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重庆市南川区北固、东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一、规划范围东胜、北固工业园区位于南川城区东部,总面积约11.5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2平方公里的工业片区已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将对剩余的用地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北固、东胜工业园区(以下简称规划区)规划用地南以渝湘高速公路为界,北至工业园区起步区,西临花山,东以自然山体为界,总面积约为9.36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及开发态势(一)自然环境:1、气象水文规划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湿度大、春旱、夏热、秋多绵雨、冬季多雾的特点。

据南川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93°C,极端最低气温-1.5°C(2000年2月10日),最高气温41.4°C。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8毫米,但雨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5—70%,且多大雨、暴雨。

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94.4毫米。

区内河流较发育。

位于规划区中部的龙岩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规划区,属常年性河流,由南向北流注入大溪河,为大溪河一级支流。

河面最宽处25.0米,最窄处8.0米。

在规划区南东侧土桥附近,常年水位533.28米,最高洪水位537.17米(1999年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多年平均流量4.73立方米/秒,平均纵坡降0.5%。

位于规划区西北部的凤咀江为龙岩河的一级支流,由南向北在规划区北西部的薜家嘴角塘注入龙岩河,属常年性河流。

河面最宽处9.0~30.0米,最窄处5.0米。

在规划区北西侧薛家嘴附近,常年水位497.87米,最高洪水位500.76米,多年平均流量2.05立方米/秒,平均纵坡率0.7%。

2、地形地貌规划区属于南川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三片中的东胜片区和北固片区,处于两山之间的盆地之内。

规划区南高、北低,区内海拔最高点位于南部观山顶,最高点高程为607.2米,最低点位于规划区内龙岩河的末端,最低点高程为490.3米。

区内除有观山坡等三处集中的山体之外,其余用地均较为平坦,用地建设条件优越。

规划区内观山坡等山体植被情况良好,其余大部分为农地。

(二)社会经济环境:规划区内用地主要以农用地为主,居住用地以农村居民点为主,南部东胜片区沿石雷公路两侧有相对集中的建设区。

规划区内目前有少量工业用地,工业企业以三类工业为主,包括北固片区的南川区磷铵厂、重庆市龙岩烧结铝有限公司、东胜片区的爱溪火电厂、东胜酒厂等。

规划区内现有中学两所,包括东胜中学、北固初级中学。

有小学三所,包括流金小学、北固小学、火炬小学。

(三)基础设施条件:1、道路现状目前北固片区与南川主城隆化片区之间的联系主要以乡道为主,北固片区与东胜片区之间的联系主要靠西侧邻花山的村道联系,路幅窄、线型弯曲,城市道路网络体系仍未建立。

规划区南面东胜片区有石雷公路作为过境道路穿越,石雷公路向东通往金佛山旅游区。

2、市政管网现状目前有两回110KV北固变电站至110KV先锋变电站的110KV架空电力线从规划区北侧附近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架设,对规划区用地影响较大。

(四)开发态势:目前该区内部以农业用地为主,拆迁征地工作还没有展开,开发工作处于准备阶段。

三、相关规划对本次规划区的要求(一)《南川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涉及本次规划区范围的主要内容摘要:1、东胜片区:对污染严重、用地位置不合理的工业企业进行污染整治,将南涪铁路与渝湘高速公路之间的用地规划布局适量工业用地,完善片区内路网体系;在现状建成区以东及以北拓展城市空间,对居住用地进行整合集中,初步形成独立的城市片区的规模,片区人口规模达到4万人。

2、北固片区:加快北部工业园区的建设,对现状工业用地进行整合;加强片区中心建设,对居住用地进行整合集中;完善片区内路网体系,初步形成独立的城市片区的规模,片区人口规模达到4万人。

3、东北发展北固片区,继续拓展,作为以二、三类工业(轻化工、机械等)及生活综合区,配套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

4、东部发展东胜片区,作为工业及生活综合区,近期将片区内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进行污染治理;配套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

6、在北固、东胜方向拓展城市居住用地,构成新的居住片区,城区内污染企业搬迁后,其用地置换为生活居住用地,北固、东胜片区规划人口各为4万人。

在北固、东胜2个片区完善和扩建现有中小学。

7、在东胜片区依托渝湘高速公路和南涪铁路货站,布局适量的工业用地,在河流下游及城市下风向的北固片区,将工业用地集中进行布局在建设中的南川工业园区,作为以二、三类工业(轻化工、建材等)及生活综合区。

8、在新增的北固、东胜2个片区设置相应的行政办公用地。

在北固、东胜2个片区各增建1所医院。

9、依托渝湘高速公路出口和南涪铁路货站,在东胜片区渝湘高速公路和南涪铁路之间集中布局仓储用地,在北固工业片区设置相应的仓储用地。

10、在东胜结合南涪铁路规划建设新的铁路货站。

建设连接北固、东胜2片区的城市道路,共同形成环形与网状相结合的城市道路骨架体系。

11、结合城区龙岩河河流护岸工程与滨河绿化带建设,将滨河绿化建成体现传统风貌与地域特色,供居民休闲娱乐的滨河带状公园。

将城区周边的自然山体和冲沟作为城市组团间的生态绿化隔离用地,其山坡绿化严禁开发建设。

(二)《南川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对本区的要求:总体规划中该区域功能主要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其中北固片区和东胜片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分别相邻布置。

两片区工业用地分别布置了少量配套仓储,居住用地内商业服务中心分别沿各自区域内生活性干道布置。

(三)工业园区起步区规划:本次规划涉及到与工业园区起步区内相关道路在线型和交叉口上的协调问题。

(四)南涪铁路规划:南涪铁路从本区域内穿过,并在东胜片区内设置货运站场,其线路和站场布局对东胜片区的交通组织、道路线型选择和规划用地布局将产生重要影响。

(五)高速公路出口:规划区南面的渝湘高速公路出口道路已基本形成,已经规划预留了出口匝道。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5、《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7、《南川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8、《重庆市龙岩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报告》;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10、南川区规划局、南川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已审批项目的相关资料;11、南川区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与建议。

五、规划原则本次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紧密结合南川区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从城市功能、城市交通、城市景观等多方面整体思考,合理衔接,使东胜、北固片区成为南川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2、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城市规划,同时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与规划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相吻合。

3、体现弹性与适应性原则。

规划的可操作性充分体现在它的高适应性上,规划中充分强调开发时序以及具体方案的弹性和适应性,同时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和弹性。

4、合理利用土地,高效配置城市空间资源,集约用地。

充分认识现状、利用现状,在规划中合理利用原有地貌,在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的同时,正确处理规划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5、明确功能分区,优先完善配置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的原则。

基础设施建设的控制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的最基本的保障。

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各种工程管线的建设,各公共设施建设、社区配套设施等的建设和区内的公共绿地、广场等均要予以充分重视并在实施中严格管理,为今后各类建设项目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也是建设一个高品质新区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六、规划目标规划区将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齐备、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适宜人居的现代化新城;城市风貌独具特色,成为南川区旅游服务与风貌展示的窗口。

1、高品质的新区环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合理组织生态环境和人工建设的互动,精心塑造各类建筑和开放空间,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

2、完善的复合功能区为了规划区的健康良性发展,增加工业园区的发展弹性,规划布置了相应服务配套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仓储物流机构、商业配套、文化娱乐等设施,促使多元功能之间的互动,增强片区的活力,使该区域人气旺盛、商业繁荣、文化气息浓郁。

3、高效安全的交通系统建立合理的道路系统与交通组织,保障区域内的交通便捷和安全,特别是货运交通、步行系统、公共交通的组织和静态交通的安排和组织。

4、独具特色的城区形象根据规划区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山体水体等有利条件,并结合南川金佛山旅游资源,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并独具地方风貌特色的城市新区。

5、完善的控制指标体系通过对规划区用地、交通、景观三方面的规划控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指标体系。

完善的控制指标体系将作为合理规划和严格管理的科学依据。

七、规划区功能定位与规模1、功能定位规划区用地功能主要以工业、居住、仓储、旅游发展用地为主,兼有其他用地。

是南川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现代化工业、配套完善的居住功能和旅游服务与风貌展示的复合区域。

2、规模规划区用地为9.36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8万人。

八、规划布局规划布局在尊重总体规划空间结构布局的基础上,对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细化。

规划区按照区位和功能分为四个片区,分别是北固居住片区、北固工业园区、东胜综合服务片区和东胜工业园区。

1、北固居住片区北固居住片区用地规划布局在总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深化:区内规划公共服务轴线垂直于河道景观布置,通过河道景观对景、街道两侧的公共建筑形象、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形成片区的东西向主要景观轴线;控制河道绿化平均宽度为30~50米,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区内按照服务半径要求布置2所中学、4所小学;沿居住区与工业区道路边界两侧各设置40米绿化隔离带。

片区中部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规划为防护绿地。

2、北固工业园区北固工业园区用地规划布局在总规基础上也进行了调整和深化:考虑到工业用地使用的弹性,适当扩大工业用地地块划分的面积,在保证骨架路网的前提下减小路网密度。

尽量保留河流的自然形态,并设置适当宽度的防护绿化,减小工业区对河流污染的可能性。

3、东胜综合服务片区东胜综合服务片区包括配套居住、旅游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等功能。

规划沿原石雷公路沿线结合其旅游功能在其东段南侧布置商业旅游服务用地,在其西段两侧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结合生活性干道设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配套服务居住区,按照服务半径要求布置2所中学、2所小学(东胜中学为中、小学合办);片区西断部分用地考虑预留作为林产品市场项目用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