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药工艺学试题全解.doc

制药工艺学试题全解.doc

1. 制药工艺学(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 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 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

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4. 半合成制药: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

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5. 手性制药:具有手性分子的药物6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7. 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retrosynthesis analysis):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分析法。

8.“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

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

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

19 分子对称法:一些药物或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具对称性,往往可采用一种主要原料经缩合偶联法合成,这种方法称为分子对称法。

11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

12. 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13.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14. 复杂反应:由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又可分为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

15.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它是将水溶性的酶或含酶细胞固定在某种载体上,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

16. 自动催化作用:在某些反应中,反应产物本身即具有加速反应的作用,称为自动催化作用。

17. 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是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进行反应。

它实质上是促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非环多醚类等三大类。

18. 中试放大: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工艺路线的打通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工艺的一致性。

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件,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量和消耗等。

19. 绿色制药生产工艺:是在绿色化学的基础上开发的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生产工艺。

这类工艺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而开展的。

1.工业上最适合的反应类型是()A. 尖顶型B. 平顶型C. 汇聚型D. 直线型2.最理想的工艺路线是()A. 直线型B. 交叉型C. 汇聚型D. 对称型3.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低的单元反应放在()A. 前头B. 中间C. 后边D. 都可4.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高的反应步骤放在()A. 前头B. 中间C. 后边D. 都可5.在考虑合理安排工序次序时,通常把价格较贵的原料放在何处使用。

()A. 前头 B. 中间 C. 后边 D. 最后6.在工业生产上可稳定生产,减轻操作劳动强度的反应类型是()A. 平顶型B. 尖顶型C. 直线型D. 汇聚型7.在镇静药奈福泮的羰基的还原过程中,可代替氢化铝锂的是()A. 硼氢化钠B. 醇钠C. 锌粉D. 钯碳8.工艺的后处理过程一般属于的过程是()A. 化学B. 物理C. 物理化学D. 生物9.应限制使用的溶剂是()A. 第一类溶剂B. 第二类溶剂C. 第三类溶剂D. 第四类溶剂10.属于第三类溶剂的是()A. 苯 B. 甲苯 C. 乙酸乙酯 D. 三氟醋酸1. B 2.C 3. A 4. C 5. D6. A 7.A 8. B 9.B 10.C1. 可逆反应属于()A. 复杂反应B. 平行反应C. 基元反应D. 简单反应2. 平行反应属于()A. 连续反应B. 复杂反应C. 基元反应D. 简单反应3. 在溶剂的作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使反应分子能够分布均匀、增加分子间碰撞和接触的机会、有利于传热和散热。

B. 溶剂必须是易挥发的C. 溶剂必须是惰性的,不能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D. 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品构型等4. 在重结晶溶剂的选择原则中,不正确的是()A. 溶解度必须很大B. 溶剂必须是惰性的C. 溶剂的沸点不能高于被重结晶物质的熔点D. 溶剂必须容易和重结晶物质分离1. A2. B3. B4. A19. 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不包括( D )A. 原料点是否消失,B. 原料点是否不再变化C. 除了产物和原料外是否有新的杂质斑点生成,D. 是否有新斑点生成2. 中试研究中的过渡试验不包括的是( D )A. 原辅材料规格的过渡试验B. 反应条件的极限试验C. 设备材质和腐蚀试验D. 后处理的方法试验1.世界制药工业的发展动向为:高科技、高要求、高速度、高集中1. 药物生产工艺路线是药物生产技术的基础和依据。

工艺路线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是衡量生产技术高低的尺度。

2. 在设计药物的合成路线时,首先应从入手,然后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

3. 在制定化学制药工艺实验研究方案时,还必须对反应类型作必要的考察,阐明所组成的化学反应类型到底是还是反应。

4.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低的单元反应放在,收率高的反应步骤放在。

5.在考虑合理安排工序次序时,应该把价格较贵的原料放在使用。

6.工业生产上愿意采用反应,可稳定生产,减轻操作个人劳动强度。

7.药物分子中具有______________等碳—杂键的部位,乃是该分子的拆键部位,亦即其合成时的连接部位。

9.应用类型反应法进行药物或中间体的工艺设计时,如果功能基的形成与转化的单元反应排列方法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安排时,不仅需要从理论上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要从实践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实验研究,经过实验设计及选优方法遴选,反复比较来选定。

10. 在应用模拟类推法设计药物工艺路线时,还必须和_____________对比,并注意对比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差异。

11. 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衍生物的合成设计,常可通过查阅有关文献专著、综述或化学文献,找到若干可供_____________的方法。

12. 选择工艺路线,首先应考虑每一合成路线所用的各种原辅材料的来源、规格和供应情况,其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药物生产工艺路线,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2. 剖析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3. “平顶型”、“尖顶型”4.前头,后边5.最后6.“平顶型”7. C—N、C—S、C—O9. 推测合理的排列顺序, 着眼于原辅材料、设备条件10. 已有方法, 化学结构、化学活性11. 简单分子或已知结构, 模拟12. 利用率高、价廉易得1. 反应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等。

2. 水、乙醇、乙酸、乙二胺等属于溶剂,乙醚、二氯甲烷、丙酮、吡啶等属于溶剂,甲苯、正己烷、环己烷等属于溶剂。

3. 反应后处理多为过程,主要包括、、、、以及等单元操作,后处理的方法随不同而异。

1.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品构型等。

2. 质子,非质子,惰性溶剂。

3. 物理操作,分离、提取、蒸馏、结晶、过滤、以及干燥,反应的性质7.在进行重结晶溶剂的选择时,首先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可以进行________________试验,其经验通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

7. 参考前人工作经验, 试管, “相似相溶”原理9. 对于可逆反应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来破坏平衡,以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通过加大某一反应物的投料量或移出生成物来控制反应速度,通常加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投料量。

9. 用移动化学平衡的方法, 价格便宜、易得反应物12.确定适宜的加料次序,必须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综合考虑。

13. 当药物存在多晶型时,用不同的______________进行重结晶,得到产品的晶型不同。

14. 最适宜温度的确定应从__________________入手,综合分析正、副反应的规律、反应速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经济核算等进行通盘考虑。

15. 反应温度的选择首先参考相关文献或类似反应进行设计和试验,常用____________加以选择。

12. 使反应操作控制较为容易、副反应较小、收率较高、设备利用率较高13. 溶剂14. 单元反应的反应机理15. 类推法1. 催化作用包括、、2. 催化反应分为和3. 衡量催化剂的性能指标有:、、、。

4. 催化剂的选择性可以通过产品的和某一反应物的来计算。

5. 现象有时表现为催化剂的部分活性消失,因而呈现出6. 常用的催化剂有:、、等。

7.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分为、、等三大类。

1. 正催化、负催化、自动催化作用2. 均相催化反应和非均相催化反应3. 活性、选择性、稳定性、价格4. 产率、转化率5. 毒化、选择性催化作用。

6. 加氢催化剂、酸碱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7. 鎓盐类、冠醚类、非环多醚类1. 制药工艺研究分为、、以及四个阶段1.实验室研究、小量试制、中试放大、工业化生产17. 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1. “三废”指的是、、。

2. 制药工业的“三废”特点、、、。

3. 表征废水水质的指标有、、、等指标。

4. 药厂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和。

废水的处理程度可分为、、处理。

1. 废气、废水、废渣2. 数量少、成分复杂,综合利用率低,种类多、变动性大,间歇排放,化学耗氧量高、pH变化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