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警指挥中心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建设原则 (1)(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1)(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1)(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1)(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1)(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1)第二章总体框架 (2)第三章交警指挥中心建设 (3)1.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建设 (3)第四章硬件支撑系统 (20)1.网络拓扑结构 (20)2.存储备份建设 (21)3.安全系统建设 (23)4.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29)第五章关键技术------高性能数据存储和计算云平台 (32)1.高性能数据存储和计算云平台的主要技术特点 (33)2.云存储系统 (33)3.云处理平台 (50)第六章系统建设配置清单 (65)1.指挥中心大厅及机房配置清单 (65)2.交警支队指挥大厅显示系统配置清单 (66)3.视频会议系统配置清单 (69)4.大队指挥中心及机房配置清单 (69)5.大队指挥中心显示系统配置清单 (71)第一章建设原则(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层次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涉及政府、企业多个层面,必须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统筹规划建设,使各单位遵照统一的规范建设,充分发挥整体作用和整体效益,充分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开发,确保交通智能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ITS 建设项目要根据交通运营与管理的需要,满足社会公众对交通行业信息的要求,加强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公共交通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讲求实效,以应用促发展。
项目建设要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各负其责、共同发展、稳步推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把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交通运行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ITS 建设,对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资源加以整合,统一管理资源,避免交通行业内部资源分隔、各自为政,进而理顺各交通部门间信息交互关系,实现交通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的交通信息服务为重点,以智能交通信息化工程为推手,以支撑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宗旨,以需求、效果并重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信息服务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建立丰富实用、经济便捷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体系,使交通信息真正服务于民。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以信息化覆盖智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现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监测、管理与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加速推进深化应用,促使智能交通信息化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更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有效提高智能交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二章总体框架通过路段设置的流量检测设备、号牌识别设备、视频监控设备和路口的车辆检测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经处理分析形成交通诱导信息后,再通过路侧的LED 显示屏、交通电台、电视等手段向公众发布,形成集采集、处理、发布为一体的交通信息系统,建成全新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该系统还能充分利用现有交通卡口、交通违法抓拍系统、视频监控等信息资源,建立车辆号牌识别、车辆运行轨迹监测功能模块,为交通肇事逃逸和治安逃逸的查处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系统结构图如下:图1系统总体架构第三章交警指挥中心建设1.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建设1.1.1.1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装修1.1.1.1.1指挥大厅及决策室装修大厅及决策室装修工程总体如下:墙面的装修:指挥大厅墙面为吸声材料覆盖,底下衬龙骨。
背景墙上面有“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字样,整体效果满足大厅色调等要求。
除大屏显示墙外所有墙面以吸音板为主要装修材料,适当做装饰。
墙面和大厅、决策室内适当位置安装网络、电话和电源插座。
背景墙,以木龙骨,大芯板做底衬,以浅灰色高级吸音材料及仿红木面板饰面。
地面的装修:地面采用敷设高架高质量地板,且在高架地板下面敷设相应电源线槽和弱电线槽,地板表面覆盖深色抗静电地毯材料。
吊顶的装修:为满足区域的划分以及对光线的要求,把顶部造型以弧线分为两部分。
为防止顶部的灯光对于大屏显示拼墙产生强烈的照射,故把决策指挥区和辅助决策指挥区域的吊顶做成折叠状,用磨砂灯光片配合深色吸音铝扣板做造型,把主光源置于其中,既可以避免灯光对大屏显示拼墙产生直接光照,也可以使整个光线均匀的分布整个空间,使光照形成漫反射。
该造型能够有效的改善显示墙面的视觉效果,考虑到吸音效果,所以把决策指挥区和辅助决策指挥区域的吊顶做成折叠状,使声音相互反射进行抵消,后场顶部筒灯采用带磨砂玻璃挡光片的防水筒灯。
顶部造型要求既满足功能的需求,也要美观大方。
照明的装修:大厅和决策室的灯具照明控制选用开关箱,跷板开关控制。
灯具控制开关、机房区域内墙面辅助用电插座均需选用知名品牌。
为达到视频会议的光学色温效果良好,决策室的照明采用每两根日光灯管加配一根低色温日光灯管的方法,最终使得综合色温接近5000°K左右而达到良好的摄像效果。
窗户的装修:窗套采用仿红木实木线条,每个窗户的窗帘做成遮光、防静电、防火的布艺窗帘,可以电动控制。
窗帘盒是用木龙骨,大芯板做基层,仿红木微孔木板饰面。
1.1.1.1.2机房装修1、地面工程机房地板采用架空地板,为使水泥砂浆地面达到不起尘、不产尘、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度,地面需要先涮防尘漆做防尘处理。
机房选用全钢防静活动地板,可与地面装饰效果相协调。
地板安装高度为0.3M。
地板与墙体交界处用不锈钢踢脚板封边。
机房大门入口处做踏步铺塑胶地板。
2、天花吊顶工程采用规格为600×600×0.8mm的微孔铝制天花板进行铺设,该天花板美观、耐用,防火、防潮,同时与机房屏蔽网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
为保持机房环境廉洁度和保持机房温度均衡,采用铝泊制保温棉作天花、墙面、地面保温使机房具有防潮、防尘、保温的性能。
3、墙面装饰工程采用国产优质铝塑板,机房墙面、地面及梁面上刷防霉、防潮漆,涂防水油膏,进行防尘处理、确保洁净度高、不产生粉尘、耐久性高、不产生龟裂、眩光,同时起到防水、防潮、防霉的效果。
4、防雷接地大厅和机房的接地装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
根据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设计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即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接到大楼原有的接地网。
直流工作地: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工作于较低的直流电压下,要将所有设备的“零”电位点接于一接地装置,可与静电散流网共用一网格系统,将直流接地的设备用BVR6平方导线接入直流网格。
安全保护地:将中心的所有计算机系统设备的金属机壳用数根绝缘导线就近接入系统的安全保护接地线上。
交流工作接地:中心机房供电采用TN-S三相五线制线供电制式,机房配电柜用五芯电缆从大楼总配电室引至,机房配套设施如空调、新风机组、稳压器、UPS 等设备的中性点应各自独立按电气规范的规定接地。
防雷接地:在静电地板沿墙四周用40*4的铜排敷设一周,作为各种防雷器的泄流汇接母排,然后采用不小于50平方的接地线接入共用接地网中。
静电防护:机房区设置一套高频干扰接地装置,机房地面采用1X20mm铜带在活动地板下交叉排成600X600mm方格,对需要进行连接的所有机件及金属休,用主引接地线为BVR6平方连接至静电散流网,然后用50平方的接地线接入共用接地网中。
5、综合布线综合布线系统为现代化的数据网络、通讯系统提供可靠的连接,使企业能方便灵活地构造所需的网络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正日益成为现代化的企业必备的基础设施。
现代信息传输线路系统(布线系统)不仅要能支持一般的数据传输,还应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多种厂商机器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
因此,一套开放的,能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的,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水平的智能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企业、事业单位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经过现场考察针对项目作出了一套综合布线系统的方案。
本次综合布线建设的目标如下:综合集成传输所需的话音、数据等信号,避免了以往重复零散的线缆布放。
结构化的布线方式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构造、调整所需的网络模式。
高度的可管理性,有效提高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并大幅降低管理费用。
模块化的系统设计提供良好的系统扩展能力,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由各种系列的部件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全铜缆或光缆)、电路管理硬件(交叉连接区域和连接面板)、连接器、插座、适配器、传输电子设备(调制解调器、网络中心单元、收发器等)、电气保护装置(电浪涌保护器)以及支持的硬件(安装和管理系统的各类工具)。
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成以下几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连接器和适配器。
水平布线子系统: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跳线架)间的连接,常用NOR16905(BDN-PLUS)或24501940(BDNF)型8芯双绞线实现这种连接。
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
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
主干线子系统:实现计算机设备,交换机,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常用介质是双绞线电缆、光缆。
设备室子系统:设备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
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处与公共系统设备连接起来。
1.1.1.2大屏幕组合显示系统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控制大厅配备投影单元拼接而成的背投式DLP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
通过图像处理器,可实现各种图形、图像的任意选择、输出和放大,并可任意位置移动和任意组合,每一屏面可单独显示,也可用相邻的几个屏面共同显示一个图像,图像大小可任意缩放,既可显示全局,也可局部。
显示系统布局如下所示。
图2支队显示系统结构图根据指挥大厅的空间尺寸,选用60吋的DLP拼接屏,按照三行八列的方式进行排列。
DLP拼接屏两侧安装两块与拼接屏等高宽1.5米的LED显示屏,用于显示值班信息等文字信息。
1.1.1.2.1系统结构 图 3大屏幕显示系统结构图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基于DLP (数字光源处理)技术的24个(3行8列组合)50寸高清LED 光源投影单元(含投影箱体、Lumens DP625 DLP 投影机、专业背投影显示屏幕、内置图像处理模块)、1台多屏拼接控制器、1台RGB 矩阵、1套专用系统控制软件、若干VGA 分配器及相关外围设备(框架、底座、线缆等)组成。
在大屏幕投影墙两侧设置2块双基色LED 显示屏,可根据用户机房监控系统的传感器,实时显示温度、湿度、时间、电压等监控信息;可显示中、英文文字、图形、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