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立足国情强国富民第三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认识到经过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更加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2.过程和方法:通过调查、比较研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取得的一些成就和我们还存在的一些不足,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的信心;了解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课前准备1.查找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变化的文字资料和录像资料。
2.查找抗震救灾和举办奥运会中发生的不怕艰难困苦的感人故事。
3.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8月8日至22日我国成功地举办了29届奥运会,请问有多少同学亲自光临了比赛现场?有多少同学坐在家里,开着空调,很舒服地看了奥运会?【学生活动】回答(略)(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大家都经历的一件事,重新勾起美好的记忆,同时导入新课)师: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逐渐进入了一种“不愁温饱、较为宽裕的生活状态”。
这种小康状态正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自己所追求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社会状态,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较为宽裕,也包含社会的平等有序。
历史上的“小康”是什么状态?【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5“知识窗”。
师:我们的小康社会与历史上的“小康”理想有一定的区别,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给“小康”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人均达到800美元。
”这个目标有没有实现?【学生活动】回答(略)师:请阅读P37“知识窗”的“小康”基本标准。
【媒体演示】2000年国民经济的相关数据。
(附1)按照这个标准,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
【媒体演示】2007年国民经济的相关数据。
(附2)【媒体演示】1 我们已进入小康社会。
(板书)这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历史性的进步,也是中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师:虽然这些数据很令人鼓舞,但大家知道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大家看几个数据:【媒体演示】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2466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居世界第四位。
200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国人均2010美元(第105),日本36,486美元(第10),美国42,076美元(第4位)。
2006年人均国民收入:1740美元(109),卢森堡43,940美元(第1),挪威43,350(第2),瑞士39,880(第3),美国37,610(第4)所以说我们现在的小康还只是:【媒体演示】(1)低水平的小康——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板书)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无记名的小调查:你家一年的总收入:你家一年的人均收入:你家一年用于食物的支出:你家一年用于教育的支出:你家一年旅游及其他休闲娱乐支出:……(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调查了解学生家里的消费结构,家境好与不好的同学也许会出现差别,这还可以说明我们现在小康不平衡。
)【媒体演示】“恩格尔系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59%以上贫困50~59%温饱40~50%小康30~40%富裕师:根据以上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
尽管恩格尔系数持续平稳下降,但跟西方富裕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八十年代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九十年代平均为24.12%。
我国人民特别是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高,主要是我们用于住房、教育、医疗的费用偏高。
大家知道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最怕的两件事是什么?【学生活动】讨论(略)师:据我的了解,一件是家里人生病,还有一件是家里的小孩子考上大学。
我国目前农村医保制度还不健全。
2005年我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3.96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4.7%,已接近农村人口一半。
(按照卫生部部长高强给出的时间表,到2010年,中国农村将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约7亿人。
为此,国家每年将补助资金达300亿元,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大学费用太高,很多农村家庭无力承担。
以上一些现象说明我们的小康处在什么阶段?【学生活动】回答(略)【媒体演示】(2)不全面: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板书)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片断:【媒体播放】《变形记》片断(长沙孩子魏程与青海孩子高占喜互换身份的故事)(设计意图:这个片断拍得非常好,从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等方面说明不同地区及城乡之间的区别,能让学生产生一些震撼。
这里也可以让同学交流自己从不同途径了解到的一些地区之间、城建之间的差别。
)师:看了这个片断,大家有些什么感触?【学生活动】回答(略)【媒体演示】国家统计局《2006年各项数据资料》(附3)师:归纳,从录像片断和一些统计数据,我们认为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什么水平的小康?【学生活动】讨论(略)【媒体演示】(3)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板书)师:所以,二十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还要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建设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中国政府和人民已经有了:【媒体演示】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
(板书)这幅美好的蓝图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目标和内容?【学生活动】阅读P35页的图表“全面小康社会是啥样”。
(设计意图:在已了解“小康”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再回头去看“全面小康社会是啥样”,让学生的认识有一个提高)【媒体演示】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更高水平、更加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
(板书)(1)更高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约为5000元;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2)更加全面:扩大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比较均衡:使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扭转,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师:如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我们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生活动】讨论(略)师: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媒体演示】3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书)师:大家知道中国运动员在这次北京奥运会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大家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家都了解他们平时是怎么训练的吗?【学生活动】交流(略)【媒体播放】中国乒乓球队的训练片断《艰苦训练只为夺取金牌》(1分52秒)。
(内容:中国乒乓球队每天早上七点半集合,正式训练8点45分开始,王励勤一人和两人对拉,要付出双倍的艰辛,每天要挥拍5000次,王皓换了8件衣服还是湿透的,马林干脆赤膊上阵。
主教练刘国梁得了咽喉炎挂着针头还是出现在训练场上。
训练一直到晚上9点半结束。
吃个饭,洗个澡,到房间已是10点半。
但为了荣誉,为了金牌,他们认为一切都值了)(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交流,让同学们认识到任何成绩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媒体演示】他们具有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板书)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板书)师:大家还记得年初的那场大雪吗?还记得5月12号下午那场大地震吗?知道它们给中国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吗?【学生活动】交流(略)【媒体演示】据民政部4月22日初步核定,发生在今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5月12日下午的一场地震更是给中国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截至7月2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失踪18222人,经济损失超过2千亿元。
师: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是如何战胜灾难,度过难关的?【学生活动】交流(略)师:全国人民特别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医务工作者们发扬了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设计意图:让同学重新记起我们曾经历的苦难,不忘记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
)师: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和科学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还面临许多自然灾害……【媒体出示】艰苦奋斗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品质。
今天艰苦奋斗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苦一点”、“差一点”、“旧一点”等等,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勇于奉献”的精神。
发扬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发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发扬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建功立业的奉献精神。
即使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
【媒体出示】今天的青少年还需不需要发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板书)【学生活动】讨论(略)师:青少年现在在学业上、今后在事业上要有所建树,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都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板书)因为无论是今天的求学还是将来的升学就业工作我们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要开拓创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都离不开艰苦奋斗。
美国的菲尔普斯是这次奥运会中表现非常出色的运动员(本次获得了8枚金牌,上一届获得6枚),创百年奥运之最。
我们先看看他这次的比赛日程表。
【媒体演示】北京奥运会菲尔普斯比赛时间表(附4)他如何能承担如此高强度的比赛并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学生活动】交流(略)师:菲尔普斯认为他的成功很大部分要归功于训练。
每周训练6-7天,每天2-5个小时。
从高中毕业后,大多数时间都是从早晨7点开始长达2个半小时的训练,中餐后稍稍打个盹,然后接着游,一直从下午3点半到6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