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_滑动与滚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滑动与滚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上一节科学课。

在这节课里,我们要共同研究一个问题,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准备好了)
好,上课!(学生起立)
二、导入新课
我们班有六个小组,在今天的课堂上,比一比哪个小组表现最积极,最优秀,好不好?(学生:好)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箱子。

现在老师想找一个同学来推一推这个箱子(准备道具)。

(指名一个同学上来推箱子)
感觉怎么样?推动容易吗?(学生:容易)。

现在老师在箱子里放入东西(把物体放入)你再来推一下试试。

(学生推箱子)
现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同?(学生:第一次推,感觉很轻松,第二次有点用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木板还是这个木板,箱子还是这个箱子,是什么让推动箱子的力发生了变化?
(学生:箱子里放入了东西,箱子的摩擦力变大了,推箱子有点困难)
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现在一起复习一下(PPT)
找个同学读一下(指名读)
好,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在不改变物体重量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个箱子推起来轻松一些吗?
(学生:可以在箱子下面放木棍,加轮子,涂抹油,放冰块)
老师这里有几根木棍,现在老师想把它们放到箱子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变化?(指名学生推)
有什么变化呢?(学生:轻松多了)
为什么加了木棍之后推起来就轻松多了呢?谁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学生回答)
没有加木棍时,箱子是滑动的,加了木棍之后,箱子是滚动的,说明箱子的摩擦力和滑动与滚动有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滑动与滚动(PPT,板书)
三、进入新课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滑动和滚动(PPT)
对于滚动和滑动两种运动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回答:省力)
你们呢?都这样认为吗?
好,滚动比较省力,这是我们的推测,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能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一下呢?你们愿不愿意?(学生:愿意)
四、滑动与滚动实验计划
老师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有弹簧测力计,木棒,物体。

我们利用这些材料自主做实验,老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先制定我们的实验计划表,(PPT)包括推测,改变条件,不变条件,设计图。

计划表在你们的桌子上,讨论一下,把计划表填写完整。

倒计时开始。

(倒计时PPT)(学生讨论,老师巡视)
研究结束,哪个小组愿意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指名回答:变化的是运动方式,不变的是物体重量,运动方向,速度)
以上是我们的研究计划,下面我们来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我们的推测。

(PPT)
五、实验过程
这是我们的实验记录表,做实验的时候,小组的一个同学负责填写表格,一个同学负责做实验,其他同学确定滑动和滚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摩擦力数值。

谁是我们班的班长?你来给我们读一下注意事项。

(学生读)
都明白了吗?
接下来老师给你们6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实验,能完成吗?好,倒计时开始。

(倒计时PPT)(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板书表格)
时间到了,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你们的数据。

(小组依次汇报)
这就是我们的实验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很多)
老师贴板书(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很多)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了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很多
6、滚珠轴承
在生活中,你能找到滚动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这些东西都有轮子,可以滚动,它们为什么会滚动,是因为轮子里有一个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滚珠轴承)(学生齐读)(PPT滚珠轴承)
这就是滚珠轴承,谁知道它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减小摩擦力)
为什么?(滚动的运动方式)
这里有两个图片(PPT)
一个直接安装了轮子,一个安装了轴承,如果要安装在我们的车上,你选择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回答:省力)
除了省力,还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不易磨损)(PPT)
7、小车实验
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比较一下,滚动和滑动谁更省力呢?
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车,我们可以在上面安装没有轴承的轮子,也可以安装轴承。

我们分别测试它们运动的距离,运动距离远的就表示摩擦力小,运动距离近的就表示摩擦力大。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
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滚动和滑动)
不变的条件是什么?(小车重量,跑道,开始的速度)
老师找一个同学上来帮忙,把小车放在跑道上面。

(实验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安装了轴承的小车比安装了轮子的小车运动的远,说明摩擦力小。

8、指尖陀螺
滚珠轴承在生活中有好多应用(PPT)
指尖陀螺都认识吧?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指尖陀螺,这是老师自己做的,你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做的?(PPT展示指尖陀螺制作)
这就是指尖陀螺的制作方法,你学会了吗?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自己制作一个指尖陀螺。

9、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很认真,在这节课里,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回答)
是的,我们明白了滚动比滑动摩擦力小很多。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滑动与滚动》学情分析
1、通过前两年的科学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基本懂得如何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来学习科学,观察和记录能力有所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更合理,能较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能较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在上一课《运动与摩擦力》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明白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并且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与物体的重量有关。

《滑动与滚动》效果分析
1、本节课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敢于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语言的科学严谨性。

2、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课堂中,我充分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经历与科学家一样的探究,在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能,体验科学的乐趣。

3、科学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强调手与脑的结合,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实验研究——数据整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4、学生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5、科学课程应更生活化。

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素材,让探究贴近生活,
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滑动与滚动》教材分析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经历与科学家一样的探究,在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能,体验科学的乐趣。

《滑动与滚动》评测练习
一、填空
1、车轮与地面和刹车片之间的是滚动摩擦。

()
2、为了增大摩擦,人们常常在一些机器部件上加润滑油。

()
3、在机器上广泛地使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
4、在做物体滑动和滚动摩擦力大小对比实验中,物体的重量应该保持不变。

()
5、同一物体在同一平面上运动,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
二、选择
1、在机器上使用滚动轴承是为了()。

A、增加摩擦
B、减少摩擦
C、节省材料
2、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

A、滑动摩擦
B、滚动摩擦
C、两者都有
3、在同一平面上,同一个物体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比滑动时的摩擦
力()
A、要大
B、要小
C、一样大
4、下列物体使用了滚动方式的是()。

A、推木箱子
B、滑梯
C、皮带运输机
5、汽车在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是()。

A、滚动摩擦
B、滑动摩擦
C、两者都有
《滑动与滚动》教学反思
《滑动与滚动》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的内容。

本节课是继运动与摩擦力之后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又一因素的教学。

课前先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推箱子” ,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摩擦力,课前实验的安排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上课时,从生活实际的情境出发,首先通过动画演示得出滑动与滚动的概念。

然后,为了引出探讨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通过对比活动让他们推测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大小如何?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滚动摩擦力较小,但还是存在部分反对的声音。

究竟真理是什么呢,需要通过科学实验得出数据来证明。

继而进入本堂课的重点探究环节,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的关系。

《滑动与滚动》课标分析
1. 科学新课程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在实验研究的基
础上敢于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语言的科学严谨性。

2.科学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强调手与脑的结合,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实验研究―― 数据整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