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工理论知识

钢筋工理论知识

钢筋工理论基础知识钢筋的基本分类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其在结构中的用途、化学成分、钢筋强度、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进行分类:1、按钢筋在构件中的作用分有受力钢筋、构造钢筋(见图1)(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是指构件中根据计算确定的主要钢筋,包括有:受拉筋、弯起筋、受压筋等。

(2)构造钢筋:是指构件中根据构造要求设置的钢筋,包括有:箍筋、分布筋、架立筋、横筋、腰筋等。

①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②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③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④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

如腰筋、横筋、预埋锚固筋、环等。

2、按钢筋的化学成分分类碳素钢钢筋、普通低合金钢钢筋。

3、按生产工艺分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

图14、按钢筋的强度划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是热轧钢筋,热轧钢筋按强度可分为四级,Ⅰ级钢筋(235/370级)HRB235,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235Mpa,用符号A表示;Ⅱ级钢筋(335/510级)HRB335,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335Mpa,用符号B表示;Ⅲ级钢筋(370/570)HRB370,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370Mpa,用符号C表示;Ⅳ级钢筋(540/835)RRB540(Ⅳ级钢),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540MPa。

现浇楼板的钢筋和梁柱的箍筋多采用HPB235级钢筋,用符号D表示。

梁柱的受力钢筋多采用HRB335、HRB370级钢筋。

5、按轧制外形分(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6、按直径大小分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钢筋图的识读简介1、钢筋的表示方法为了突出钢筋,配筋图中的钢筋比构件轮廓线粗的单线画出,钢筋横断面用黑园点表示。

见表为了便于识别,构件内的各种钢筋应编号,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引出线端头的直径为6mm的细线圈中。

在编号引出线上部,用代号写该号钢筋的等级品种、直径、根数和间距。

图 1例如:图1中,318表示1号钢筋是3根直径为18mm的Ⅱ级钢筋;214表示2号钢筋是2根直径为14mm的Ⅱ级钢筋;又如8@100表示3号钢筋是直径为8mm的Ⅱ级钢筋,每100mm放置一根(@为等间距符号)。

2、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阅读的一般方法1)、首先看图名、比例、必要的材料、施工等说明;2)、根据所给图样读懂构件的形状、尺寸等;3)、了解该构件使用的钢筋的等级品种、直径、根数和间距;4)、了解该构件各部位的具体尺寸、保护层厚度等。

3、混凝土构件配筋阅读实例实例一:简支梁的配筋图图 2图2是一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配筋图,共标清楚四种规格的钢筋。

①号受力钢筋的规格为2φ12,从图中可知,其两端有半圆弯钩,直径是12mm的HPB235级钢筋,共2根按图中①位置排放在梁的下面;②号弯起钢筋规格为φ12,从图中形状、尺寸可知,其两端有半圆弯钩,弯起角度45°,弯终点距墙内边50mm,直径是12mm 的HPB235级钢筋,按图中②位置排放;③号构造(架立)钢筋规格为φ8,从图中形状可知,其两端有半圆弯钩,直径是8mm的HPB235级钢筋,共2根按图中③位置排放在梁的下面;④号箍筋钢筋规格为φ6@200,从图中形状可知,其两端有斜弯钩,直径是6mm的HPB235级钢筋,按图中④位置钢筋中心间距为200mm均匀排放。

实例二:板的配筋图图 3图3浇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图的一部分,共标清楚三种规格的钢筋。

①号受力钢筋的规格为φ12@250,从图中可知,其两端有半圆弯钩,直径是12mm的HPB235级钢筋,按图中①位置钢筋中心间距为250mm均匀排放在板的下部;②号构造钢筋规格为φ10@200,从图中形状可知,其两端有直弯钩,直径是10mm的HPB235级钢筋,按图中②位置钢筋中心间距为200mm均匀排放在板的上部;③号构造钢筋规格为φ12@200,从图中形状可知,其两端有直弯钩,直径是12mm的HPB235级钢筋,按图中③位置钢筋中心间距为200mm均匀排放在板的上部。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弯曲调整值+(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如: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搭接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搭接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如需搭接的话,还需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弯曲调整值、箍筋调整值、钢筋搭接长度、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表1中的要求。

程》。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3)钢筋砼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

(4)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2、钢筋的弯钩长度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图4所示:180°的每个半圆弯钩长度=6.25 d ;135°的每个斜弯钩长度=4.9 d ;90°的每个直弯钩长度=3.5 d ;( d为钢筋直径mm)3、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45°、60°三种,其弯起增加值是指钢筋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分别见图5和表2。

表2 弯起钢筋斜长及增加长度计算表注:h为弯起高度。

4、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3。

表3 钢筋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5、箍筋调整值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Ⅰ级钢筋或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D不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见图6图6 箍筋示意图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它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和钢筋直径大小确定,见表4。

表4 箍筋调整值箍筋量度方法箍筋直径(mm)4~5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40 50 60 70量内皮尺寸80 100 120 150~1706 筋接头及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伸入支座应有一定锚固长度,如图7 ,锚固长度见表5。

表5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m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Ⅰ级钢筋40d 30d 25d 20dⅡ级钢筋50d 40d 35d 30dⅢ级钢筋45d 40d 35d冷拔低碳钢丝250 mm当配置钢筋的长度不合适时,则一定存在着钢筋接头,钢筋接头的形式有邦扎接头和焊接接头。

接头的搭接长度分别见表6和表7。

表6 受拉钢筋邦扎接头的搭接长度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C25 >C25Ⅰ级钢筋35d 30d 25dⅡ级钢筋45d 40d 35dⅢ级钢筋55d 50d 45d冷拔低碳钢丝300mm表7 受拉钢筋焊接的搭接长度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C25 >C25Ⅰ级钢筋30d 25d 20dⅡ级钢筋40d 35d 30dⅢ级钢筋45d 40d 35d冷拔低碳钢丝250 mm配料计算实例某建筑物第一层楼有L1梁5根,梁的配筋如图8所示,L1梁的配料单,见表8。

试进行钢筋下料计算,并填好配料单。

计算要领如下:1、首先要熟悉图纸。

梁L1钢筋最大编号是4,说明有4中不同形式的钢筋,计算时按钢筋编号从小到大依次计算下料长度,不要跳码,以免出现漏算。

2、根据图中尺寸,明确钢筋的不同位置及各部分必要尺寸。

如图②号筋,从图中看是一弯起钢筋、Ⅰ级、直径16 mm。

位置:弯起前在梁低部位中间位置,弯起后在梁上部中间,弯起点距离墙内缘50mm,在梁端又90°弯折150mm长,端部有180°半圆弯钩。

由梁长度及墙厚等数据,得②号钢筋计算简图,如图9所示。

②号钢筋各部分尺寸计算如下:L1 :150mm,从图中可直接得到。

L2:墙厚240mm+50mm-保护层厚度25mm=265mm。

L3:因梁高h<700mm,所以钢筋为45°弯起。

L3=2(梁高500-上下两个保护层即2×25)=2×450=636.3mm。

L4:梁全长6240+240=6480mm,所以L4=梁长6480-290×2-2×(500-2×25)=5000mm。

3、各号钢筋细部尺寸确定之后,由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各自的下料长度。

②号钢筋,其下料长度为:L=平直段+斜段+弯钩-弯曲调整值=150×2+275×2+5000+2×2×450+2×6.25×16-4×0.5×16-2×2×16 =7226.604、再将构件的根数汇总,并填写钢筋配料单表8(其他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详见配料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