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四 近代中国的侵略史与抗争史(教师版)

专题四 近代中国的侵略史与抗争史(教师版)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百日冲刺系列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四近代中国的侵略史与抗争史专题突破1:1840年至1900年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知识背一背】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一.虎门销烟1.虎门销烟前的中国:(1)时期:清道光帝统治时期(2)经济基础: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政治状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4)文化背景: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八股取士下的科举制使得中国人才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文化陷入被动局面。

2.过程:(1)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英国为扭转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出超的地位,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2)时间:1839年(3)地点:广东虎门(4)结果:林则徐在虎门将鸦片当众销毁,英国政府闻讯,企图发动侵掠战争。

(5)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展现了中国反对外来侵掠者的斗志,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林则徐也因此壮举堪称民族英雄。

二.鸦片战争1.时间: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3.直接原因(导火索):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4.开始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广东海面挑衅5.过程:(1)前期:1840年6月-1841年,英军北上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改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议和。

(2)后期:1841年-1842年8月,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对英宣战,英军沿长江攻至南京。

6.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三.《南京条约》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定夺5.影响: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6.延续:1843年英国又被迫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美法两国趁火打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四.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英国联络法国美国,向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拒绝。

2.直接原因(导火线):“亚罗”号事件3.时间:1856年-1858年4.过程:(1)前期: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实行殖民统治。

使得广州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2)中期:1857—1858年,法国因马神甫事件加入战争,使战争扩大化,北上攻打天津,签订《天津条约》(3)后期:1858年—1860年,英法不满清政府指定进京换约路线,再起冲突,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

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五.《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内容:(1)公使进京(2)增设10处通商口岸(3)赔偿巨额白银(4)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5)外国舰队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2.《北京条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增至800万两白银。

3.帮凶:美俄两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

特别是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乘机抢占了中国北方150多万大片领土。

4.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失去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六.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行大陆政策。

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中国避战求和,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

西方列强纵容日本,默认日本的侵略。

2.直接原因(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3.时间:1894年7月4.开始标志: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5.过程:黄岛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6.结果:1895年初,日本攻占威海卫,北洋军队全军覆没。

清军战败,1896年签订《马关条约》。

7.《马关条约》内容:(1)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款: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3)开放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8.意义:《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到严重损失。

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1.时间:1900年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3.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国家过渡完成。

帝国主义为争夺资本输出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要变中国为殖民地。

4.直接原因(导火索):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矛头直指帝国主义5.过程: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发动战争——廊坊大捷——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6.《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9月(2)国家:中国同十国(八国加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3)内容:赔款:赔款各国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使馆界: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允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驻军: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以华制华: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外务部:设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修订商约: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使帝国主义侵略(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惩办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列强除了穷杀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技能+方法】融合知识方法,塑造解题能力要点一中国近代史综述知识点睛:1.时间段限:1840年-1949年2.四个阶段:清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民政府时期3.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任务目标:反帝反封建,民族独立,建立民主进步的国家。

5.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资产阶级完成了历史任务,但革命性质未发生改变6.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7.四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8.经济基础:封建自然经济还占有主导地位,随着近代化的不断深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小试牛刀:01. (2017年天津卷5) 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

这体现出近代中国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

据题干“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

”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近代中国发展海军知识被动的接受和本能的反映,民意认识到发展海军是世界的潮流,排除ABD;发展海军知识一种被动和短视的现象;故本题选D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人民的反抗【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近代中国海军的发展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02. (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 7)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

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

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

这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答案】C【考点定位】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列强侵华和中国军民的抗争••清政府外交近代化【名师点睛】本题以清政府外交称呼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认识,意在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晚清近代化是海南卷高考的高频考点,考生一定要掌握。

晚清近代化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晚清经济、军事、教育、外交近代化的标志是洋务运动。

要点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知识点睛:1.概念:半殖民地指形式上是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多方面都受到殖民控制,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因素不断增长,社会已开始了近代化,是历史的进步。

2.列强入侵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表现:(1)政治主权受到破坏。

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2)经济受到列强控制: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控制中国工业、交通运输业主要部门;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3)军事上取得在华驻兵权。

小试牛刀:(河北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十二历史试题)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南京条约》)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