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题目:图书管理系统设计院系:工程技术系专业班级:计算机应用技术1101组长:姚勤富完成日期: 2013-10-31指导老师:***组员 :杨晓峰杨阳杨翼天杨志强姚勤富姚莎2013年 10 月 31 日目录一实验目的: (4)二可行性分析 (4)2.1.项目背景分析 (4)2.2.性能分析 (4)2.3.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 (5)2.4.项目基本目标分析 (5)2.5.技术条件可行性分析 (5)2.6.经济可行性分析 (5)2.7.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5)2.8.操作方面的可行性 (5)2.9.可行性的结论 (5)三项目开发计划 (5)四需求分析 (6)4.1需求分析概述 (6)4.2数据流程图 (7)1)顶层数据流程图 (7)3)图书管理数据流程图 (8)4)借书数据流程图 (8)5)还书数据流程图 (9)6)查询数据流程图 (9)4.3数据字典 (10)五概要设计 (11)5.1编写的目的 (11)5.2定义文档 (12)5.3运行环境 (12)5.4基本设计概要和流程图 (12)5.5系统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 (13)5.6系统软件结构图 (14)5.7图书管理系统H图 (14)六详细设计 (15)6.1界面设计简介 (15)1)系统登陆流程 (16)2)图书录入流程图 (17)3)图书修改流程图 (18)6.3核心算法 (18)七系统测试计划 (20)7.1测试内容 (20)7.2测试条件 (21)7.3主要测试说明 (22)7.3.1)身份验证测试 (22)7.3.2控制 (22)7.3.3输入、输出、过程 (22)7.3.4借书测试 (23)7.3.5控制 (23)7.3.6输入、输出、过程 (23)7.3.7还书测试 (24)7.3.8控制 (24)7.3.9输入、输出、过程 (24)7.3评价准则 (24)八项目总结报告 (25)第一章第八章由组长和组员共同讨论编写第二章:“可行性分析”由姚勤富负责编写第三张:“项目开发计划”由杨晓峰负责编写第四章:“需求分析”由杨阳负责编写第五章:“概要设计”由杨翼天负责编写第六章:“详细设计”由杨志强负责编写第七章:“系统测试”计划由姚莎负责编写最后由组长姚勤富负责文件的排版。
一实验目的:采用C/S模式完成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完成需求分析所有流程。
二可行性分析2.1. 项目背景分析图书馆人员结构复杂,人员数量有限,涉及方面很广,如果还使用人工操作处理图书借阅问题,工作将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极大的浪费了资源;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需要手工操作许多事情,不但麻烦,而且经常出错,给广大用户带来不便,所以开发这个图书管理系统,此系统采用C/S模式,能够充分的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的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过后再移交给服务器,具有客户端响应快的优点,十分适合于图书管理系统这种客户流动量大且不稳定的系统。
本项目名称为“图书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为管理员设计,方便查找图书及录入图书。
系统功能主要包括:1)对于每一种书籍,除可查看其基本信息之外还可查看其总数以及目前在馆数量2)可增添新的书籍3)可删除已有书籍(如有读者借了该书籍尚未归还,则不允许删除)4)可修改书籍的基本信息5)能够通过读者基本信息(包括:证号、姓名、性别、系名、年级)单个或以AND方式组合多个条件查询读者信息6)对于每位读者除可查看其基本信息之外,还可查看其已借的书籍列表、数量、借还日期7)可增添新的读者8)可删除已有读者(如该读者有尚未归还的借书,则不允许删除)9)可修改读者的基本信息10)可完成借还书籍的手续11)还书时如超期,应该显示超期天数12)借书时如果有超期的书没有还,则不允许借书13)可查询有哪些读者有超期的书没有还,列出这些读者的基本信息2.2. 性能分析图书管理系统的使用者是个人或是管理员。
对于管理工作,性能要求不是太严格,但需要方便图书入库等操作。
2.3. 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由于图书管理系统的图书量会非常大,所以在对这些图书导入和查询时要保证速度。
对于整个系统,由于是对管理员专用,并未设置权限控制。
但是,数据库中的数据需要定时备份,防止系统数据丢失。
2.4. 项目基本目标分析该系统的目标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需要操作方便,方便管理员的管理。
(2)系统需要提供综合查询功能,方便图书的查询。
(3)系统需要良好的扩展性,方便功能扩展和性能扩展。
2.5. 技术条件可行性分析本系统是一个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发的应用程序,现有的开发技术已经成熟,虽没有大规模推广,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被广泛应用。
利用现有的技术可以达到功能目标。
2.6. 经济可行性分析该系统为系统,花费小,开发时间短,开发人数少,既经济又适用。
2.7. 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所建议系统的研制和开发都选用正版软件,将不会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不会违反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律。
2.8. 操作方面的可行性本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充分考虑用户工作流程、计算机操作水平等,尽可能提供更人性化、直观的界面,满足用户要求。
系统的操作方式在用户组织内可行。
2.9. 可行性的结论经上述可行性分析,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可以立即开始进行。
三项目开发计划本项目开发的目标主要是完成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管理,图书流通管理,登录、退出系统功能,其中读者信息管理包括读者增加、读者信息修改、读者离校注销;图书信息管理包括图书增加,图书信息修改,图书删除等;图书流通管理主要包括图书的借阅、归还等。
除此之外,还需编写文档,主要内容有此项目的完成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明确业务愿景和范围、完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设计项目进度计划。
四需求分析4.1需求分析概述管理是每一个高校都必须切实面对的工作,但是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图书资料。
这种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地,保密性差且较为繁琐。
另外,随着图书资料数量的增加,其工作量也将大大增加,这必将增加图书资料管理者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这将给图书资料信息的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图书馆面临越来越多的书籍信息、读者信息以及两者间相互联系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用人工管理图书资料,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其管理方法将浪费许多人力和物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这种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必然被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方法所取代。
图书管理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个分支,有着手工福安里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
由此,开发一套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宽街的查询手段的图书管理系统,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及时的。
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提高,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计算机软件也在各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所以,为了满足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馆书籍,读者资料,接还书等进行高效的管理,并结合现在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在工作人员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前提下,编写图书管理系统软件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使用该系统后,可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图书管理人员可以管理读者的信息,图书的购入,借出,归还以及注销等;可以查询某位读者、某本图书的借阅情况,还可以及时的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
总之,使用该系统之后,图书管理的效率必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4.2数据流程图1)顶层数据流程图2)读者信息数据流程图3)图书管理数据流程图4)借书数据流程图5)还书数据流程图6)查询数据流程图4.3 数据字典五概要设计5.1编写的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提高,计算机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然而中租借图书的机构任然采用手工管理图书的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易出错,手工繁琐,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满足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书籍,读者资料以及借还书情况的管理,在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的前提下,我们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需要尽可能的为工作人员服务,提高他们的管理效率。
5.2 定义文档主要的输入项目:图书信息(书名,定价,出版社信息,作者信息,可否借)借阅用户信息(姓名,年龄,性别,学号,联系方式)借阅信息(ID,数量,押金,借出日期,还书日期)本系统主要完成的功能包括读者信息的维护,也就是读者信息的增加、修改和删除图书信息的维护,也就是图书信息的增加、修改和删除图书流通的管理,包括借阅管理,归还管理系统查询服务,管理员对在库图书信息的查询和读者对自己借阅历史记录的查询5.3 运行环境硬件环境:最低配置:CPU,pentium3 800以上或者其他兼容规格,内存:512M以上。
硬盘:20G以上空间。
推荐配置:CPU,pentium4 1.6G 内存:512M以上。
内存:100G以上空间。
软件环境:windons2000/XP。
SQL server2000/2005 。
VC++6.05.4 基本设计概要和流程图更新图书资料处理流程5.5 系统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5.6 系统软件结构图5.7图书管理系统H图六详细设计6.1界面设计简介1)登陆界面登陆界面主要用于验证登陆用户的信息是否正确,包括验证用户名和用户的密码,登陆界面的设计力求简洁明了,有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以及实用性。
2)读者增加界面读者增加界面用来增加图书系统管理的读者信息,增加时需要输入读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在概要设计是数据字典中包含的读者属性,比如,读者的姓名,年龄以及各种编号等等,读者这家界面要突出功能性。
3)读者修改界面读者修改界面用来修改读者信息,但是只能修改读者所固有的属性,读者由系统分配的属性不能修改。
4)图书增加界面图书增加界面用来在系统数据库中添加入库图书的信息,需要输入图书的基本信息来存储,比如图书的编号,出版社,作者等等。
6.2程序数据流程图1)系统登陆流程6.3核心算法首先系统判断用户在主菜单上所输入的功能选择码是否合法,并根据选择码进入相应功能模块。
登录过程读者或管理员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检查读者或管理员输入的基本信息的合法性检查合法时,则允许登录,反之,则拒绝登录并提示信息。
结束读者增加1.管理员录入数据。
2.系统检查管理员输入的读者基本信息的合法性,如读者类型等。
3.检查错误时,增加失败。
当检查正确后即从读者系统文件中取得读者当前编号和系统日期作为该登记读者的编号和登记日期。
将基本信息写入读者数据文件中。
结束。
修改读者过程1.管理员输入要修改的读者编号。
2.系统根据管理员输入的读者编号先从主文件中读出该记录。
如找不到,则提示该读者不存在,反之则继续操作。
管理员输入修改数据。
检查输入数据合法性,若错误,则提示错误信息,正确则修改主文件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