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地层学思考题》第1-2章1、什么是化石,标准化石,化石的保存类型有哪几种?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生物活动痕迹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
标准化石: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的化石。
化石保存类型有: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
2.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为(结构构造由简单到复杂)(生物类型由低等到高等)(生活环境由海洋到、陆地、空中和海洋)。
(遗传、变异就控制物种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而言,3. (自然选择)提供条件,)(隔离提供物质基础,)决定物种形成方向。
生物绝灭的方式有多种,恐龙的绝灭属(集群灭绝)4. 如何区分原地埋藏的化石与异地埋藏的化石?5. :答原地埋藏的化石保存相对较完整,不具分选性和定向性,生活于相同环境中的生物常伴生在一起;的化石会出现不同程度破碎,且分选较好,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地质时期的生物混杂,具而异地埋藏有一定的定向性三种形式。
)(置换作用)和(碳化作用、石化作用过程可以有(矿质充填作用)6. (游泳)和(浮游)三种类型。
、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可分为(底栖)7. 的原因‖化石记录不完备性―概述8.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取决于生物类别、遗体堆积环境、埋藏条件、时间因素、成岩作用条件。
并非所有的万多种,大量未知。
现今我们能够在地层中观察到的化石仅是各13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古生物已记录地史时期生存过的生物群中极小的一部分。
什么是重演律?什么是化学(分子)化石?9. 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短而快速重演—重演律化学(分子)化石:分解后的古生物有机组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残留在地层中形成的化石。
印模化石与印痕化石如何区别10.)外膜反映原来生物硬体外表(包括:外模、内模、复合模。
印模化石: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
内膜反映硬体内部的构造。
,形态及结构印痕化石:生物软体陷落在细粒的碎屑物或化学沉积物种,在沉积物中留下的印痕经过成岩作用以后,遗体消失,印痕保存下来。
反映生物主要特征。
什么是适应辐射与适应趋同?11. (某一类群的趋异向着各个适应辐射:指的是从一个祖先类群,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地产生许多新物种。
不同方向发展,适应多种生活环境。
规模大,较短时间内完成)适应趋同:生物亲缘关系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似什么是自然选择?12. 是指那些具有最适应环境条件的有利变异的个体有较大的生存和繁殖机会。
(属)和(种)、(科)、(目)、(纲)、(门)、.古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是(界)13 - 1 -.进化的不可逆性。
阐述生物演化的主要阶段。
14(意义:地层划:已演变的生物类型不可能回复祖型;已灭亡的类型不可能重新出现。
进化的不可逆性分对比的理论依据).羊膜卵对动物登陆有何意义?15,防止卵的变形、损伤和水羊膜卵卵外有一层石灰质的硬壳,壳内有一层不透水的纤维质薄膜(羊膜)分蒸发。
羊膜卵的出现为脊椎动物登陆生活还有提供营养的卵黄和容纳排泄物的尿囊。
卵内充满羊水,和繁殖后代创造了必须的条件,是脊椎动物征服陆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生物的共祖是谁? 生命从何而来16. ? 哪一类生物最先登上荒芜的陆地17. ? 现今的猴子还会进化成人类吗18. 19. ? 什么叫地史时期全新世现代地壳固结生命开始发生——————————————亿年46 亿年36 万年1.0 古生物学中的物种鉴别标志20. 具有一定的生态特征、构成一定的居群、共同的形态特征、:古生物学中的物种鉴别标志分布于一定的地理范围。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21. 、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和对刺激作出反应生命是一个具有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新陈代谢)。
的特性的物质系统生命形成的条件22. 适当的温度、一定的压力范围、液态水、基本的无机和有机物质为什么地球可以存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23. ? 优益的位置:地球处于太阳系中的位置距太阳不近不远,太阳的辐射能达到地球正好使地球表面温度.1使大气中的主要气体不致逸散。
它能保持稳定的大气层,质量不大不小,恰当的质量,2适合生命生存。
小时,白天不因日光照射时间太长而使地球温度过高;晚上不12迅速的自转,地球昼夜交替,平均.34因时间过长热量完全散失。
使近日点时温度不会太高,不大不小,e地球轨道偏心率小的公转偏心率,.有较大的固体卫星,月球的存在在保持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各个参数的稳定性上.5远日点温度不会太低。
宝贵的液态.6起重要作用。
它的引力影响着地内软流层和板块运动,产生的潮汐使滨海生境丰富多彩。
神奇的大气圈,只有地球的大气圈主要由氧7.水,生命离不开水。
地球是唯一具有液态水海洋的行星。
的二氧化碳,这不多不少的二氧化碳0.03%和氮组成,这是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中有占大气体积约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并为保持地球表面温度起到温室效应。
地球上生命产生过程的三个阶段。
24. 、O、H、N)形成有机化合物阶段:原始海洋中的无机物(1(、Hcl、H2S、NH3、H2O、CO2、CO甲烷)在紫外线、电离辐射、高温、高压下形成有机化合物(氨基酸、核甘酸、多糖、类蛋白质、脂肪酸)(生—)形成生物大分子阶段:有机化合物在原始海洋中聚合复杂有机物(甘氨酸、蛋白质、核酸等 2 物大分子) - 2 -)形成生命阶段:复杂有机物经多个生物大分子聚集形成蛋白质和核酸为基础的多分子体系,它具3(有初步的生命现象次重大事件。
4早期生物演化的25. 原核生:事件三生物发生分异,多样性增加;: 事件二从非生物的化学进化,发展到生物进化;:事件一后生动物出现: ;事件四物演化出真核生物生物进化的特点和规律。
26. 、进化的不可逆性(已演变的生物类型不可能回复祖型;已灭亡的2、进步性发展1生物进化的特点:)类型不可能重新出现。
必然会有其它的器官随之(环境条件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器官相关律规律:在长期的演化;适应()(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短而快速重演;重演律)。
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特)与其生存环境取得良好协调一致。
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上,过程中,;适应辐射)(生物对某种生活条件特殊适应的结果,有些器官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局部变异化(某一生物亲缘关系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趋同()类群的趋异向着各个不同方向发展,适应多种生活环境)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似原生动物门---章3第环境中,是该时期的标准化石)盐度正常的浅海(时期的)纪(C-P“虫筳”繁盛于1. .标准化石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的化石。
23 “虫筳”的演化趋势及演化的阶段性?.纺锤形,长(长轴型等轴型(圆球形透镜形(短轴型壳体变大;壳形变化:趋势:蜓类的演化隔壁褶皱:出现副隔壁;—蜂巢层—四层—三层—单层旋壁构造复杂化:;圆柱形)—两端褶皱—平直其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的特点如下表所示消失—细小—粗大旋脊:全面褶皱↗少数平直;:演 C5 C4 C3 C2 C1 化阶段小、等轴具蜂短具拟开始、长旋脊巢层单层轴、特衰退轴,旋壁末期出现隔壁褶皱或层式征直至绝灭三层或四强烈旋副隔壁层式壁古植物---第4章.叠层石的定义及其地史分布1 是由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藻类等在固定基底上周期性繁殖形成的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叠层石定义地)捕获和粘结沉积颗粒而形成一层叠一层或一层套一层是由藻类(以兰藻为主)(一种纹层状构造亿年20-6.8锥叠层石为主,——亿年前27-25柱状叠层石,——亿年前28大多分布在前∈纪,史分布: - 3 -纪以来为小型分叉叠层石,不再形成大块礁体O分叉柱状叠层石,自——前)的共同产物。
无机沉积作用和生物作用叠层石是一类特殊的纹层状生物沉积构造,它是(.23。
国(亚鲨鱼湾))现代叠层石发育的典型地区是(西澳大利. ? 高等植物的叶脉的类型有哪些.4;叶脉均匀地几次二歧式分叉,呈扇状展布叶面—扇状脉;叶片中只有一条叶脉,自茎部伸达顶端—单脉;叶脉自茎部多次二歧分叉,较直地呈放射状伸出—放射脉叶脉只在基部分叉,伸至叶面彼此—平行脉自中脉向两侧分出有一条中脉,—羽状脉;叶脉自基部伸出后平行叶缘呈弧形至叶顶汇合—弧形脉;平行简单网状脉网状脉:;侧脉不是从中脉伸出,而是从羽轴长出—邻脉;羽状排列的侧脉(分叉或不分叉)—侧脉单轴式分叉结成网,网眼内又有细网组成次一—复杂网状脉,叶脉或侧脉二歧式分叉并连结成网叶内有几条等粗的脉(主脉)自基本一点射出。
—掌状脉;级小网5.简述植物演化的阶段性。
太古代——志留纪,单细胞或多细胞组菌类、藻类阶段:1) 植物演化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答:裸蕨植物阶段:2) 成,无根、茎、叶的分化,不具维管束;志留纪末期——中泥盆世,加里东运动使海洋面积缩小,陆地变大,植物开始登陆,开始出现了茎、叶的分化,出现维管束,但生殖过程离不开裸4) 晚泥盆世——早二叠世,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受精作用离不开水;蕨类植物阶段:3) ;水晚白垩世至今,最最被子植物阶段:5) 晚二叠世——早白垩世,对水的依赖性减弱;子植物阶段:高等的植物什么叫小羽片、间小羽片和间羽片?.6小羽片:长在末三次羽轴间羽片:;长在末二次羽轴上的小羽片间小羽片:;长在末次羽轴上的羽状裂片上的末次羽片7.图示磷木的叶座。
腔肠动物门---第5章(O2-P .四射珊瑚的地史分布时期为:1) 末 )联接板(和)联接管( 、)联接孔(.横板珊瑚的连接构造主要有2 主隔壁(.四射珊瑚的隔壁包括3 三种类型。
)侧隔壁(和) 对隔壁( 、) .对比横板珊瑚与四射珊瑚的形态、结构差异4 - 4 -.简述古代珊瑚的生态环境。
5度,水体清28~16米,温度50:类似现代礁相泻湖的珊瑚,最大水深小于古代珊瑚的生态环境澈、动荡、富氧,阳光充沛、泥质少。
.在什么情况下横切面上见不到横板,而在什么情况下横切面又可以见到横板呢?6软体动物门----第5章来完成和控制壳体的开合。
_闭壳肌和铰合构造韧带、.双壳类是通过1无颈式、可将头足类的体管分为弯曲程度以及连接环是否发育等特征,依据头足类隔壁颈的长短、.2直短颈式、弯短颈式和全颈式四种类型。
.简述双壳类的壳体特征。
3答两壳对称、大小相等,但就每瓣壳而言,前后不2)具有两片钙质外壳,由外套膜分泌的;) : 1 5) 铰合的一侧为背、相对的一侧为腹;4) ;通过韧带、铰合构造、闭壳肌控制两壳的开合3) 对称;壳顶(或壳喙)偏向于壳的前背部,同心状纹饰前端密、后端稀;外套湾位于后端.双壳类的铰合构造由哪几部分构成,铰合构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4 栉齿、古异齿、异齿、厚齿、弱齿、贫齿型和齿窝构成铰齿.如何判断腹足类壳体的旋向?5腹足类的旋向判断方法如下:将腹足类的壳体的塔尖朝上,壳口朝着观察者,口在左侧者,则为左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