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各民族的风俗和文化

中国各民族的风俗和文化


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
有的地方 还忌在家里唱山歌,吹口哨;吃饭时忌敲碗筷、
翻菜、连续夹菜;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和猎杀入 家宅的小动物。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 忌食狗肉。
建筑
纳西族的建筑古朴典雅,丽江 古城的四方街最具代表性。整 个建筑群都是土木结构的瓦屋, 建筑上的门窗、牌楼上有精工 细雕的图案,题材丰富,线条 生动苍劲,形象栩栩如生,显 示了纳西民族的艺术造诣和审 美情趣。 丽江古城有“东方的威尼斯” 的美誉。泸沽湖畔摩梭人的木 楞房,则以整根圆木堆垛成壁, 用树块劈成板做瓦,井干式的 造型,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 也不用砖瓦,不仅冬暖夏凉, 还特别防震。四合院直观的反 映其婚姻形态、家庭组织和宗 教信仰,是母系社会的农历记年。主要节日“三 月龙王庙会”、农历正月十五日的“米 拉会”(即棒棒节)、夏历七 月中旬 举办的丽江七月会,也称为“七月骡马 会”等。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 午、中秋等均与当 地汉族大致相同, 春节是最大的 纳西族以农历记年。主要节日“三月龙 王庙会”、农历正月十五日的“米拉会 ”(即棒棒节)、夏历七 月中旬举办 的丽江七月会,也称为“七月骡马会” 等。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 中秋等均与当 地汉族大致相同,春节 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 活动。
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 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 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纳西族
我国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 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 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 镇等。现有人口为308839人。
关于玉龙雪山的传说
玉龙雪山在纳西族被称为“波石欧鲁”,意为白沙的银色山岩。 其银装素裹,十三峰连绵不断,由北向南呈纵向排列,延绵近 50公里, 东西宽约13公里,宛若一条“玉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十三 峰,峰峰终年积雪不化,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 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 在纳西族人看来,玉龙雪山是一座神圣的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 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至今丽江还举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节”。元 代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到丽江时,曾封玉龙雪山为“大圣雪石北岳安邦 景帝”。 听当地人讲,在纳西族中世代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玉龙 雪山深处,有一个美妙的地方,叫玉龙第三国,一直成为纳西人民的理 想王国。在那里"天上太阳红,月亮象圆盘,星星在欢笑,百鸟空中舞, 玉笙四面响,斑虎当坐骑,白鹿做耕牛,凤凰当晨鸡,冰雪酿甜酒"。 人们不愁吃穿,不分高低贵贱,不分远近亲疏,和和睦睦,自由自在地 生活。自古以来,有不知多少的纳西青年男女,因为不满意包办的婚姻, 他们便怀着对玉龙第三国的神往,纷纷成双成对爬上玉龙雪山找一片美 丽的地方殉情而死,他们认为殉情后他们的灵魂就可以进入玉龙第三国, 享受天堂般的生活了!纳西人给这种殉情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游舞"。
禁忌
纳西族性格热情开放。有着知书识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
德。在公共场所忌高声喧哗、说粗话,骑马到寨前必须下 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不 可跷二郎腿;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打主人家的狗,不能主 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不能询问 “阿夏”的情况,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 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中国各民族的风俗和文化
初二一班张鸣仁
中国少数民族概要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 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 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 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
纳西族的服饰

“披星戴月”的纳西人:纳西族妇女以勤劳能干,贤德善良而著称。她们的传统服饰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各地的服饰也有着差异:丽江县大研 一带纳西妇女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 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 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 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 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它一般用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 方下圆,上部缝着6厘米宽的黑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 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 晚归,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 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人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睛”,这是崇拜 蛙的丽江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纳西族后的产物
关于服饰的传说
纳西族老者于它的神话传说也很多。相传在很久以前, 纳西族居住在湖畔的大山上,过着宁静的生活。不料有一年 出现了一个凶狠的旱魔,他放出八个太阳与原有的太阳一起, 轮番烤灼大地,人间没有黑夜,大地处处焦黄。有个叫英姑 的纳西族姑娘,立志要到东海请龙王。她用鸟的羽毛编织成 了一件五光十色的“顶阳衫”,披在背上向东方奔去。英姑 到了东海边,恰巧遇上龙三太子,两人相爱。龙王派龙三太 子陪她回家乡解除旱情。可恶的旱魔施记将龙三太子陷入深 潭,让大象和狮子把守潭口,可怜的英姑与旱魔一连搏斗了 九天,终因气衰力竭,倒在了地上,从此,这地方就叫“英 姑墩”(即丽江)。龙三太子拼死冲出深潭,呼叫着扑向英 姑倒下的地方,变成纵横丽江坝子的泉水。白沙三多神见状 造了一条雪龙,一连吞下了七个太阳,并把变冷后的太阳又 吐到地上,只留下一个太阳将之变成了月亮。三多神把七个 冷太阳捏成了七个闪光的星星,镶在英姑的顶阳衫,以资表 彰。为了纪念英姑,纳西族姑娘依照英姑的顶阳衫做成了精 美的羊皮披肩,象征勤劳勇敢,世代相传,沿袭至今,因而 羊皮披肩含有“披星戴月”之意,寓意纳西族勤劳辛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