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课件绿色疗法修正直肠给药教程

医学课件绿色疗法修正直肠给药教程


直肠给药的国内应用方向
对于小剂量直肠推注,国内的主要方向是 用于:
1,小儿的外感发热 2,泌尿系疾病的应用,尤其是前列腺疾病
的应用。 3,妇科系统疾病的应用,尤其是慢性盆腔
炎的应用。 4,癌症的止痛。
为什么说直肠给药安全
1,直肠由黏膜屏蔽作用,大的颗粒和杂质 被挡在直肠粘膜外,避免了输液反应的发 生。
中药治疗疾病无耐药性:临床上长期应用 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容易产生抗药性,而 中药就很少出现这一弊端。原因是中药多 为复合作用,一般应用多为复方。
为什么直肠给药适合婴幼儿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 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婴幼儿肠 壁较薄,具有通透性高、肠壁孔隙大、蛋 白质结合率低、可使药物分布容积呈增大 趋势的优点。
2,直肠给药在20分钟内可以被冲洗出。 3,直肠给药避免了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含有苯甲醇的药物儿童不能使 用,为什么可以用于直肠给药
1,苯甲醇儿童肌注,会引起疼痛,感染,臀大肌 痉挛萎缩,但我们推广的是直肠给药,损伤不到 患者的臀大肌。而且避免了疼痛性休克,晕针现 象。
2,有的医生和患者家属担心苯甲醇的肝损害,这 正是小剂量直肠推注的优点,没有肝脏的首过效 应。
修正直肠 给药教程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直肠给药
1,直肠给药安全,疗效迅速,对于儿童及老年人肝脏脆弱的患 者尤其适用。
2,直肠给药解决了有些中西医常规方法难以治疗的疾病,如, 前列腺疾病,女性盆腔疾病,小儿发热,消化系统疾病等等, 提供了一种高效,绿色的给药方式。
3,直肠给药,代替了有些不必要的输液,中药尤其是清热解毒 中药代替了有些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符合国家对于输液和抗 生素的双限政策,减少输液反应和过敏反应,减少临床事故的 发生。
直肠给药——现代医学研究 直肠吸收药物三条途径
1、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下 腔静脉)大循环,可以避免首过效应 ; 2、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 3、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所以直肠给药可以 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
药物的直肠吸收
主要由经典细胞转移理论所支配。根据其化学结 构, 药物可直接经上皮细胞( 穿过细胞) 或经紧 密连接处(细胞间质) 通过直肠壁吸收。是一种单 纯扩散,浓度高向浓度低扩散,所以能够冲洗出 来,保证安全。
直肠给药——六大临床优点
1. 避免了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消除效应,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同时减低了对 肝脏的副作用。
直肠给药的原理
直肠给药——传承与创新医疗技术
东汉-张仲景 首创肛门栓剂和灌肠术
东晋-葛洪 首创了灌肠器械
唐-孙思邈 最早的保留灌肠技术
直肠给药的中医概念
➢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肺与大肠 通过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形成 “肺与大肠相表 里”的关系,而“手阳明大肠经”下和于“足阳明胃 经”。
国内直肠给药由于小儿外感发热的部分医院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 科
2,郑州儿童医院呼吸科 3,昆明儿童医院呼吸科
直肠给药合法吗?
灌肠分保留灌肠,不保留灌肠 不保留灌肠就是直肠给药 医保和农合都有收费条目。
为什么大家对于直肠给药存在误解
1,大家对于直肠给药只是认为只有基层医生使用,二甲以上医院没 有使用,认为不可靠,实际上三甲医院也在广泛使用,只不过没有大 量宣传而已,实际上国内有几百家医院,包括大型三甲医院也在广泛 使用。
2. 不经过上消化道,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还可避免胃酸和各种消化酶对药物 的破坏;
3. 吸收快、起效快,疗效确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直肠给药与静脉滴注在 起效和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且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率是口服给药的2倍。
直肠给药——六大临床优点
4. 操作简单快捷,无创伤,无痛苦,病人乐意接受,提 高了给药的顺应性;
➢ 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 输布全身,从而达到全身肠给药——现代医学研究
下腔静脉
门静脉 直肠上静脉
直肠中静脉
直肠下静脉
结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 半透膜,具有丰富的静脉丛,血液循环旺盛,吸收力强。
2,基层医生没有接受正规的直肠给药培训,对于直肠给药的原理和 方法不懂,而且直肠给药有些讲师都没有经验,连简单的操作都不敢 做,造成对直肠给药没信心,自己摸索时间长,由于处方混乱,大包 围处方,不规范操作给患者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引起医患恐惧。
3,对于药物的理解不充分,不适合直肠给药的药物乱用(比如:片剂 粉碎),没有发挥直肠给药的优势。
4,直肠给药减少了中药注射剂颗粒度大,杂质入血带来的临床 不良反应,有利于发扬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直肠给药与输液
直肠给药吸收后维持时间较长,进人体循环的量 为50%~70% ,作用速度与静脉用药类似,且药 物吸收后除产生局部治疗作用外,大部分还通过 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直接发挥药效,从而既可减 少药物在肝脏发生化学变化造成肝损害,也避免 了药物经口服被消化液分解破坏。
5. 给药剂量准确、方便、安全。 6. 减少了打针、住院的时间,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
适合直肠给药的药物
首选注射剂型, 其次悬浊液, 片剂最不适合
儿童直肠给药剂量
儿童直肠给药剂量参考: 1、肌肉针剂:按照成人剂量的1/2—1/4量给予; 2、静脉针剂:按药品儿童的公斤计算,取最大剂量的1/2; 3、小儿口服药物:一般取儿童应用剂量的平均值。
直肠给药(灌肠疗法)分类
➢ 直肠给药是祖国医学传统的灌肠法与现代医学的药物体内吸收代谢相 结合的给药方法。
➢直肠给药分类:直肠注入 (小剂量直肠推 注)、大剂量直肠灌注,直肠滴入 、直肠 栓剂。
工具的区别
各种直肠给药的优缺点
(小剂量直肠推注)
1,真正能做到直肠给药给到直肠里的只有小剂量直肠推 注,优点是直肠吸收不进入肝脏,没有肝脏的首过效应, 对于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和婴幼儿安全性高,所用剂量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