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专业泰斗——何克抗
二、理论研究成果
4.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 在全面总结并批判继承现有各种儿童语言发展理论的基础 上,结合长期从事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 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语觉论”。 在分析众多儿童与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案例的基础上,何克抗首 次绘出了反映语觉敏感度的半梯形曲线。按照语觉论及语觉敏 感度曲线,何克抗设计出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方法,大力培 训试验教师尽快掌握这一教学模式与方法,并组织教师开发出 适合该模式的丰富教学资源。按照这种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可 以大幅度提升儿童的英语听说能力。目前,语觉论已成为实现 英语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近几年发表的主要专著
1.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何克抗著,北京师范大学,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何克抗著,北京师范大学, 2007年; 年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著,北京:高等教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克抗著,北京: 出版社 3.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教程》,何克抗、刘雍潜主编,北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教程》 何克抗、刘雍潜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 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光盘》——案例、文献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光盘》 案例、 案例 资料及素材选编,何克抗、刘雍潜,北京: 资料及素材选编,何克抗、刘雍潜,北京:电化教育 电子出版社,2005.11; 电子出版社, ; 5. 《语觉论 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何克抗著,北京: 儿童语言发展新论》 何克抗著,北京: 儿童语言发展新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 6.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著,北京:北京师范 教育技术学》 何克抗、李文光著,北京: 大学出版社, 大学出版社,2002.10; ;
[21] 何克抗. 《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J]. 中国教师,2005,(3). [22] 何克抗,许骏. 计算机辅助测评(CAA)研究新进展——技能性非客观 题的自动测评[J]. 开放教育研究,2005,(2). [23]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中国大学 教学,2005,(1). [24]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 电化教育研 究,2005,(1). [25] 何克抗.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 思[J]. 基础教育参考,2004,(10). [26]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 . 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中小学 [J]. 信息技术教育,2004,(4). [27] 何克抗.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下)——对建构主义 的反思[J]. 中小学电教,2004,(5). [28] 何克抗.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上)——对建构主义 的反思[J]. 中小学电教,2004,(4). [29] 何克抗,林君芬. 基于语觉论的英语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J]. 中 国电化教育,2004,(12). [30] 何克抗. 语觉论与英语教学改革[J]. 中国电化教育,2004,(12).
——何克抗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生平简介
何克抗基本信息 性别: 性别: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1937年8月 年 月 职称: 职称:终身教授 学院: 学院:教育技术学院 专业: 专业:教育技术学
个人履历
1963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 年 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1994年7月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 卷; 年 月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 月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 1997年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年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年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2004年聘为东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年聘为东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年聘为东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11] 何克抗.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一)[J]. 中小学信息技术 教育,2005,(11). [12] 何克抗.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文教学改革[J]. 中国电化教 育,2005,(10). [13]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14] 何克抗. 语觉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05,(9). [15] 何克抗.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 中小 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6). [16]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下)[J]. 中小 . ( )[J]. 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3). [17]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J]. 中小 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 [18]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课程教 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Z1). [19]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 中国大学 教学,2005,(5). [20] 何克抗.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 电化教育研 究,2005,(4).
社会学术兼职
1. 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 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CCE)第一副主席,常设指导 第一副主席, 第一副主席 委员会成员; 委员会成员; 2. 第一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第一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3. 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ICCE)执行委员; 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 执行委员; 执行委员 4. 国际计算机教育促进会(AACE)亚太分会执行委员; 国际计算机教育促进会( )亚太分会执行委员; 5. 国际著名刊物 国际著名刊物JCAL(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的编委; ,计算机辅助学习)的编委; 6.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7. 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副组长; 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副组长; 8.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 9.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指导组组长;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指导组组长; 10. 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11. 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 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 12. 全国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全国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13.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
二、理论研究成果
2.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世界各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的重要途径,但对于“整合”的内涵、实质,特别是如何进 行有效的整合,却没有一种系统的理论来给予科学的、合理 的阐述。为了解决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何克抗教授在长期从 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 观点深入地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的教改实践经验,并使之上 升到理论高度,最后终于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 理论”。运用这种理论可以深刻、清晰、明确地解释并指导 上面所提出的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问题。该理论 目前已成为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指导思想与教育 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之一,正在引领国内“整合”的方向 与潮流。
获奖情况
年以来, 自1978年以来,先后六次获国家教委和北京 年以来 市科技进步奖, 市科技进步奖,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 奖。 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 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 号 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名师 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名师 2007年被评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 年被评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 年被评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
二、理论研究成果
5.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 何克抗教授是最早从国外引进和介绍建构主义的学者之 一。他不仅将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介绍,更将其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介绍,并根据当时国际上对建构主 义的最新研究进展,第一次较系统地总结出建构主义的教学 设计理论、方法及相关的典型教学案例,从而受到广大教师 (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热烈欢迎,建构主义理论也因此而 迅速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得到日益广泛的普及。何克抗 撰写的关于建构主义的论文也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引用 率最高的一篇论文。何教授关于建构主义思想论述及其内涵 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影响,一度被认为是国内建构主义的代言 人。
7.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何克抗、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何克抗、 李克东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克东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 8.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何克抗、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何克抗、 李克东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李克东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著,教育部基础教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克抗著, 司主编“信息技术教育文献” 北京: 司主编“信息技术教育文献”,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社, 出版社,2001年4月; 年 月 10. 《创造性思维理论 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何克 模型的建构与论证》 模型的建构与论证 抗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抗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 月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教材),何克抗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克抗主编 课教材),何克抗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 12《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何克抗著,北京: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何克抗著,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