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枝小学养成教育评价方案与评分细则(最新整理)

桂枝小学养成教育评价方案与评分细则(最新整理)

小学生养成教育评价方案与评分细则
小学生养成教育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反复训练和体验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古人也说:“养其习于童蒙,则作圣人之基立于此。

”可见抓好养成教育,形成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第一要务,是促进健康成长和成就大业的基础。

在遵循学校“育人为本,养成为先”的德育理念前提下,根据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特制定《小学生养成教育评价细则》,充分发挥行为规范养成标准的评估机能,积极开展规范达标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小学德育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特别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本大纲,即以上述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

二、实施原则
1、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整体性是指整个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要有一个总体目标,使小学生在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学习、生
活、文明、守纪等方面,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层次性是指小学的六个年级,跨度大,一般分低、中、高三个阶段,根据其年龄特点,可接受性原则,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使总目标更为具体化,易于操作、实施。

“知”与“行”相结合。

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经过一个“知”、二、
与“行”的教育过程。

应采取多种办法,如广播、图片、班队活动、说唱、笔答等,让学生知道《守则》《规范》和学生养成教育要求的主要内容。

还要尽量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活泼好动,爱参与的天性,给他们更多的尝试练习的机会,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积极的培养。

为此“知”“行”结合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对他们一时过失不能横加批评,要多提醒,和颜悦色;二是要遵循其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一段时间培养的习惯不要太多、太难,要讲实效。

一种习惯一旦形成,便能自然发挥作用,并对其他习惯的养成也会有促进作用。

三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体精神,凡是学生能做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做,如校园劳动、值日生工作、收发作业本,红领巾岗哨、到敬老院和福利院做好事及学校开展的广播操、眼保健操、卫生、纪律等各项常规检查评比。

总之,要以“知”导“行”,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评价,从而提高养成教育效率,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正面引导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正面引导就是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
正面的塑造和培养。

正面引导就是将该讲清的道理讲明白,知道这事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正面引导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是要树立身边的好榜样,学校、年级、班级都要有榜样,都要开展实效性的评比,比出先进,树立榜样。

使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严格要求就是要让学生懂得是非善恶的道德观念,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做,哪些事应该坚决反对。

为使严格要求落到实处,制定管理科学,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有效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

订了制度,一要严格执行,强化训练,规范指导;二要定期检查、督促、评估;三要及时汇总公布,与评比优秀中队、文明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学生、优秀班主任挂钩。

四、校内外相结合。

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在校内外结合中,与家庭的结合最为重要。

学校的养成教育要得到家长的支持、理解,特别对那些溺爱放任型家庭,更要注意沟通,形成共识。

三、评价措施:
1、评价内容多维化。

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从生活好习惯、学习好习惯、文明好习惯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评价学生的行为时,强调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行为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

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可采用全员评价,即自己评、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每期一总评。

4、评价结果应用:分级达标、推动规范,并作为各项优秀学生评比的依据(星级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
四、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学 习 习 惯 评 价 表
评价指标主要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师评
(1)学习时坐姿正确,握笔姿势标准(2)不在过强、过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
(3)学习时不咬笔杆,不边吃边看书,不用手蘸唾沫翻书
(4)自己及时整理书包,能带齐上课所需物品1、学习卫生作息习惯
(5)按时休息、起床,课外有适量体育活动(6)听见上课铃响立即有序走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安静等待;
(7)不东张西望,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不
玩文具等物品
(8)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9)勤于动脑,积极发言,善于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怕说错。

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课堂学习习惯
(10)能及时做笔记
(11)书写工整,作业、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
和修正纸。

格式正确、美观,文字和符号规范,符合老师的要求。

(12)遇到不懂的问题要积极动脑,努力克服作业中的困难
(13)做完作业认真细致检查,按时上交。

3、完成作业习惯(20分)
(14)不抄袭同学的作业
生 活 习 惯 评 价 表
评价指标
主要评价内容 
自评 家
长评
师评 
(1)早晚洗脸刷牙 (2)饭前便后洗手 (3)睡前洗脚 
(4)勤洗澡洗头,身体无异味 (5)勤剪指甲,指甲内无污垢
(6)生吃瓜果要洗净
(7)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包装袋等能主动地给予清理。


1、卫生习惯
(8)自己的课桌肚保持干净 
(9)自己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 (10)自己收拾房间、叠被褥,对自己的房间能自觉打扫、整理;
(11)定期清洗书包、红领巾 
2、动手习惯
(12)能主动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13)爱惜学习用品,不在书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14)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15)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

3、勤俭节约
(16)节约用水、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及时关闭电器的电源,水龙头用后随手拧紧开关。

4、家庭 餐饮
(17)按时用餐,讲究营养均衡,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文明习惯评价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