尾酒会效应
7
I
B
M
L
o t u
对该模型的质疑p55
s
S
o
f t
材料的意义性
w
a
r e
有多条通道通向高级分析
|
M
o
b i
在一只野炊用的篮子里,她装了花
l
生酱三明治和棕色巧克力……
i
t
y
在一只野炊用的篮子 里,她装了花生酱
书、树叶、盖子、样品 、总是……
4
• 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是英国心理学家 Broadbent(1958)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 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
5
实验证据
Broadbent 双听技术 p54 Cherry追随程序双听(Shadowing Procedure)
6
追随程序
所谓追随耳实验,其实就是要求被试在双耳分 听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 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耳朵的信息。这两个耳朵 被分别称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之间。为此,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于将这两个 模型合并,称之为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衰减模型 ,并将之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过滤器模型强调单通道和全或无的工作方式,而衰减模型 通过引用阈限的概念强调初级分析的通道选择和信号衰减 作用。
12
I
B
M
L
o
t
u
s
S
o
f
t
9
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
10
为了解释受到衰减的非追随耳的信息如何得到 高级分析而被识别,Treisman将阈限概念引入 高级分析水平。
一般说来,影响记忆中各个项目的阈限的因素 有个性倾向、项目意义、熟悉程度等长期因素 ,还有上下文、指示语等情境因素。
11
对两个模型的分析
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 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
w
a
r e
Broadbent
输 入
|
M
o
b
i
l
i
t
y
Treisman
输 入
感觉登记 感觉登记
选择性过滤 知觉加工
衰减控制
知觉加工
有限容量
短时记忆
反 应
短时记忆
反 应
注意的瓶颈理论:早期的过滤机制
13
第二节 反应选择模型(response selection model)
• 基本假定: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 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别。
15
实验证据
Hardwick(1969):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 实验结果: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59%~68%。 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p58
Shiffrin等(1974):白噪音的背景上识别特定的辅音。 实验条件分为两种:一用双耳听,不确定辅音出现在哪个 耳朵;二是只用单耳听,确定辅音出现在哪个耳朵。 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对特定的辅音的识别率没 有显著差异。
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 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瓶 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 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 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信 息则不让通过。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择功能。因 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因为这种过 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 一条,因而,We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