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

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


算术运算 指两层以上的对应网格值经加、减运算,而得到新的栅格 数据系统的方法。这种复合分析法具有很大的应用范围。图 6-4给出了该方法在栅格数据编辑中的应用例证。
基于栅格数据结构的叠加分析
B A
标号 A B 地貌 阳坡 阴坡
1
3
2
标号 1 2 3 标号 A1 A2 A3 B1 B2
植被 林地 农地 牧地 综合属性 阳坡 林地 阳坡 农地 阳坡 牧地 阴坡 林地 阴坡 农地
A1 A2
B1 A3
B2
复合运算方法
数学运算复合法 指不同层面的栅格数据逐网格按一定的数学法则进行 运算,从而得到新的栅格数据系统的方法。其主要类型有以 下几种:
1耕地 2园地 3林地 4居民点 5独立工矿 6水域 7未利用地

某镇土地利用现状图
4
4
6
4 4 6 4
图 空间聚类分析输出图形
4.1.2聚合分析
概念 聚合分析是根据预先设定的聚合条件,在同一 图层上进行数据类别的合并或转换,以实现空间地 域的兼并,从而将复杂的空间数据合并成预定的类 别 空间聚合的结果往往是将复杂的类别转换为较简单 的类别,大多数以小比例尺图形输出。当从大比例 尺图形向小比例尺图形转换时,常使用这种方法。
题图或地形图进行视觉复合,就可以直觉地解决某些“异物同
谱”分类问题,从而大大提高遥感分类精度。
遥感影像与专题地图的复合
C 专题图和数字高程图视觉复合
专题图通常用平面图来表示,而数字高程模型( DEM )
的立体彩色显示是具有高度真实感的,如果把各种专题图和数
字高程图复合生成立体专题图,可以大大增强视觉效果,便于 人们认识和研究自然资源。例如,把旅游图和数字高程图结合 生成立体旅游景观图,有利于人们观察景点分布和旅游路线选 择;再如将野生动物分布图与数字高程图结合,生成立体野生
A 点、线和面状图之间的复合
通过点线和面状图的相互复合,寻求特征信息在空间上的 关联性。在这里强调的是复合图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生成
新的目标。如要了解居民点与污染区空间位置关系,就可以把 居民点图和污染分区图进行点与面的视觉复合。直觉上可以看
到各个居民点的污染轻重。
又如旅游者在确定旅游线路时,可把该地区的旅游景点图、 地形、交通和旅游者位置进行信息复合,从而帮助旅游者确定 旅游线路等。
叠加分析的定义
• 叠加是把分散在不同层上的空间、属性信息按 相同的空间位置叠加到一起,合为新的一层。 叠合过程往往是对空间信息和对应的属性信息 作集合的交、并、差、余运算,也可再进一步 对属性作其他的数学运算。
复合运算方法
逻辑判断复合法
• 空间逻辑运算
为讨论方便将空间图层A,B定义为二值图象 1、空间逻辑并(或)运算; A∪B =X X∈A 或 X∈ B 2、空间逻辑交(与)运算; A∩B = X X∈A 且 X∈B 3、空间逻辑差运算; A - B =X X∈A 且 X∈B 4、空间包含; AB
动物分布图,可以帮助动物学家对野生动物群体生存环境的研
究。
专题地图与数字高程模型复合
遥感影像与DTM复合
3.2 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3.2.2 叠加分析模型
根据参加复合的栅格数据层不同类别的空间关系重新划分空 间区域,每个空间区域内各空间点的属性组合一致。 叠加结果生成新的数据层,该数据层图形数据记录了重新划 分的区域,而属性数据库结构中则包含了原来的几个参加复 合的数据层的属性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项。 叠加分类模型用于多要素综合分类,以划分最小地理景观单 元,进一步可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各景观单元的等级序列。
复合运算方法
逻辑判断复合法 设有A、B、C三个层面的栅格数据,一般可以用布尔逻 辑算子以及运算结果的文氏图(见图6-3)表示其一般的运 算思路和关系
逻辑关系运算例
例:有土壤厚度(大于50厘米)和土壤类型(红壤 和其他类型)两个二值化图层,不同的逻辑运算结 果如下: AND关系:结果是将土层厚度大于50厘米,且土 壤为红壤的土壤单元显示出来; OR关系:结果将土层厚度大于50厘米,或者土壤 为红壤的土壤单元显示出来; XOR:结果将土层厚度小于50厘米,或者土壤不是 红壤的土壤单元显示出来; NOT:如结果是将土层厚度大于50厘米,但土壤不 是红壤的土壤单元显示出来;
3.2 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3.2.1视觉信息复合
1、概念 视觉信息复合是将统一地区的统一比例尺的不
同含义的图形图像进行叠合显示在屏幕上或结果图件上, 以便判断不同地理实体的空间关系,从而获取更多的空间
信息。
视觉信息复合中,不改变各图层数据结构,也不形成新的
数据,只给用户带来视觉效果,用于目视分析。
3.1栅格数据的聚类、聚合分析
3.1.1聚类分析 概念 空间聚类是根据预先设定的聚类条件,使符合 条件的区域输出在图上,不符合条件的区域为空白。
(a) 栅格数据系统样图
(b) 提取要素“2”的聚类结果
聚类分析示意图
下图是一幅某镇土地利用现状栅格图,设定条件可以
是: E=(属性=“水域”)∧(面积≥1公顷)∧(水域邻接 居民地) 其输出的结果图如图4-2所示。 这类聚类条件的设定常用于位址规划。
a: >=3 b: <3
(a)
(b)
栅格数据的聚合
C: 2,3 D: 1,4
(a)
(b)
栅格数据的聚合
1耕地 2园地用地
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农用地;居民点、独立工矿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未利用土地

聚类、聚合分析应用 栅格数据的聚类聚合分析处理法在数字地形模型及 遥感图象处理中的应用是十分普遍的。 例如,由数字高程模型转换为数字高程分级模型便 是空间数据的聚合,而从遥感数字图象信息中提取 其一地物的方法则是栅格数据的聚类
面状图、线状图和点状图之间的复合
面状图与专题区域边界之间的复合
B 遥感信息和专题图的视觉复合
遥感信息和非遥感信息结合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相结合 的基础,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所处理问题具有互补性。遥感图 上信息丰富,但缺乏行政区划界线等非遥感信息,这样不利于 区域分析。另外,在遥感分类中常常出现比较麻烦的“异物同 谱”现象。如荒草和牧草,果园和灌木等,从遥感角度看,因 为具有相同的光谱特性而无法区分,这时如把遥感分类图和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