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旅游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01L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管理系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周学时:3 学分:3先修课程:管理学建议修读学期:3一、课程介绍《基础旅游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以经济学、管理学有关原理为基础,探讨旅游活动(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根据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融会贯通所学理论知识并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旅游的性质与特征基本要求理解旅游产生的条件;熟悉旅游的本质与特征;掌握旅游、余暇的概念。
教学重点1.旅游产生的条件2.旅游的本质和特征3.旅游的概念及与迁徙、旅行的关系教学内容1.1余暇、审美与旅游的起源1.1.1旅游产生的客观条件:余暇时间的存在1.1.2旅游产生的主观条件:自然审美意识的出现1.1.3旅游的产生1.2旅游的本质与特征1.2.1旅游本质的认识框架1.2.2旅游的本质规定1.2.3旅游的基本属性1.2.4旅游的特征1.3旅游的概念1.3.1旅游的定义1.3.2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第2章旅游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基本要求了解旅游的萌芽与发展;了解现代旅游的特点;掌握古代、近代旅游的特点;综合应用现代旅游的特点分析问题教学重点1.古代、近代旅游的特点及旅游产业形成的社会背景2.现代旅游的特点教学内容2.1旅游的萌芽与发展2.1.1旅游的萌芽2.1.2旅行的发展2.1.3游览的出现2.2古代旅游的形式与特点2.2.1古代旅游的社会背景2.2.2古代旅游的主要形式2.2.3古代旅行的表现形式2.2.4古代旅游的特点2.3近代旅游的兴起与特点2.3.1近代旅游的社会背景2.3.2旅行社的问世与发展2.3.3近代旅游特点2.4旅游产业的形成2.4.1现代旅游社会背景2.4.2现代旅游特点2.4.3旅游产业地位的确定2.5我国旅游业的历史与发展2.5.1解放前旅游业的发展2.5.2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第3章旅游者基本要求熟悉旅游者的概念;熟悉旅游者旅游条件及其基本运动模式;掌握旅游流的概念;简单应用旅游需求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分析问题;综合应用旅游动机及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1.旅游者的定义2.旅游者与旅行者、迁徙者的关系3.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教学内容3.1旅游者的概念和类型3.1.1旅游者传统定义3.1.2旅游者系统定义3.1.3旅游者分类3.2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3.2.1旅游需求的含义3.2.2旅游需求的特点3.2.3旅游需求的一般规律3.3旅游者旅游条件的形成3.3.1客观因素3.3.2主观因素3.4旅游流及其运动规律3.4.1旅游流概念3.4.2旅游流的基本运动模式3.4.3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3.4.4国际旅游流格局第4章旅游资源基本要求:熟悉旅游资源的概念;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简单应用旅游资源的特征与类型分析问题;综合应用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旅游资源保护措施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1.旅游资源的概念2.旅游资源的特征3.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原则4.旅游资源的保护5.旅游资源的特征6.旅游资源的评价教学内容4.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类型4.1.1旅游资源的概念4.1.2旅游资源的特征4.1.3旅游资源的分类4.2旅游资源的评价4.2.1旅游资源评价标准4.2.2旅游资源评价内容4.2.3旅游资源评价方法4.3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4.3.1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义与原则4.3.2旅游资源的保护第5章旅游产品基本要求:熟悉旅游产品的概念;掌握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掌握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掌握旅游产品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步骤;掌握旅游促销的步骤;简单应用旅游产品的特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及旅游产品的促销手段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1.旅游产品的概念2.旅游产品的特征3.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吸引物的关系4.旅游产品价值量的衡量5.旅游产品价值量的衡量教学内容5.1旅游产品的概念和类型5.1.1旅游产品概念5.1.2旅游产品分类5.2旅游产品的特征5.2.1旅游产品的特性5.2.2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与吸引物的关系5.2.3旅游产品价值量的衡量5.3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控制与调整5.3.1旅游产品生命周期5.3.2影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5.4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5.4.1旅游产品规划的概念5.4.2旅游产品规划的内容结构5.4.3旅游产品开发可行性研究5.4.4旅游产品开发原则5.4.5旅游区及旅游路线的形成5.5旅游产品促销5.5.1旅游产品促销概念5.5.2旅游促销手段5.5.3旅游促销组合与工作步骤第6章旅游业基本要求了解旅游业的行业构成及各自行业的特点与作用;熟悉旅游业的概念;掌握饭店的概念;掌握旅行社的概念;掌握旅游观赏业的概念;掌握旅游购物品的概念;掌握旅游交通的概念。
教学重点1.旅游业的概念2.旅游业的特点3.旅游业的作用4.旅游业的决定因素教学内容6.1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6.1.1旅游业概念6.1.2旅游业的决定因素6.1.3旅游业的行业构成6.1.4旅游业的经济性质6.1.5旅游业的特点6.1.6旅游业的作用6.2旅游餐饮住宿业6.2.1饭店概念6.2.2饭店在旅游业中的作用6.2.3饭店形成与发展的四个时期6.2.4饭店类型6.2.5饭店联号经营6.3旅游交通6.3.1旅游交通运输业6.3.2主要的旅行方式6.3.3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6.4旅行社业6.4.1旅行社的定义6.4.2旅行社的类型6.4.3旅行社的地位与作用6.4.4旅行社开展业务的方式6.5旅游景区6.5.1定义6.5.2特点6.5.3景区类别6.5.4景区的作用6.5.5应该注意的问题第7章旅游业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文化效应基本要求熟悉旅游业经济效应的概念;熟悉旅游业文化效应概念;掌握旅游业环境效应概念;掌握旅游效应的分类;掌握旅游产业积极与消极经济效应的内容;掌握旅游业对环境的积极与消极效应。
教学重点1.旅游产业效应概念2.影响旅游环境效应发挥的因素3.旅游与文化的关系4.旅游经济效应的表现教学内容7.1旅游业的产业效应模式7.1.1旅游业产业效应的概念7.1.2旅游效应的类型结构7.2旅游业的经济效应7.2.1旅游业的积极经济效应7.2.2旅游业的消极经济效应7.3旅游业的环境效应7.3.1旅游与环境的关系7.3.2旅游业对环境的积极效应7.3.3旅游业对环境的消极效应7.4旅游业的社会文化效应7.4.1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积极效应7.4.2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消极效应第8章旅游业的宏观管理与协调基本要求了解旅游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了解国际性旅游组织的内容;了解我国旅游行业组织;了解旅游产业政策的功能。
教学重点1.旅游产业宏观管理手段2.我国的旅游组织及其职能3.国际的旅游组织及其职能教学内容8.1旅游业宏观管理与协调的必要性与手段8.1.1旅游业宏观管理与协调的必要性8.1.2旅游业宏观管理与协调的基本手段8.2旅游产业政策8.2.1产业政策的性质与作用8.2.2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出发点8.2.3旅游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8.3我国的旅游组织及其职能8.3.1国家旅游局8.3.2我国旅游行业组织8.4国际性旅游组织8.4.1世界旅游组织8.4.2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8.4.3国际饭店协会第9章旅游业的未来基本要求:了解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领会世界旅游发展模式的类型;简单应用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问题;掌握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特点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教学重点:1.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2.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教学内容9.1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模式9.1.1计划经济国家旅游发展模式9.1.2市场经济国家旅游发展模式9.1.3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9.2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9.2.1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9.2.2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9.3我国旅游业的未来9.3.1我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9.3.2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三、学时分配四、教材1.《旅游学概论》李天元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2.《旅游学概论》董观志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五、主要参考书1.《旅游学概论》谢彦君、陈才、谢中田编著. 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年版2.《旅游学概论》王洪滨主编.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年版3.《旅游学原理》申葆嘉主编.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4.《基础旅游学》(第二版)谢彦君著.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