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教学设计
第二中学地理组
【教学目的】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前的地理背景——自然和人文状况。

治理的基本概况。

2、掌握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对策,了解治理的基本概况。

3、总结田纳西河治理的成功经验,分析黄河上游流域开发的重点和采取的措施,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1、流域开发前的自然和人文状况。

2、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学情分析】
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1、2中也已对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进行了学习,第一章还介绍了区域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应该说是了然于胸,关键就是怎么把知识运用于实际来解决问题(流域治理)。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问题:以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为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这一治理过程也是流域开发的过程)一,治理前的自然状况和人文状况
1、流域的自然概况:
(1)位置和范围、流量:
(2)自然环境状况:
A、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B、地形:地形起伏大,河床比降大。

(比降:单位距离的落差,以‰表示。

)(3)自然资源:
A、水能资源丰富(水量及比降决定)
B、矿产资源(煤、磷、铅锌)丰富
2、流域的人文状况:
(1)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
(2)航运条件差,交通困难
(3)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
二、治理措施:(重点)
分析流域存在哪些是有利的因素与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发展方向
不利因素——对策
1、措施:
(1)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梯级开发——防洪:减少了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
修建水坝——航运:航运畅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2)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
梯级开发——发电(1949火电与核电)——高耗能工业(有色金属冶炼)——电力能源基地
[问题]从长远看,田纳西河流域的工业类型是否该作适当调整?(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
(3)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a种植业:(坡地:果树、蔬菜;平原:玉米、棉花、大豆等;发电厂附近:利用电厂余热,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b林业:(覆盖率>85%)具有生态效益(平衡生态、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改善气候)及经济效益(解决劳动就业、稳定农业生产);
c渔业;
d畜牧业
(4)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旅游发展
综合利用一系列的设施和优势条件,发展旅游业。

2、治理取得的成效:
(1)贫穷落后——工农业发达
(2)环境优美
(3)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4)经济增长快
三、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启示
开发经验:
1、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是专门的开发机构,行政上不受各州政府的管理,保证了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2、因地制宜的开发:一定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一开始是基本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再不断促进其发展。

4、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加强对外联系。

长江与田纳西河对比: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称为黄金水道,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洪涝灾害频繁;田纳西河经济落后,航运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是美国最贫困地区之一,因此后者的开发难度更大。

启示:
1、中国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2、流域开发要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总结:
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案例研究】黄河上游流域的治理
1、黄河上游流域开发存在的问题
2、黄河上游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治理措施
【板书设计】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一、田纳西河流域概况
二、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三、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对策及措施
四、流域开发及治理的经验措施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