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情省况word版

省情省况word版

一、省情概况(一)地理概况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古为齐鲁之地。

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重要城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二)矿产能源概况金矿、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菱镁矿、金刚石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晶质石墨等9种矿产居全国第三位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区也在山东,山东原油产量占全国1/3。

山东省微山湖稀土公司位于山东省微山县郗山,为我国第二大稀土矿。

(三)交通概况1.高速公路山东高速公路在山东省境内组成一个密集便捷的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4039千米,在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居于首位。

山东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93年建成的青银高速公路(山东段),连接青岛与济南,全长318千米。

现有网络是以南北向的京福、京沪、沈海三线与东西向的青银、青兰两线为骨架的"三纵两横"网。

全省多数城市之间可在半日互达。

2.境内铁路2015年8月11日,济青高铁先期工程青阳隧道破土动工,这标志着济青高铁工程建设正式开工。

济青高铁项目由山东省、中国铁路总公司分别出资80%、20%,是国内第一条由地方为主导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

自铁路投融资改革以来,济青高铁是国内诞生的首个以地方投资占绝对控股的高铁项目。

3.航空机场主要机场有:济南遥墙机场、青岛流亭机场、临沂机场、济宁曲阜机场、烟台莱山机场、威海大水泊机场、东营永安机场、潍坊机场、烟台潮水机场(在建)。

其中,临沂机场为山东省最早的民用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是山东省第一个年吞吐量突破千万的机场。

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四个机场为国际空港。

4.水运港口主要海港有:青岛、日照、岚山、烟台、威海、东营、龙口、潍坊、滨州、羊口。

青岛港,是东北亚航运中心、枢纽型综合大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北方港口首位。

日照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中国第八大港口。

烟台港,是沿海重要港口之一,烟大轮渡是连接华东和东北的桥梁。

河运主要有京杭运河、小清河、卫河和南四湖等支流。

主要内河港口有:济宁、台儿庄、微山。

二、山(一)泰山人都说山东的旅游,就是“一山一圣”。

这一山就是泰山。

古称岱宗,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

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

现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

泰山刻石有2200多,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这里有中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

有一棵被誉为国宝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树“小六朝松”,被誉为“活着的世界自然遗产”(二)崂山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素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称。

昔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进山炼,历代文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

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崂山规划开辟了南线、东线、中线三条游览,修建了太清、仰、华楼三条索道,并开辟了海游览航线。

“石老人”:在崂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距岸百米处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称“石老人”。

石老人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

千百万年的风浪侵蚀和冲击,使崂山脚下的基岩海岸不断崩塌后退,并研磨成细沙沉积在平缓的大江口海湾,唯独石老人这块坚固的石柱残留下来,乃成今日之形状。

(三)蒙山蒙山,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因处蒙山之阴而得名,西汉置县)南部,东西雄列,绵延百余里,主峰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高峰,素称“亚岱”。

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之称。

1999年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为北京地区的195倍,居全国之首,为该中心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

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

(四)梁山水泊梁山风景区因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而名闻遐迩,是国内唯一的以农民起义历史遗址为游览主题的3A级景区,也是山东省政府1985年公布的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八百多年历史沧桑,峰峦间好汉的踪迹仍历历在目,宋江寨、忠义堂、断金亭、黑风亭、石碣亭建筑,花荣射雁、双雄镇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塑像及范曾先生《水泊梁山记》、试刀石、练武场、宋江马道等几十处遗迹、遗址无不唤起游人悠悠的思古之情,帝子遗碑,梁山叠翠,法兴夕照,莲台春色,石井甘泉,堪称五大胜景,其古迹尚存,典雅壮丽。

三、水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

全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3位,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1.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山东境内工程1191公里,2015年将能接纳长江水,国家规划南水北调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工程线路,山东省属于东线工程。

《山东省南水北调条例》是全国地方省份第一部关于南水北调工作的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确立了南水北调工程在山东现代水网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强化南水北调工作的政府责任,为落实受水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法律保障,规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以及相关的禁止性行为,强化了水污染防治与水质保护的措施。

2.京杭大运河(1)枣庄:古河段被称为“活着的运河”,粮船三分之二由此北上大运河枣庄段,文物古迹众多,遍及运河两岸,尤其是台儿庄城内的3公里运河古道,是目前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运河河段之一,被称为“活着的运河”。

(2)济宁:运河之都,历代设河道总督署于此京杭运河济宁段纵贯济宁全境,全长约230公里,始凿于元朝。

元明清三代,朝廷负责治理运河的河道总督署均设在济宁,所以济宁被称之为“中国运河之都”。

(3)泰安:东平湖被称为运河水柜大运河泰安段全长60华里,有“运河水柜”之称的东平湖是大运河山东段的最大水源地。

(4)聊城:漕运带来400年繁荣,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聊城是大运河上著名的九大商埠之一,兴盛的漕运为其带来了400年的繁荣。

京杭运河聊城段原名会通河,全长97.5公里。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凿了东平安民山至临清的运河河道。

“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这是人对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表述,而其中的“临”即为山东临清,“张”即为山东的张秋(今阳谷县境内)。

(5)德州:欲打造天下第一仓,因运河漕运兴起的城市仓储、漕运是大运河作为南北经济大动脉的主要表现。

明清两代,德州既是漕运的储存站又是转运站,德州段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都占运河各港口之首。

目前运河周边一带的许多仓栈、货场、铁路转运线等依然使用,是大运河历史“四仓”(德州、临清、徐州、淮安)中唯一保留完整并仍在发挥作用的仓。

(二)湖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

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

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公里~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养殖之利。

北五湖自北而南为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其中以东平湖最大,湖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麻大湖、白云湖、青沙湖等。

(三)海洋资源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3345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

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4%,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

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

近海海域中,有天然港湾20余处,散布着299个岛屿,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平方公里。

四、人(一)齐鲁历史文化名人1.先秦时期姜太公(生卒年不详)姓姜,名尚,字子牙。

中国商周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著功勋。

齐国贤相管仲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被尊称为“仲父”。

管仲是春秋初期齐国杰出的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改革内政,振兴经济,富国强兵,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他也是先秦“管仲学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政治改革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书·艺文志》着录《管子》86篇。

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

先秦时代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他历相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尽忠极谏,机敏善辩,政绩卓著,是继管仲之后,齐国历史上又一位有名的贤相。

《晏子春秋》一书,记述了他的一生言行。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删修鲁史官所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相传从学弟子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多人。

他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反对主观臆断和墨守成规,提出“正名”的主张。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最集中地体现在《论语》这部语录体著作中。

鲁班(前507—前444)又称公输子。

中国古代一位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师,被尊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曾创造了攻打城池用的云梯,发明了磨、碾等农用机械以及刨、钻等木工工具。

鲁班的发明,涉及建筑、木工、工艺、机械、军事科学等行业,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集大成者。

墨学始祖墨子墨子(约前470—前382)姓墨,名翟。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他从小生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非命”和“兼爱”的学说,主张“非攻”、“尚贤”。

相关主题