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粉碎及设备

第三章 粉碎及设备




CB
(
S2
S1 )
此式为Lewis式中常数n=1.5时积分所得
19
(2) 粉碎功耗新观点
1) 田中达夫粉碎定律
提出比表面积增量对功耗增量的比与极限比表面积
和瞬时比表面积的差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为
dS dE K (S S)
式中,S∞为极限比表面积,它与粉碎设备、工艺及 被粉碎物料的性质有关,S为瞬时比表面积,K为常数
5) 进料、卸料装置: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有不同的 类型。
6) 传动系统:即高速电动机和减速机。
37
(3) 工作参数的确定 1) 外层研磨体的基本运动方程

cos = R0n2/900
38
2) 磨机转速 ①临界转速n0
以=0代入研磨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式,可得n0为
n0 30/ R0 42.4 / D0 (r / min)
硬度越大,耐磨性越好。硬度作为间接评价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物料粉碎的难易程度
11
3.2.3 易碎(磨)性
指的是在一定粉碎条件下,将单位质量物料从一定 粒度粉碎至某一指定粒度所需的能量,或施加一定能 量使物料达到的粉碎细度
易碎(磨)性一般用相对易碎性系数来表示。易碎 性系数越大,物料越易粉碎
3.2.4 脆性

18
3) 基克(Kick)定律
提出相同重量,相似物体粉碎时所需的能量只与粉
碎比有关
数学表达式为
E
CK'
lg
x1 x2
CK
lg
S2 S1
此式为Lewis式中的常数n=1时积分所得
4) 邦德(Bond)定律
提出粉碎所需能量与颗粒粒径的平方根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为

E

CB'


1 x2
1 x1
破碎:使大块物料碎裂成小块物料的加工过程
粉磨:使小块物料碎裂成细粉末状颗粒的加工过程
相应的机械设备分别称为破碎机械和粉磨机械
进一步的划分
粗碎 — 将物料破碎到100mm左右
破碎中碎 — 将物料破碎到 30mm左右
粉碎
细碎 — 将物料破碎到 3mm左右 粗磨 — 将物料粉磨到 0.1mm左右
33
常用的经验公式为:NM=CBL B为进料口宽度(cm),L为进料口长度(cm),C 为 系 数 ( B < 250mm 时 为 1/60 , B=250 ~ 900mm 时 为 1/100,B>900mm时为1/120)。
例 : 用 400mm600mm 复 摆 颚 式 破 碎 机 破 碎 中 硬 石 灰石,最大进料粒度为340mm。已知钳角为20,偏心 距 r=10mm , 动 颚 行 程 s=13.3mm , 出 料 口 宽 度 为 100mm,试计算偏心轴转速、生产能力及功率。
物料的实际(测)强度往往远低于理论强度(约为 其1/100~1/1000)。
实际强度:=(2E/c)1/2,其中c为裂纹半长。 实际(测)强度还与测定条件(如试样的尺寸、加 载速率及所处环境等)有关
9
材料的理论强度和实测强度
材料名称 理论强度/GPa 实测强度/MPa 材料名称 理论强度/GPa 实测强度/MPa
3.4.1 破碎设备(颚式破碎机)
根据动颚的运动特征,颚式破碎机可分为简单摆动 、复杂摆动和综合摆动型。破碎机的规格通常用进料 口的宽度和长度来表示
26
(1) 工作原理
27
(2) 主要工作部件
1) 机架和支承装置:即刚性的外部框架、支承偏心 轴和悬挂轴的支承装置。
2) 破碎部件:即动颚和定颚。 3) 传动机构:即偏心轴、连杆、推力板。 4) 拉紧装置:即拉杆、弹簧、调节螺母等零件。 5) 调整装置:即出料口的调整装置。 6) 保险装置:保护动颚、机架、偏心轴等大型贵重 部件免受损坏。 7) 润滑装置:即偏心轴、悬挂轴、推力板支承面的 润滑。
与塑性相反的一种性质。脆性材料抵抗动载荷或冲 击的能力较差,采用冲击粉碎可使粉碎效率提高
12
13
3.2.5 韧性
指物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塑性变形过程中吸收能量 的能力。韧性物料的抗拉和抗冲击性能较好,而抗压 性能较差,采用挤压粉碎可使粉碎效率提高
14
3.3 基本理论
3.3.1 粉碎模型
Hüting等人提出了以下三种粉碎模型 体积粉碎模型
将上式积分,当S远远小于S∞时,可得
S S (1 eKE )
20
21
2) Hiorns公式
假定符合雷廷格尔定律,粒度符合罗辛-拉姆勒分布, 若固体颗粒间的摩擦力为kr,则
22
3) Rebinder公式
将基克定律和田中定律相结合,考虑了表面能、热 能的变化及固体表面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提出
2
3.5 粉体的分级
3.5.1 基本概念 3.5.2 分级性能的评价 3.5.3 筛分分级原理与设备 3.5.4 流体系分级原理与设备
3.6 粉碎机械力化学
3.6.1 机械力化学作用 3.6.2 机械力化学的应用
思考题
3
3.1 基本概念
(1) 粉碎
粉碎:固体物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内聚力,从
而使颗粒尺寸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的过程
34
3.4.2 粉磨设备(球磨机)
球磨机的主要工作部分为一回转的圆筒,靠筒内装 入的各种材料和不同形状的研磨介质的冲击和研磨作 用使物料粉碎、磨细。球磨机的规格一般用筒体的内 径和长度表示
35
(1) 工作原理
当磨机以不同转速回转时,筒体内的研磨体可能出 现三种基本情况。(a)转速太快,研磨体作离心运 动;(b)转速太慢,研磨体作泻落运动;(c)转速 比较适中,研磨体作抛落运动
按材料内部的均匀性和是否有缺陷分为理论强度和 实际(测)强度
物料强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粉碎的难易 程度
8
(1)理论强度
不含任何缺陷的完全均质材料的强度称为理论强度。 它相当于原子、离子或分子间的结合力
理论强度:th=(E/a)1/2,其中为表面能,E为弹性 模量,a为晶格常数
(2)实际(测)强度
金刚石
200
约 1800
氧化镁
37
100
石墨
1.4
约 15
氧化钠
4.3
约 10

96
3000(拉伸的硬丝) 石英玻璃
16
50

40
2000(高张力用钢丝)
矿物名称 莫氏硬度
滑石
1
石膏
2
方解石
3
萤石
4
磷灰石
5
典型矿物的莫氏硬度值
晶格能/(KJ/mol) —
2595 2671 2713 4396
矿物名称 长石 石英 黄晶 刚玉
表面粉碎模型
均一粉碎模型
15
粉碎产物的粒度分布有所不同: 体积粉碎后的粒度分布较集中,而表面粉碎后的细 粉较多,粒度分布范围较宽
16
3.3.2 粉碎功耗定律
通常以粒径的函数来表示粉碎功耗
(1) 经典理论
1) Lewis公式(或综合式)
提出粒径减小所耗能量与粒径的n次方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为
dx dE CL xn
31
32
4) 功率
设破碎机工作时整个颚膛内充满物料,且沿颚膛长 度方向成平行圆柱体排列,推导可得:
简单摆动 复杂摆动
NM=10.2LHSn (KW)
NM=18LHrn
(KW)
其中,L为颚口长度(m);H为颚膛高度(m);S 为颚板行程(m);r为偏心轴的偏心距(m);n为 偏心轴的转速(r/min)。

dE
1
dx CL xn
式中,E为粉碎能量,x为粒径,CL、n为常数。上式 是粉碎过程中粒径与功耗关系的通式
17
2) 雷廷格尔(Rittinger)定律
提出粉碎物料所消耗的能量与粉碎过程中新增加的 表面积成正比:dE=CRdS
数学表达式为
E

CR'
1 x2

1 x1

将Lewis式中的常数n取2并积分后也可以得到上式
第三章 粉碎及设备
3.1 基本概念 3.2 物料的基本特性
3.2.1 强度 3.2.2 硬度 3.2.3 易碎(磨)性 3.2.4 脆性 3.2.5 韧性
1
3.3 基本理论
3.3.1 粉碎模型 3.3.2 粉碎功耗定律 3.3.3 粉碎过程热力学 3.3.4 粉碎过程动力学
3.4 粉碎设备
3.4.1 破碎设备 3.4.2 粉磨设备 3.4.3 超细粉碎设备
粉磨细超磨细磨——将物将料物粉料磨粉到磨到605mm左或右更小至亚微米
4
(2) 粉碎比和粉碎级数
若原始物料粒度为D,经过某台粉碎机械粉碎后的粒 度为d,则比值i(i=D/d)称为粉碎比
也可用粉碎机械的最大进料口宽度与最大出料口宽 度之比来表示,称为公称粉碎比
串联多台粉碎机进行的粉碎作业称为多级粉碎,粉 碎机串联的台数称为粉碎级数,原始物料的粒度与最 后破碎产品的粒度之比称为总粉碎比
23
3.3.3 粉碎过程热力学
粉碎作业是一个需消耗外功的不可逆过程,S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粉碎过程的损失功为
WL=TS
若完全可逆过程的有效功为WE

W总=WL+WE
粉碎效率
=WE/W总=1- WL/W总
只有表面能增加所消耗的外功才是有效功,即 =A/W总
24
3.3.4 粉碎过程动力学
ng 32/ D0 0.2D ng n 32/ D0 ng n (1 ~ 1.5)
湿法间歇球磨机则按下式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