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上册复习(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上册复习(好)
海拔
表示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山
坡陡的地 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密集。
等高线
稀疏 。
鞍部 山顶
山体 的不 同部 位
陡 坡
缓 坡
等高线的绘制
陡 等高线密 坡 集
等高距:50米 山 谷
陡 E 崖
A
山顶
G 鞍部
F B
250米 150米
高
山脊
C
低
等高线稀 缓 疏坡
50米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的 判 读
几 条 重 要 的 纬 线
900N 66.50N 23.50N 0o
北极圈
66.50N 23.50N
道
北 回 归 线
赤
0o
23.50S
66.50S
南 回 归 线 南极圈
23.50S
66.50S
900S
1、写出 经纬 度:
A
B
900W
500N
1200W 23.50S
C
1500 1200 900 600 300 00
南半球
大陆:气温最高月份:_____。 1月 气温最低月份:_____。7月 2 月 海洋:气温最高月份:_____。 气温最低月份:_____。 8月
A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B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 形
高纬度地区
低
纬
度
地
区
高纬度地区 高,高纬度地区气温__ 低。 低纬度地区气温__ 低) (从赤道往两极气温越来越___
23.5
0
南 回 归 线
南温带
66.5
0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
五带的划分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 。
范围小
详细
范围大
粗略
4、地图上的方向
①一般而言,“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②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指向 正北 方向; ③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 南北 ; 纬线指示 东西 。
北
西北
东北
一 般 定 向 法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
5、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 的垂直距离。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又叫绝对高度),地图上一段用
300W 00
300W 66.50S
300D
2、有阳光直射的点是
B C
有明显四季变化的点是
A
有极昼极夜的点是
D
西半球
东半球
北 半 球 南 半 球
E
F
N B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0 23.5 N (1)、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40 W 66.5 ; ; 0 0 C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20 E 40 S ;D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700E 100S ; (2)、A、B、C、D位于东半球的有B C D ; (3)、A、B、C、D位于南半球的有 C D ; (4)、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点,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B D 点。 (5)、在图中标出E(600N、00) F(300W、23.50S) 东北 (6)、D在C的 方向。
00
300
600 900
900
1200 1500 1800 1500 1200
900
东经:E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西经20°和东经160° 或写成20°W,160°E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赤道
东、西半球和东西经的划分
西半球
180o 30o W
20o W 10o W
东半球
0o
本 初 子 午 线
90o
经线度数规律
180o
30o
(西经)
20o
10o
0o
本 初 子 午 线
10o
20o
30o
180o
(东经)
越往西度数越大
越往东度数越大
高 中 低 纬 度 的 划 分
90o 60o
高纬度
60o 30o
中纬度
30o
0o
低纬度
0o 30o
30o
60o
中纬度
高纬度
60o
90o
全球经线
900
600
300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地球表层六大板块 地壳运动 板块 运动 学说 板块 不断 运动 张裂 挤压 裂谷海洋 巨大山脉 世 界 的 面 貌 海面上升
人类活动
板块交界带多火山地震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多变的天气
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常用阴晴、风雨、 冷热来表示; 温度——大气冷热的程度; 降水概率——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大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地中海
乌 拉 尔 河
乌拉 尔山 脉
土耳其海峡
大高加索山脉
1、欧洲与非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2 3 、 亚洲与欧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亚洲与非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北美洲与亚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洋
南 极 洲
填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北美洲
太平洋
非洲
印度洋 大洋州
南美洲
南极洲
知识比赛
1、地球表面 71% 是海洋,陆地仅占 29%。陆地主要集中 北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 在 2、亚洲( 最大 ),非洲(最热 ),大洋洲( 最小 ), 南极洲( 最冷,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 ); 3、太平洋( 最大 ), 4、北冰洋( 最冷,纬度最高 )。
西半球
20o
E
10o
E
30o
E
160o
E
180o
西经W
东经E
1800经线:东西经分界 北极
00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的起点,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E W 北极
欧洲 北美洲 非洲 南美洲 亚洲
赤道
赤道
大洋州
南极洲
南极
南极洲 南极
西半球
向西
1600E 200W
东半球
向东
1600E
5、特殊经纬线
北回归线( 23.5°N ), 南回归线( 23.5°S ), 北极圈( 66.5°N ), 南极圈( 66.5°S ), 赤道( 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止), 北极( 90°N ), 南极( 90°S )。
•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 海拔低的地方气温高。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 下降0.6℃。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分布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降水的方要 形式——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降雨是 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的季节变化(多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降水的分布 (多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 3、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多雨;两极地区少雨 ②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多雨,西岸少雨; ③中纬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④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读图分析: (对照P53活动要求)
<-10 C
O
>20 C
O
<-10 C
O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高,海洋气温__ 低。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
返回
低,海洋气温__ 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__ 高。
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是多少?
山顶的 0C= 28.8 气 温
1520米 - 720米 0.60C X 100
0
0
0
0
第2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 自 转 方 向 自西向东 一天
产生昼夜更替
公 转 自西向东
周期 地理意义
一年 产生四季
2、地球的公转
春分—3月21--赤道—昼夜平分 3、4、5月春季
A
夏至6月22 北回归线 北极圈极昼 冬至12月22 南回归线
B
D
北极圈极夜
昼长夜短(北半球)
地壳变动 自然原因 (主要)
海平面的升 降 人类活动
人为原因:
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
1.组成地球表层的岩石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的。
2.全球划分为 六大板块,各个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比较 稳定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世界的火山和地震就主要分布在 板块交界地带
活跃
。
亚欧板块
汶川
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一般,绿色表示 平原 ; 棕、褐或黄色表示 山地或高原 。 颜色愈深,表示海拔越高; 蓝色表示海洋,颜色愈深表示深度越深。
第二章 陆地和海大洋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在北半球,北极地区是海洋;海洋主要在南 。 半球,南极地区是陆地。
北 半 球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东北部连接亚非两大洲 的苏伊士地峡上,开凿 于 1859-1869 年 , 沟 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大 大缩短了从欧洲和北美 洲到印度洋沿岸的航程。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人工河道,位于南北美洲 分界线处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全长82千米,可通行6 万吨级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