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探析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探析

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探析
陈静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5000
摘要:利用第二课堂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锻炼和展示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面临参与面小、受益面不大,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指导,以及学校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因此要加强重视与扶持,认真计划、合理安排,加强监督和指导,并建立与相适应的评价模式,促进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宗旨就是利用课余时间,以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外语课外活动,将课堂所学的外语知识通过课外活动所创设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和自主学习,使学生将第一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得到巩固和扩展,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开设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只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属于基础课程,上课时间有限。

要在有限的时问内既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使其能将书本知识迅速转化为实用知识,这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个大难题。

既然是基础课程,就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学习上,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和相当的基本知识,谈什么实际运用和交流呢?所以,笔者认为传统教学在现有的条件下还是有其一定道理的,只是尚需大力改进。

而近年提出的诸多新方法,如交际教学法、双外教学法、3T教学法、视听教学法等等,虽然都曾轰动一时,反响极大,然而几年来的实验表明,这些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兴趣,开创了新思路,可四、六级成绩反不如传统教学法来得好,实验班学生到社会上也未见有什么优势,可见其弊端多多。

开拓第二课堂这一隐性课程,既将这些新教学法的优点利用起来,又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法的单调枯燥等缺点;既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足够的知识,又能把这些知识变成语言,变成工具。

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二、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面临的问题
大部分高校的师生对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持有非常积极的肯定态度,但各学校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不是很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参与面与受益面偏小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对象应该是所有在校学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很少的学生参与到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没有从中获得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锻炼。

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较常见的口语角和英语戏剧表演为例,其主要参与者是少数英语成绩较好,特别是口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干脆不参加,即使有的参加了,也只是被动地担当观众的角色。

另外,参加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多为一、二年级学生,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结束了大纲规定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等原因,很难得参加类似的学习活动,结果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成了少数学生英语“秀”的舞台,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管理
和其它教学形式一样,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理论依据和内在特点,必须按照其发展规律和遵照一定的客观要求进行,所以配备一定的师资力量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正确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但根据我们的调查,由于受到观念、资金不足和师资短缺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很多学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没有配备长期、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尽管有不少英语教师出于职业的本能、对教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心,以各种形式对本校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专业支持,做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工作,应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但这些工作几乎是义务的,随机性比较大,很难保证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长期性、系统性和高效性。

(三)学校扶持力度不足
目前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所需要的场地等硬件和设施配备处于学校的“边缘化”考虑的境地。

虽然很多高校有“学生活动中心”等建筑场所,有的场地和设备在所处位置和结构设计等方面比较适合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但这些场所往往被那些非第二课堂的活动占用,第二课堂活动只能在那些非第二课堂的活动的间隙中进行,而且一些场地的使用需要通过教务处、组织部和保卫处等部门层层审批,给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另外,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也需要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撑。

但各学校用于学生第二课堂经费的比例明显过低,用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就更少,客观上制约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三、解决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重视和扶持
在思想上,学校各级领导、英语教师、学生都应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达成共识。

为此,各级领导应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支持;英语教师也
应排除“份外之事”的思想干扰,积极投人到第二课堂的活动中,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学生则应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兴趣爱好尽可能地参与到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去。

教学设施、图书资源等物质条件也是搞好第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

对此,学校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在校园资源的补充和利用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多媒体教室的开放,图书馆英文报刊、杂志、书籍的采购。

在立足于现有教学设备的同时,提高视听教室的利用率;集中视听资料,开放听力自习室和录像室等等;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第二课堂学习的环境。

经费的解决对提升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经费的解决需要学校给与一定的支持。

同时,依托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一些有效的经营模式,取得一些教育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的支持和赞助。

(二)认真计划,合理安排
第一,大学英语的教学部门应把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纳人正常的教学日程上来。

从全局出发,依照大学英语各个阶段的不同教学重点与特点,对第二课堂活动作出整体的部署。

第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管理的总负责人,应统一协调安排各项活动。

对学期的具体活动安排应在学期初向全体教职员宣布,使大家心中有数,方便给与积极的配合。

第三,专项活动的指导教师,也要作出其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使整个第二课堂的活动呈现出有序运行状态,各项活动间出现互动互补效应。

这种事先的计划、安排可以使第二课堂教学合理化、系统化、科学化。

(三)充实师资力量,加强监督和指导
作为督导者的教师不可能一个人对所有学生参加的所有活动都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因此,英语第二课堂活动需要一支专门负责的特色师资队伍。

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中也需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各有所长的教师应承担不同的活动任务,而不再是样样包揽。

这无疑对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应该有个性化的突破。

学校可通过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合理安排他们进行学术进修,以保证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也可尝试从校内外聘任兼职或专职英语辅导员,全面协助学生课外英语学习和活动的开展。

(四)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式
要以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为依托,建立一个新型的、动态的、交际的、师生互动的评价模式,将第二课堂英语教学过程评价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活动的一部分,纳入到双方各自的学分考试、岗位考核的终结性评估中。

进而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
得到科学、合理的考核,使相关部门和教师的工作得到全面、理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周淑珍.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J].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377—379.
[2]赵广平.如何搞好大学英语课外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S):5-6.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
[4]高燕.开辟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62-64.
[5]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2004(3):10—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