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画概论

动画概论

《动画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开课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适应专业:动画
总学时数:32学时学分:2学分
适用学期:第1学期
选用教材:动画艺术史出版单位及时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画的定义与历史,重要的流派与个人及创作方式,学习拍摄电影相关技巧,通过作业与论文,进一步加强训练和观察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画电影鉴赏水平。

二.课程要求
通过几周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电影从被发明,到日渐担当各种社会使命,特别是成为当代艺术中重要的一种媒介的历史,对动画史上重要的艺术家、流派有理性的认识,并能够对自己的创作起到一定作用。

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动画电影的历史,了解动画电影的语言,画面控制等,在此激发学生热情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实践,鼓励学生多作个性化尝试,注重作品创作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动画理论(2课时)
一、动画的起源
1、动画的产生。

2、雷诺的贡献。

3、逐格拍摄技术和勃莱克顿。

4、动画电影的发明者科尔。

5、动画之父雷诺。

二、动画的特点
1、动画片的分类。

2、动画的特点。

3、走向写实的动画片。

三、动画的定义
1、动画的定义。

2、动画新概念
第二节动画历史(6课时)
1、动画的萌芽期--动画意识的觉醒。

2、动画的探索期--动画技术和工具的革新。

3、动画的完善期--实验性动画短片的探索:
①1906-1937年美国的动画。

②1906-1937年欧洲的动画。

③1906-1937年亚洲的动画。

4、成熟期--传统影视动画的繁荣
①1937-1982年美国的动画。

②1937-1982年欧洲的动画。

③1937-1982年亚洲的动画。

5、分化期--动画形态的分化:传统动画与数字动画。

第三节动画的历史和表现形式(2课时)
1、动画历史
①美国动画历史:起源、概念、表现形式、结构、主题。

②欧洲动画历史:特征、与美国动画的区别、实验性创意短片、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学派。

③亚洲动画历史:日本动画(起源、特点、动画大师)中国动画(起源、动画片、剪纸片、木偶片、影片介绍、动画大师)。

第四节动画的原理(2课时)
1、压缩与伸展。

2、预备动作。

3、夸张。

4、重点动作和连续动作。

5、跟随与重叠。

6、慢进与慢出。

第五节动画的制作流程(6课时)
1、传统动画制作流程
①、前期。

②、中期。

③、后期。

2、三维动画制作流程
①、前期。

②、中期。

③、后期。

3、定格动画制作流程
①、前期。

②、中期。

③、后期。

第六节动画产业(2课时)
动画产业分类:电视、电影、广告、游戏、网络。

动画产业现状。

全球动画长夜发展趋势与中国动画的产业机会。

第七节动画影片鉴赏(12课时)
1、研究动画片欣赏的意义
2、欣赏的本质
3、动画影视作品客观的认识和分子
4、影片分析之一:中国动画
5、影片分析之二:美国动画
6、影片分析之三:日本动画
教学中将运用个别辅导、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通过小结学生作业,使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完成作业。

作业:1.课外阅读量。

2.不少于二千字之论文。

四.考核方式和要求
要求:按作业要求中标准,由3人教师评分。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

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由教研室主任组织3—5名教师组成课程考核小组进行集体评分,并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

考试执行理论二八的考核体系进行。

附:参考书目
1:、《动漫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2、《动画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3、《动画笔记》京华出版社
,
安排如下:
章次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总计学时 2 6 2 2 6 2 12 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