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运作管理与管理培训

国际贸易运作管理与管理培训

4.开立远期付款信用证,并许以优厚利 率;
5.证中申请人与受货人分别在不同的国 家或地区。
三。“软条款”/“陷阱 条款”诈骗
所谓“软条款/陷阱条款诈骗”,是指 诈骗分子要求开证行让出主动权,完 全操作开证方手中,能制约受益人, 且随时可解除付款责任条款的信用证, 其实质就是变相的可撤销信用证,以 便行骗我方出口企业和银行。
特征:
1。来证金额较大,在50 万美元以上;
2。来证含有制约受益人权利 的“软条款”/“陷阱条款”, 如规定申请人或其指定代表签 发检验证书,或由申请人指定 运输船名、装运日期、航行航 线或声称“本证暂未生效”等;
3。证中货物一般为大宗建 筑材料和包装材料,花岗石、 鹅卵石、铸铁盖、 木箱和纤 维袋等;
二.国外经营人员如何有效
利用商业资源
1、建立商业信息库 2、逐级分类利用 3、灵活商业交易形式
4、巧妙利用以下渠道:
1). 中国驻外机构(使、领馆、商 务参赞、中资公司)
2). 当地的商会、产品联盟 3). 当地经销商和大客户 4). 东道国对外商的各种优惠 5). 当地的华人华侨
第二章 国际贸易业务
特征:
1.信用证的开证行为假冒或根本无 法查实之银行;
2.保兑行为国际著名银行,以增加 欺骗性;
3.保兑函另开寄来,其签名为伪冒 签字;
4.贸易双方事先并不了解,仅通过 中介人相识;
5.来证金额较大,且装效期较短。
第二节 对跟单信用证诈骗
的防范对策
诈骗受害者通常涉及出口方银 行和工贸公司,采取有效的措 施, 避免或减少诈骗案, 防范对策:
4。诈骗分子要求出口企业 按合同金额或开证金额的 5%——15%预付履约金、 佣金或质保金给买方指定代 表或中介人。
5。买方获得履约金、佣金 或质保金后,即借故刁难, 拒绝签发检验证书,或不通 知装船,使出口企业无法取 得全套单据议付,白白遭受 损失。
四。伪造信用证修改
书诈骗
所谓“伪造信用证修改书诈骗” 是指诈骗分子不经开证行而径向通 知行或受益人发出信用证修改通知 书,企图钻出口方空子,引诱受益 人发货。以骗取出货物。
特征:
1.信用证不经通知,而直达受益人手中,且信 封无寄件人详细地址,邮戳模糊;
2.所用信用证格式为陈旧或过时格式; 3.信用证签字笔划不流畅,或采用印刷体签名; 4.信用证条款自相矛盾,或违背常规; 5.信用证要求货物空运,或提单做成申请人(进 口商)为受货人。
二。盗用或借用他行密
押(密码)诈骗
二.分析交易对象的资信、实
力、优势与劣势
1、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 2、考察交易对象(银行或咨询机构、工商团体驻 外机构等) 3、评价优劣:定指标、定权重、定资信标准、定 分、评级。 4、考察不确定因素: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评 估体系的准确性科学性、对象变化的风险
三.全面调研与评估交易对
象、市场进入战略
五。假客检证书诈

所谓“假客检证书诈骗”,是指诈 骗分子以申请人代表名义在受益人 出货地签发检验证书,但其签名与 开证行留底印鉴式样不符。致使受 益人单据遭到拒付,而货物却被骗 走。
特征:
1.来证含有检验证书由申请人代表签署 的“软条款”。
2.来证规定申请宇通客车进中东、古巴——后
继勃发 沃尔玛来中国——喜忧参半 迪斯尼去香港——一炮打响
模拟训练:以海信为例,应用上述流程建 立海信与以色列的商务关系
第二节 国际商务人员的素质和
商业资源利用渠道
一。国外经营人员的
基本素质培养
1、专业素质:对行业的精通、技术、 技巧 2、业务能力:谈判能力、跨文化能 力、沟通能力、外语能力 3、知识结构:专业知识、业务知识、 国际金融贸易、投资、世界经济等 4、跨文化意识
风险
三大结算方式信用证、汇付、托收的利弊 与选择
一。信用证结算流程
议付行
开证行
出口商
进口商
1.信用证的玄机和审证技巧 2、D/P和D/A的妙用
案例讨论:信用证使用不当的案例分 析
二.信用证结算关键点和国际贸易结 算中的陷阱、诈骗与防范
一.假冒或伙印鉴(签字) 诈骗
所谓“假冒或伪造印鉴(签字)诈骗,” 是指诈骗分子在以打字机打出并将通 过邮递方式寄出的信用假冒或伪造开 证行有权签字人员的印鉴(签字),企 图以假乱欺受益人(出口商)盲目发货, 最终达到骗取出口货物目的。
五.签定合同并履行
1、国际贸易合同履行 2、合同转让 3、合同变更:对标的物更改、履行地方 式更改、有效期更改 3、合同终止:已经履行、解除、债务相 互抵消、债务人依法将标地物提存、债权 人免除债务、法律规定终止
六.制定合同纠纷解决预案
1、违约责任与补救措施 2、不可抗力与免责条款 3、索赔条款:异议与索赔、罚金 解决方案: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C.在签订合同后,更改信用证的条 款,防范措施
D.买家在没有正本提单的情况下把 货物提走,防范措施
5、进出口合同的条款及 相应的国际惯例
6、合同签订中常见问题和后果
7、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的常见手段 和应对策略
案例分析: 1.安徽某家具企业外贸出口被骗 2.四川某企业审证不到位造成损失
第三章 国际结算流程——信
国际贸易运作与管理培训
领军中国-影响中国教育培训界 10大领军人物 亚洲十大培训师
龙云安博士
龙云安,国际贸易硕士、世界经济博士、亚洲十 大培训师,领军中国-影响中国教育培训界10大 领军人物,中国国际商务的资深培训师。自90 年代初以来长期从事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实 务工作,先后担任过外贸业务员、经理和外贸总 经理,近年来先后为福田雷沃、海信集团,山东 龙大集团,中国二汽,通钢集团,三一重工,郑 州宇通集团、北方工业、广西、杭州、温州、宁 波、深圳、成都等地国际贸易公司作中东、东南 亚、西亚俄罗斯、中美洲等国际市场拓展和国际 商务运作方面的内训,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 论造诣。
第二、出口企业必须慎重选择贸易伙 伴。在寻长找贸易伙伴和贸易机会时。应
尽可能通过正式途径(如参加广交会和实地 考察)来接触和了解客户,不要与资信不明 或资信不好的客户做生意。在签订合同前, 应设法委托有关咨询机构对客户进行 资信
设想,以便心中不数,作出正确的选择, 以免错选贸易伙伴,自食苦果。
第三、银行和出口企业均需对信用 证进行认真审核。银行「审证侧重
六.进出业务的风险与防 范
1.进出口合同形式的选择与订立
3.进出口业务的某些特征 是孳生诈骗的源泉
A.象征性交货——先货后单 B.单、货分离——商业信用与银 行信用转移 C.多方交接——商、银、运、险、 检、代 D.多国异地——跨文化与法律差 异
4.进出口业务的风险
A.国外买家要求赊货,防范措施 B.买家隐瞒申请破产保护的事实, 防范措施
所谓“盗用或借用他行密押(密码)诈 骗”,是指诈骗分子在电开信用证中, 诡称使用第三家银行密押,但该第三 家银行的确认电却无加押证实,企图 瞒天过海,骗取 出口货物。
特征:
1.来证无押,而声称由第三家银行来电 证实;
2.来证装、效期较短,以逼使受益人仓 促发货;
3.来证规定装船后由受益人寄交一份正 本提单给申请人;
特征:
1。原证虽是真实、合法的, 但含有某些制约受益人权利 的条款,亟待修改;
2。修改书以电报或电 传广度方式发出,且盗 用他行密押或借用原证 密码;
3。修改书不通过 载证开出,而直接 发给通知 行或受益 人;
4。证内规定装运后 邮寄一份正本提单给 申请人;
5。来证装、效期较 短,以迫使受益人仓 促发货。
贸易条件 FOB对进出口双方的责任义务约定 CFR对进出口双方的责任义务约定 CIF对进出口双方的责任义务约定
四.进出口业务中的单证 种类、填制、审查
产地证书、商检证书、装箱单、重量 单、报关单、质量单、大副收据、提 单、保险单、
五.报关手续及流程
2.付款方式的选择和 风险
三大结算方式信用证、汇付、托收的 的风险与防范
3.来证要求一份正本提单交给申请人代 表;
4.申请人将大额支票给受益人作抵押或 担保;
5.申请人通过指定代表操纵整个交易过 程。
六。涂改信用证诈

所谓“涂改信用证诈骗”,是指诈骗 分子将过期失效的信用证刻意涂改, 变更原证的金额、装效期和受益人名 称,并直接邮寄或面交受有,以骗取 出口货物,或 诱使出口方向其信用证, 骗取银行融资。
银企协作,一致对外。树立 整体观念,互相配合,增强 防诈能力。
·
第二篇国际贸易管理基础
第一章 国外市场管理 第二章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应用基本技巧
第一篇
国际贸易运作
第一章 国际商务流程—找、分、
评、谈、合、纷
际商务流 程
一.寻找国外交易对象
寻找交易对象的途径:公开出版物、 国外银行、国内外商会、行业组织、 贸促机构、友协、驻外使馆领馆、展 交会、国内外咨询机构、网络信息技 术平台
流程
国际贸易业务流程
磋商阶段
询、发、接
签定合同
品、数、包、价、货、 支、险、检、索、仲、抗
合同履行
货、证、 船、款
1.磋商阶段主要工作与注意事项 2.合同签定阶段关键点 3.合同履行阶段各环节衔接
二.进出口合同内容: 品、数、包、价、货、支、险、检、 索、仲、抗
三。国际贸易条件与基
本贸易术语
第一、出口方银行(指通知行)必须认真负 责地核验信用证的真实性,并掌握开证行 的资信情况。对于信开信用证,应仔细核对印
鉴是否相符,大额来证还应要求 开证行加押证实; 对于电开信用证及其修改书,应及时查核密押相 符与否,以防假冒和伪造。同时,还应对开证行 的名称、地址和资信情况与银行年鉴进行比较分 析,发现疑点,立即向开证行或代理行查询,以 确保来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开证行的 可靠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