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编制的目的 (4)
第二章编制的依据 (4)
第三章编制的原则 (5)
第四章工程概况 (5)
4.1项目概况 (5)
4.2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6)
第五章设计概况 (7)
第六章施工准备 (8)
6.1场地准备 (8)
6.2材料准备 (8)
6.3设备准备 (9)
6.4技术准备 (9)
6.5施工期间的交通疏导 (9)
第七章施工总体策划 (9)
7.1施工区段划分及总体流程 (9)
7.2项目管理目标及目标结构分解 (10)
7.3项目管理架构、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配备、素质及管理经验 (11)
第八章劳动力组织 (16)
第九章拟投入的主要材料计划 (17)
第十章主要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 (18)
第十一章施工协调管理 (19)
11.1与建设单位的协调 (19)
11.2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19)
第十二章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技术要求 (19)
12.1施工测量 (19)
12.2坡面清理 (20)
12.3脚手架施工 (21)
12.5锚杆(土钉)施工 (23)
12.6人工挖孔桩的施工 (27)
12.7混凝土框格梁施工 (30)
12.8排水系统施工 (34)
12.9边坡监测要求 (38)
第十三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39)
13.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39)
13.2施工道路布置 (39)
13.3施工管理及生活、生产营地布置 (39)
13.4施工供水供电布置 (39)
13.5搅拌系统布置 (40)
13.6弃渣场规划 (40)
13.7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0)
第十四章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40)
14.1施工总进度 (40)
14.2施工进度控制方法 (40)
14.3工期保证措施 (41)
第十五章工程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42)
15.1质量目标 (42)
15.2质量保证措施 (42)
第十六章安全生产保护措施 (44)
16.1安全施工目标 (44)
16.2安全施工管理机构及安全检查流程 (44)
第十七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6)
17.1文明施工目标 (46)
17.2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46)
17.3文明施工措施 (47)
第十八章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47)
18.1场地污水排放 (47)
18.2防尘措施 (47)
18.3弃土处理 (48)
18.4施工降噪 (48)
18.5其它环保措施 (48)
第十九章雨季、汛期施工措施 (48)
第二十章结合本工程特点的针对性措施 (49)
20.1、工程特点、重点、难点、特殊部位处理方法及措施 (49)
20.2、施工中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49)
第二十一章竣工验收提交资料 (51)
第二十二章方案优化的几点建议 (52)
狮子山山体滑坡综合治理工程(二期)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的目的
狮子山山体多处出现滑坡、滑塌现象,为了消除隐患,需要对山体进行彻底的加固,本次编制的目的就在于用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合理的措施完成加固施工任务,确保边坡的稳定。
第二章编制的依据
1、南京市下关区狮子山山体滑坡综合治理工程(二期)项目招标文件、图纸及书面答疑;
2、本工程施工区域所处的施工环境条件;
3、我单位执行的有关GB/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三体系的相关条款、标准;
4、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勘查分院提供的《南京市下关区旅游局拟建狮子山公园阅江楼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7、《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
1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1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第三章编制的原则
1、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确保在合同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2、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及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及人力、物力资源。
3、根据施工要求和施工特点确定关键工作线路,本期施工以Ⅱ-
4、5区域的边坡修整、脚手架、锚杆、截水沟、框格梁、锚杆张拉、土工布排设、土方回填及复耕等施工作为关键线路,将其作为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与工期控制的重点。
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作好工序衔接,减少因工序衔接不良而产生的时间间歇与窝工。
第四章工程概况
4.1项目概况
1、本项目位于南京市下关区建宁路202号阅江楼景区,主要内容是狮子山山体滑坡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加固面积约30000平方米的滑坡山体,包括:前期清障、边坡支护、排水系统、景观复绿工程等,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
2、本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已经于2005年实施完成,治理加固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滑坡山体。
本次招标的内容为二期工程,共分14个区域,包括:前期清障、边坡支护、排水系统、景观复绿、东侧半山停车场治理工程等,治理加固面积约20000平方米,施工合同估算价约1500万元。
3、综合考虑地质、填平、挖深等诸方面因素,边坡安全等级按照“一级”考虑。
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则,本边坡采用的支护方案为:以框格梁锚杆作为支挡结构,并配以坡体排水系统及坡面植树、种草等坡体加固措施。
锚杆
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锚杆选用HRB400热轧螺纹钢,锚杆水泥或水泥砂浆为M30,框格梁混凝土等级为C30。
其中,Ⅱ-1区临近建筑物,采用削坡加固方案,Ⅱ-6区边坡采用人工挖孔桩加一层锚杆进行支护,其他区域均采用锚杆加固方案。
4.2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狮子山为土质低山,呈马鞍形,山顶为平台,山脚为城墙及挡土墙,山顶标高达78米,山脚城墙外侧路面标高为10米,山体高度68米,总体来说山体较陡,西南面与西北面坡度大35°,东南面边坡略缓,西南也较为平缓。
南边较陡,山体多处出现滑动迹象,需要加固。
坡体地土层自上而下大致如下:
①-1层杂填土,灰褐~黄褐色,可塑,松散,夹碎砖等,厚度2~6.5m;
①-2层填粉质粘土,黄褐~褐黄色,可塑,松散,不均匀,夹较多的土壤块。
层厚3~
6.5m;
②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可塑+,结构较松含白色条纹、虫孔及少量礓石,局部可见白色小贝壳。
层厚0~23m。
③粉质粘土。
红褐色~黄褐色,可塑+~硬塑,含礓石,少部分礓石呈大块状分布,曾厚7~27.5m,层面埋深2.5~29m。
④粉质粘土~粘土,黄褐色,硬塑,结构紧密,含铁锰质斑迹高岭土,局部夹礓石,曾厚0~20m,层面埋深23~40.5m。
⑤粘土,褐黄~黄褐色,硬塑,含铁锰结核、高岭土及礓石,底部夹卵砾石。
层厚0~9m,层面埋深31~44.5m。
⑥卵砾石层,黄褐色,粘性土充填,中密,卵砾石直径一般在3~5cm,少部分超过10cm,多为石英质。
层面埋深37~51m。
⑦层中风化白云岩,灰白色,为硬质岩石层面埋深为52.2m。
2、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覆盖层基本无地下水分布,根据室内透水试验,①-1层素填土、①-2层填粉质粘土渗透系数较大,对地面降水有较强的透水性。
4.3现场施工条件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