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剖析
摘要: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主宰课堂,导致学生英语各方面能力较差。
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现状和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以此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1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现状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往往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过程也仅仅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而已。
许多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在教学课堂上缺乏互动,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很难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不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相对陈旧,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词汇数量、轻质量,重文章精读、轻泛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应试教学、轻素质培养等现象。
这种教学方法,完全缺乏实践的体验和巩固,缺乏师生之间互动,教学实用效果较差。
二、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听力技巧培训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一直困扰着学生,一些大学生尽管已学了近十年的英语,英语听力能力仍然很差,不但是英语讲座,就是日常英语对话,听起来仍然十分困难。
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极其缺乏听力技巧和听力训练,而在目前中国的大学,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等因素都制约了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
2、缺乏翻译能力的培养
在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教学普遍都是以“教学翻译”为主导,而缺乏翻译理论、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以及翻译实践的系统翻译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一味地灌输备课内容,学生则一味地接受,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或是真实语言环境下进行翻译实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花费了很大的功夫记单词背句子背语法,确实对于打下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有促进作用,但是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主动性,缺少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久而久之,教师授课方式死板,教学内容枯燥,难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并且不利于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3、缺乏课堂互动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整个授课时间英语教师基本上都在讲解自己的备课内容,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通常两节课的时间仅够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已,这就导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单调,教师一味的“讲课”,
使得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三、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几点建议
1、注重学生听力技能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听力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是综合性的交际活动。
在此过程中,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际互动,二是学生与所听内容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听力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辅助,达到提升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在有些大学的英语课堂上,部分英语教师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用中文讲课,无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英语环境,这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技能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2、注重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
翻译能力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
对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也是大学英语整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考试中还是实践生活中,翻译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适时、合理地穿插翻译活动,把理论与实践、翻译与笔译两者结合起来。
教师由过去的“权威”变为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过去的“听众”变为课堂的“主角”,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翻译学习,掌握翻译的要旨和领悟翻译的实质,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
力。
3、增加课堂教学互动
互动式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倡导学生主体性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使自己在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格等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4、合理引进多媒体等信息技术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信息接受量小,方式较为单一,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导致教学效率较低。
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多媒体系统教学既能够生动地创造出所需的教学环境,又可创造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学生可以边看边听,视听觉相结合,成为感知的主体,这样可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
毋庸置疑,新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然而,新的教学技术永远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位置,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应该吸收借鉴传统教学模式中优势部分,并合理利用新的教育技术。
5、引进英文电影
电影中的语言往往都是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英文电影中的对
白也都是非常简洁的,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口语表达,但是又蕴含了深刻的意义。
电影的语言简洁、生动,贴近生活,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英文电影的内容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的,这样学生们在看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锻炼了听力、口语、翻译能力。
英文电影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促使了英文电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电影的这些特点促进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发展。
对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其所在的语言环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比较容易联想到具体的语言,进而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英文电影具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能在这些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投入与产出完全不成正比,听力、口语、翻译能力较差。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缺乏互动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听力、翻译能力的培训,应当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技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从而使学生英语能力得到提升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萍.硕士研究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442-449.
[2]张海瑞.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
与实践,2010,(7):62—64.
[3]刘意涛.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策略初探[j].教学与管理,2010(36).
[4]王均松,数据驱动学习模式与词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一基于coca语料库的一项教学实验[j].中国外语教育,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