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诊断学Clin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专业代码100208)Ⅰ.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是由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各领域广泛渗透和交叉而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不仅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实验数据和临床信息,而且已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监测疗效、评判预后等的重要手段。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层次综合型医学技术人才,对研究生的具体要求是:(一)政治思想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为医学事业服务的奉献精神。
2.学风严谨,道德高尚,热爱专业,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培养要求1.系统掌握临床检验与诊断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技能,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动向及发展的趋势,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分析和思维能力,熟练掌握临床检验的常规检查项目、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和有关的计算机知识。
能够做好实习医师的带教工作,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3.具有较熟练阅读临床检验诊断学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第一阶段:时间一学期。
学习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相应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
第二阶段:时间2.5学年。
研究生要掌握如何查阅文献,检索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搞好论文设计,完成开题报告,完成课题,写出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根据实验进度安排临床实践工作。
.三、研究方向1.生物化学诊断学研究2.免疫学诊断学研究3.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学研究四、课程设置与要求(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详见课程设置表。
课程设置表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修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所有研究生两选一。
(二)学分要求1.研究生各门课程均实行学分制2.必修课≥70分计算学分,选修课≥60分计算学分3.所修学分应≥30学分通过上述课程学习要求,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测定原理、操作步骤及方法、临床意义等基础知识,了解临床检验诊断学包含的几大分支及主要研究内容,熟悉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内主要的研究方向及其新进展。
了解临床检验诊断学包含的几个大分支及主要研究内容。
以自学为主,导师为辅。
考核内容和方式:①内容: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的重要理论、概念和主要分支内容,同时能反映学科专业理论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新进展的内容。
②方式: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三人考试小组,共同命题和阅卷。
(三)必读著作和期刊1.Clinical Chemistry2.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Cancer Res .34.Immunol Invest5.Clin Biochem6.J Biol Chem7.中华医学检验杂志8.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分册9.临床检验杂志10.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11.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2.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3.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4.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5.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6.中国免疫学杂志17.中华肿瘤学杂志.上海免疫学杂志18.19.中华血液学杂志20.参考书:《内科学》,《诊断学》,《内科疾病鉴别诊断》,《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
(四)外语要求①必修英语考试成绩及格(≥70分),通过大学英语6级考试。
②能阅读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中等难度的外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
③能笔译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难度的外文资料,理解正确,译文通顺。
译文每小时≥2500印刷符号,且无重大错漏。
④能正确写出学位论文的外文摘要和用于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交流的简单的外文书信。
(五)学术活动学术活动为硕士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其对科研的兴趣,能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采用两种方式:1.定期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会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院系、学校或省、国家级学术活动。
2.撰写综述和读书报告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最少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和数篇读书报告,积极参加本学科的开题报告和预答辩。
五、科学研究工作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
研究生一般从第二学年开始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1.5~2年。
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在论文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选题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性,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有一定实用价值。
选题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商定。
(二)查阅文献与撰写综述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题目,在教研室通过开题后,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进行调查研究。
课题方向重要围绕本学科的主攻方向或导师的专业方向,科研型硕士生以培养科研能力和掌握科研方法为主要目的,文献综述需经3名副高以上教师评阅通过。
(三)课题设计与开题报告硕士生应在第一学期学位课程学习期间就基本确定课题方向,第二学期开始实验调查工作,科研时间至少不少于一年。
第二学期由教研室组织开题,开提前应做好必要的预实验或预调查。
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国内外最新动态、选题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指标、预期结果和经费预算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开题前,研究设计及开题报告需先经3名副高以上导师组成员审阅,通过后方可开题。
并填写“课题设计书”,经教研室同意系审批后报研究部备案。
在科研实践中,如对课题设计进行修改,需经导师同意;如重新开题,需经系批准后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四)实验记录与分析1.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完成实验或调研,客观、如实地做好记录,妥善保存原始记录,不得缺页,申请论文答辩时上交研究生学院。
2.分析应采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应实事求是。
(五)中期检查1.检查时间:入学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期间或有不定期的检查。
2.检查内容:课程学分、文献综述、开题和实验设计。
3.检查组织:由各学位导师或导师组自查,系负责检查,研究生可委托督导专家组抽查。
(六)撰写学位论文1.于第5学期末或第6学期初完成。
2.学位论文必须做到概念清楚,数据真实,图表正确,计算准确,统计分析严谨,推理有据,结论可靠。
3.论文应按学校规定统一格式书写,最后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
(七)预答辩1.于答辩前20天左右进行。
2.由学位点导师或导师组和相关学科专家组成预答辩评定小组。
3.预答辩通过者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八)论文初审学位论文在答辩前至少经三名副高以上同行专家(至少有一名外院且至少有一名硕士生导师资格者)审阅,写出评审意见,填写论文答辩申请表,经导师签署意见,临床学院审阅,报研究生学院批准后方可进行答辩,否则延期答辩。
研究生导师和导师组成员不能进行学位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专家不参加答辩委员会。
(九)论文答辩1.申请答辩条件(1)按培养计划修满学分(2)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课题设计,并通过预答辩。
)完成教学、临床实践和学位论文。
3((4)申请论文答辩者,需至少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一篇论文。
2.按学院要求完成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全部表格。
3.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人组成,论文答辩会由主席主持,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1年内补充修改论文资料,重新答辩一次。
具体要求见《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六、教学与临床实践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为2-3个月。
参加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备课、写教案、试讲、课堂讲授、见习带教、制定教学计划、学生考核计划等环节的教学活动。
教学实践结束后,教研室主任、导师和带教老师应对其教学效果和教学中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定。
硕士生的临床实践至少6个月。
具体轮转实践和轮转科室可结合其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由导师指定。
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测重临床检验的应用和新技术的使用训练,具有独立处理本专业检验项目的能力。
实践结束后,由科室负责人、科主任及导师对其在临床实践及实习带教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与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考核。
并填写《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表》,送交研究生学院存档。
七、培养方式和管理(一)导师负责制1.负责指导研究生课程的选修和学位课题的选题,指导研究生完成严谨的实验设计、实施及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
2.学科的具体指导。
3.专业的自学辅导。
4.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督导和检查。
5.研究经费的使用和审核。
(二)学科集体培养研究生入学后由教研室安排或导师聘请导师督导小组,也可跨学科聘请导师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培养计划。
研究生每月向导师或导师小组汇报学习和科研情况。
研究生在校期间,导师组负责硕士生的全面培养,内容包括科研能力、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等,并注重教书育人。
1.平时考核:建立包括科研、临床实践和思想、工作表现的档案备考核。
2.中期考核:按《关于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执行。
3.毕业考核:旨在考核研究生的科研和临床综合能力。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达到培养目标的各项要求并符合《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后,方可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
Ⅱ.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是由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各领域广泛渗透和交叉而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不仅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实验数据和临床信息,而且已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监测疗效、评判预后等的重要手段。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层次综合型医学技术人才,对研究生的具体要求是:(一)政治思想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为医学事业服务的奉献精神。
2.学风严谨,道德高尚,热爱专业,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培养要求1.系统掌握临床检验与诊断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技能,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动向及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